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3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复合酶制剂以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及其含量按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分为9个处理组,处理后的菜籽壳用瘤胃尼龙袋法测定24h降解率,并与对照组(未处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而处理组中以纤维素酶0.3846g、β-葡聚糖酶0.1667g、木聚糖酶0.2000g和α-淀粉酶0.0125g(均为500g双低菜籽壳的含量)这一配比处理21h后降解率最高。  相似文献   
72.
本试验旨在研究蝇蛆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均重为2.02 g的黄颡鱼9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6组试验鱼分别投喂以蝇蛆粉替代基础饲料中0、20%、40%、60%、80%、100%鱼粉的6种等氮(39.5%)等能(16.8 MJ/kg)试验饲料,并分别记为G0、G20、G40、G60、G80、G100组。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蝇蛆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幼鱼存活率影响不显著(P>0.05)。除G20组外,各替代组黄颡鱼幼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与对照组(G0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G80组摄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蝇蛆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幼鱼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全鱼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钙、总磷含量和血浆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G60~G80组血浆葡萄糖、G40~G100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G80~G100组血浆总蛋白、G20~G100组血浆胆固醇、G20~G80组血浆甘油三酯和G60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蝇蛆粉替代鱼粉比例超过20%时会显著影响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部分血浆生化指标;以生长性能为评价指标,黄颡鱼幼鱼饲料中蝇蛆粉替代鱼粉的比例不宜超过20%。  相似文献   
73.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试验选用450尾初始平均质量为1.42 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平均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5%、10%和15%的液体乳酸菌制剂.试验虾在室内循环水簇箱中饲养8周.结果表明:添加10%的乳酸菌组试验虾生长性能最好,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7.13%(P>0.05)和4.23%(P>0.05);饵料系数较对照组也降低了8.38%(P>0.05),且显著低于5%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肝胰脏和肠道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0.5%组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肠道中的淀粉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组肠道蛋白酶活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溶菌酶活性都高于对照组,且10%和1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血清蛋白质含量都高于对照组,除0.5%组外的试验组PO活性都高于对照组,除15%组外的试验组SOD活性都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血清过氧化物酶活性最低,并显著低于10%组(P<0.05).结果提示:添加乳酸菌可一定程度地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改善其非特异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74.

选取800尾初始体质量为(0.83±0.02) 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随机分成5, 分别投喂添加β-葡聚糖(βG)、硒(Se)和维生素E(VE)的饲料, 其组合和添加量分别为: 0300 mg/kg βG300 mg/kg βG+0.2 mg/kg Se300 mg/kg βG+100 mg/kg VE300 mg/kg βG+0.2 mg/kg Se+100 mg/kg VE, 记为G0G1G2G3G4, 养殖35 d, 养殖结束后, 采用肌肉注射法对凡纳滨对虾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结果显示, 养殖结束时G2组对虾增重率最高, G1组提高6.4%; 饵料系数比G1组降低6.3%, 显著低于G1(P<0.05); G3组对虾存活率显著低于G0G1(P<0.05)。与G0组相比, G4组对虾血细胞总数和血清酚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 G1组相比, G2−G4组血细胞总数和酚氧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 但溶菌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G3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G4(P<0.05); G2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添加组(P<0.05), 而与G0组差异不显著(P>0.05)G4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4(P<0.05); 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G1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G2G4(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G2组最高, 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G1G3组次之, 分别显著高于G0G4(P<0.05)G1G2G4组血清丙二醛含量较低, 分别显著低于G0G3(P<0.05); 抗超氧阴离子活性较高, 分别显著高于G3(P<0.05)。与G1组相比, G3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P<0.05)。注射WSSV粗提液72 h, 对虾的累积死亡率以G0组最高, G1−G4的累积死亡率呈现降低的趋势, 其中G2G4组显著降低(P<0.05), 其相对保护率分别为30.8%26.9%。结果表明, βGSe联合添加能一定程度提高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 降低饵料系数; 与单独添加βG相比较, βGSe联合添加或βGSeVE三者联合添加均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抗氧化能力和抗病力。

  相似文献   
75.
硫酸安普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抑菌和体内抗感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硫酸安普霉素(apramycin sulphate)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的体外抑菌效果及饲料中添加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内抗A.h感染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硫酸安普霉素MIC、MBC和MBC/MIC分别为0.5μg/mL、1.0μg/mL和2;硫酸安普霉素在A.h调整期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属于静止期杀菌药物,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应(PAE),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经过10代继代培养,其耐药性获得速率为2倍。A.h浸泡感染96 h后,对照组累积死亡率为86.7%,添加组为44.3%~66.7%,相对保护率为23.1%~50.1%。结果表明,硫酸安普霉素对A.h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效果,不易产生耐药性;在饲料中添加硫酸安普霉素,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抗A.h感染能力,添加量为240 mg/kg饲料时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76.
