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3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81.
为了提高现代生物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高温胁迫对25个油茶品种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探索高温条件下油茶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规律,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种质资源圃中25个油茶优良品种为材料,对成年大树的水培枝条进行常温对照、40℃和45℃等3种温度处理,处理时间8h,并测定了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常温对照相比,40℃、45℃高温胁迫后,25个油茶品种的可溶性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增加63.29%、77.88%,游离脯氨酸平均含量分别增加40.82%、83.97%,可溶性糖平均含量分别增加56.57%、147.26%;油茶品种间上述各指标在同一温度胁迫下差异极显著。由此可见,高温胁迫使油茶品种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升高,且不同油茶品种间存在显著的耐热性差异。  相似文献   
83.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氧化鱼油对黄颡鱼幼鱼肠道免疫、抗氧化和其他功能指标、组织结构的影响及添加精氨酸对其的干预作用,采用2×3设计方式,在饲料中分别添加新鲜鱼油(FF)∶氧化鱼油(OF)按照(m/m)2.5∶0、1.5∶1.0和0.5∶2.0的比例配制3种基础饲料(FF,OF1,OF2),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48%精氨酸(Arg)盐酸盐配制3种精氨酸饲料(FFA,OFA1,OFA2),选取初始体质量为(4.41±0.05)g的黄颡鱼60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投喂6种实验饲料,饲养56 d。结果显示,在OF2组中,黄颡鱼肠道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升高;与OF2组相比,OFA2组AKP活性和IL-6含量均显著下降。在FF、OF1、OF2三组中,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下降趋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上升趋势,总抗氧化能力(T-AOC)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在OF2组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添加精氨酸后,除SOD活性有显著升高外,其他抗氧化指标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精氨酸对黄颡鱼肠道CAT活性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饲料中氧化鱼油和精氨酸对黄颡鱼肠道GSH-PX活性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在FF、OF1、OF2三组中,肠道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呈现下降趋势,一氧化氮合酶(i NOS)活性呈现上升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与OF2组相比,OFA2组的DAO和i NOS活性分别显著升高和下降;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精氨酸(Arg)对黄颡鱼肠道DAO、i NOS活性的影响分别达到显著水平。在OF1组中,肠道皱壁高度、肌层厚度和杯状细胞数量均明显升高;与OF2组相比,OFA2组皱壁高度和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升高;与FF组相比,FFA组肌层厚度明显增加。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氧化鱼油对黄颡鱼肠道皱壁高度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氧化鱼油会抑制黄颡鱼幼鱼肠道免疫及抗氧化指标,损伤肠道组织结构,但添加一定量的精氨酸可以缓解氧化鱼油对黄颡鱼幼鱼肠道免疫、抗氧化和组织结构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4.
指出了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实验和实训教学的要求更高。可以说高职实验和实训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高职人才培养的成败。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分析了高职实验实训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制度建设应采取的对策,以促进我国高职实验、实训制度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85.
为了分析取样部位、时间对木本植物高温半致死温度的影响,选取桂树、松树、柏树、冬青4种常绿植物的叶片、1年生枝条、2年生枝条作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17年8月、10月、12月以及2018年2月运用电导率法和Logistic方程对其进行高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及分析,并根据高温半致死温度高低进行耐热性强弱排列。试验结果表明,4种常绿植物的耐热性强弱顺序依次为松树>柏树>冬青>桂树;对于同一植物的不同取样部位来说,其耐热性强弱顺序依次为2年生枝条>1年生枝条>叶片;对于同一植物的相同取样部位来说,取样时间对其耐热性的强弱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6.
河北省卢龙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设有县畜牧兽医站和动物检疫站,全县有乡镇兽医 (分 )站29个 ,在职职工166人。为适应畜牧业发展和动物防检疫工作的需要 ,自2002年8月起 ,对乡镇站机构设置和人员进行了调整 ,实行了动物防检疫县级垂直管理 ,收到了较好效果。最近 ,记者采访了河北省卢龙县畜牧水产局局长梁国华。梁国华说 ,为加大动物防检疫执法力度 ,2002年8月 ,我们对原乡镇兽医站进行了改革 ,组建了城关、潘庄等6个防检分站 ,作为县站派出机构,专门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和疫病监测等公益性工作 ,乡镇兽医站人员主要从事兽药、饲料经销和动物诊…  相似文献   
87.
