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兽医药物代谢动力学是一门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兽药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中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该课程是农业院校动物药学专业广泛开设的一门主干课程,但该课程与高等数学联系紧密,涉及到众多公式,公式推导过程还很繁琐,另外农业院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先修课程开设不合理等,均造成该课程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地使用计算机软件,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论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及研究经验,对兽医药物代谢动力学课程教学中计算机软件的合理应用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22.
本文主要从兽药缓/控释制剂的类型,发展概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缓/控释制剂在国内外兽医临床上的应用现状,并对缓控释制剂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23.
王国永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663-15664,15667
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紧缺等瓶颈问题,要求流域管理应体现水资源的自然特性和行政区域社会管理的和谐关系。与此相应的法律制度应重点调整跨行政区域的涉水利益关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不同的立法层面,对流域管理体制、流域水资源管理、流域防汛抗旱减灾、河湖水域岸线管理、流域水土保持管理等主要内容进行规定,根据流域管理事项的不同影响,构建"两体两翼型"流域管理法规体系,实现主体与配套相协调。  相似文献   
24.
抗寄生虫新药硝唑尼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药物概况 硝唑尼特(Nitazoxanide,NTZ)为硝基噻唑酰胺化合物,勒马克实验室(Romark Laboratories)首创,首次报道于1976年,化学名是2-乙酰氧基-N-(5-硝基-2-噻唑)  相似文献   
25.
试验观察乙酰甲喹对大肠埃希氏菌临床分离株的作用效果,测定乙酰甲喹的抗生素后效应(PAE),采用标准肉汤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在MIC的基础上采用菌落计数法分别测定0.15,1,2,4倍于MIC时对试验菌的PAE。结果显示,MIC值为2μg/mL,在药物质量浓度为0.5,1,2,4倍MIC时对分离菌株的PAE分别是0.5,1,2,3 h,表明乙酰甲喹对大肠埃希氏菌临床分离株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存在PAE,且PAE具有浓度依赖性,随药物浓度升高,PAE的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26.
经对患犬瘟热性腹泻的8例病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4例肠炎主要是由小袋虫引起,还有1例是小袋虫与隐孢虫混合感染。小袋虫主要存在于病犬的空肠和回肠黏膜的上皮细胞间以及固有层内,在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和破坏的肠绒毛所形成的粘液内,也能检出大量的小袋虫。小袋虫的虫体主要有包囊体和滋养体。包囊体多呈圆形,胞浆致密、深染,经PAS染色,在其胞浆中可发现大量深红色的粗大颗粒。滋养体多呈椭圆形,其胞质疏松,着色较淡,PAS染色时,其胞浆中有少量呈红色的粗大颗粒。用抗犬瘟热病毒核衣壳蛋白抗体染色检查,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隐窝的腺上皮细胞、浸润在肠黏膜固有层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集合淋巴结的树突状细胞均呈强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27.
试验观察乙酰甲喹对大肠埃希氏菌临床分离株的作用效果,测定乙酰甲喹的抗生素后效应(PAE),采用标准肉汤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在MIC的基础上采用菌落计数法分别测定0.15,1,2,4倍于MIC时对试验菌的PAE。结果显示, MIC值为2μg/mL,在药物质量浓度为0.5,1,2,4倍MIC时对分离菌株的PAE分别是0.5,1,2,3 h,表明乙酰甲喹对大肠埃希氏菌临床分离株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存在PAE,且PAE具有浓度依赖性,随药物浓度升高, PAE的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28.
纳米硒是纳米微量元素在动物营养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纳米红色元素硒是由我国科学家率先研制的以蛋白质为分散剂的硒纳米粒子,粒径小于60nm,是纳米级的单质硒。纳米硒能够提  相似文献   
29.
选用10日龄健康雏鸡190只,随机分为19组,每组10只。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雏鸡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建立雏鸡球虫病模型。在感染后3d开始用药,以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值和盲肠卵囊值为观察指标,以抗球虫指数(ACI)为判定标准,研究二甲氧苄啶(DVD)以1∶5比例与几种磺胺药联合应用的抗球虫增效作用。结果表明,0.06%磺胺二甲嘧啶(SM2)、0.05%磺胺喹恶啉(SQ)、0.05%磺胺-6-甲氧嘧啶(SMM)、0.05%SQ+0.06%磺胺氯吡嗪(Esb3)的ACI分别为161、142、157、147。DVD与不同浓度SM2联用的ACI分别为179、166、155;与不同浓度SQ联用的ACI分别为178、168、152;与不同浓度SMM联用的ACI分别为184、174、163;与不同浓度SQ和Esb3混合组联用的抗球虫指数分别167、176、186。表明DVD与几种磺胺药联用后均产生了抗球虫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0.
ELISA在饲料及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食品及饲料中有害物质的方法很多,但大多数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且操作繁琐成本较高。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是固相吸附技术和免疫酶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和快速准确等特点,可用于检测食品及饲料中微生物、毒素、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及转基因产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