在实用饲料(含豆粕35.0%,豆粕粗蛋白质含量为47.7%)的基础上,用黑水虻幼虫培养基分别替代0(G0)、15%(G15)、30%(G30)、45%(G45)的豆粕,配制成4种等氮(31%),等脂(6%)的实验饲料,以研究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饲料中黑水虻幼虫培养基替代豆粕的可行性。将400尾初始体重为(2.30±0.02)g的罗非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其中以饲喂G0实验饲料的组为对照组,实验期为8周。结果显示:黑水虻幼虫培养基替代豆粕对罗非鱼增重率、饵料系数、存活率影响不显著。与G0组相比,各替代组罗非鱼全鱼粗蛋白、灰分、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但随着替代量的增加,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G45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黑水虻幼虫培养基替代豆粕对罗非鱼肥满度影响不显著,但肝体比随着替代量的增加显著降低,在30%的替代量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G0组相比,各替代组罗非鱼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及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由以上研究结果得出,在豆粕用量为35%的基础饲料中,黑水虻幼虫培养基可替代豆粕用量的45%而不影响罗非鱼生长,黑水虻幼虫培养基在基础饲料中的添加量为34.6%,占饲料总蛋白质含量的23.69%;黑水虻幼虫培养基可显著降低罗非鱼全鱼粗脂肪含量以及肝体比。  相似文献   
77.
试验旨在研究玉米DDGS替代豆粕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360尾初重为( 5.52±0.09)g的草鱼苗,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分别设为D0、D1、D2、D3、D4、D5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分别投喂用0、10%、20%、30%、40%、50%玉米DDGS替代豆粕的6种等氮饲料,饲养3周.结果表明:玉米DDGS添加量在30%以下时对草鱼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量在40%~50%时草鱼生长性能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试验组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指标试验组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总抗氧化能力50%组显著高于0、10%和30%组(P<0.05);20%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8.
以氧化钇(Y2O3)为指示剂,按照"70%基础饲料+30%试验原料"的方法测定了初始体重(2.20±0.15)g凡纳滨对虾对家蝇蛆粉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对家蝇蛆粉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8.18%、83.34%、89.26%和75.38%。凡纳滨对虾对家蝇蛆粉总氨基酸的消化率为86.56%,氨基酸消化率的变化范围为80.74%~92.31%,其中组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和脯氨酸的消化率均在90%以上。研究结果为评价家蝇蛆粉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9.
试验以三氧化二钇(Y2O3)为外源指示剂,采用"70%基础饲料+30%试验原料"的方法配制试验饲料,测定了初始体质量约为3.15 g的黄颡鱼(Peltobagrus fulvidraco)对蝇蛆粉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鱼养殖于室内循环水系统中,投喂试验饲料2周后,采用滤网捞取法收集粪便。结果显示,黄颡鱼对蝇蛆粉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能量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0.35%、91.08%、71.59%、78.19%和67.12%。黄颡鱼对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为95.53%,其中对丝氨酸的消化率最低,为82.58%,其他氨基酸的消化率均高于90%。结果表明,黄颡鱼幼鱼对蝇蛆粉干物质、蛋白质和氨基酸具有较高的消化吸收能力,这为评价蝇蛆粉的营养价值及其作为蛋白源在黄颡鱼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相应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0.
选取960尾初始体重为(5.09±0.12)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1种对照饲料和5种添加低聚木糖的试验饲料,添加量分别为0、200、400、600、800、和1 000mg/kg饲料,记作G0、G200、G400、G600、G800和G1000。饲养期为8周,每两周取样测定肠道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大肠杆菌(E.coli)数量,4周和8周时取肠道样测定肠道形态。试验结束时注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感染试验,计算96 h内的存活率。结果显示,4周和8周时,各添加组罗非鱼中肠皱襞面积和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对罗非鱼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双歧杆菌数量在4周时G600和G800组显著增加(P<0.05),在6周时G400和G600显著增加(P<0.05);8周时,G800组罗非鱼肠道乳酸杆菌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P<0.05);各添加组肠道大肠杆菌数量随养殖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但各组之间在各时间段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注射嗜水气单胞菌96 h后,对照组的存活率为26.7%,低聚木糖添加组为78.3%~95.0%。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能改善肠道形态结构,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有降低大肠杆菌数量的趋势,并提高罗非鱼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添加600 mg/kg左右最合适。研究亮点:首次在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饲喂奥尼罗非鱼幼鱼,动态取样,采用细菌培养方法,测定低聚木糖对奥尼罗非鱼在养殖期间不同时段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组织切片技术,观察低聚木糖对奥尼罗非鱼肠道皱襞面积和肌层厚度的影响;并采用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感染试验,了解低聚木糖对奥尼罗非鱼抗病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