4个银杏主要产区的银杏花粉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银杏主产区百年银杏雄树花粉为材料,分别测定了花粉中黄酮、内酯、VC、VB1、VB2、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四大产区的银杏花粉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总黄酮、内酯、VC、VB1、VB2、氨基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8.760 1 mg/g、5.159 6 mg/g、14.955 6 mg/100g、12.948 3 mg/100g、65.071 5 mg/100g、23.649 4 g/100g,泰兴和南雄的总黄酮含量较高,分别为20.446 5 mg/g和19.579 9 mg/g;南雄地区的内酯含量最高,为7.822 0 mg/g,郯城地区的最少,为2.899 5 mg/g;泰兴的花粉VC含量最高,为27.219 8 mg/100g,桂林地区的含量最少,为6.365 4 mg/100g;桂林地区的VB1含量最多,为22.391 9 mg/100g,泰兴地区的最少,为7.234 7 mg/100g;桂林地区的花粉VB2含量最多,为93.6442 mg/100g,郯城地区的最少,为49.655 0 mg/100g。总体来看,银杏花粉的品质比较优秀,但开发应因地而异,结合营养元素含量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88.
采用等蛋白替代方式,研究了蝇蛆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抗氧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和前肠、肝胰脏组织结构的影响。将960尾初始体质量约2.02 g黄颡鱼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6种用蝇蛆粉替代鱼粉的等氮等能饲料,其替代比例分别为0、20%、40%、60%、80%和100%,记为G0、G20、G40、G60、G80和G100,养殖60 d。结果显示,G20~G100黄颡鱼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G0(P0.05),但各组间肝胰脏MD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G0相比,G60~G100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60肝胰脏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黄颡鱼胃淀粉酶活性不受蝇蛆粉替代鱼粉的影响(P0.05)。与G0相比,G20~G100前肠蛋白酶和淀粉酶、G40~G80肝胰脏脂肪酶、G40~G60肝胰脏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G20和G60~G100胃蛋白酶、G20~G100胃脂肪酶和肝胰脏蛋白酶、G60~G80前肠脂肪酶、G20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G100前肠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部分纹状缘脱落、固有膜结缔组织疏松;G20~G100肝胰脏脂肪沉积逐步加重,G60肝细胞出血坏死。结果表明,当蝇蛆替代鱼粉水平超过20%时,除肝胰脏MDA含量和胃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外,显著影响黄颡鱼抗氧化指标、消化酶活性,损伤前肠、肝胰脏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89.
大孔树脂对葛根黄酮的吸附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7  
选择10种大孔吸附树脂,比较其对葛根黄酮的吸附率与解吸率,筛选较优的葛根黄酮吸附剂。研究结果表明,AB-8树脂较宜于葛根黄酮的提纯,经AB-8树脂吸附分离后,提取物中黄酮含量提高近一倍  相似文献   
90.
银杏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影响银杏戗ngkobiloba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聚合酶链式反应(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的因素进行优化,采用[SSR-PCR扩增技术和UVP凝胶电泳成像技术对模扳DNA浓度、Taq酶用量、引物用量、dNTP的用量以及退火温度等因素进行筛选和优化筛选优化后的反应条件:Taq酶0.3μg,2μL10×Buffer(含15mmol·L^-1 MgCl2),模板DNA40ng,dNTP0.2mmol·L^-1,引物0.5μmol·L^-1,Mg^2+,5nmol·L^-1。PCR扩增程序:94℃变性5min,然后进行38个循环:94℃变性30S,48~53℃(根据引物而定)退火30s,72℃延伸1min;最后72℃延伸10min,4℃终止反应。上述反应条件可广泛应用于银杏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育种和转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图6表1参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