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8篇
  13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纤维素酶提取沙棘(Hippophae fhamnoides L.)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酶用量、酶作用的pH、酶作用时间和酶作用的温度对沙棘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并与水提法、微波法和超声波的提取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沙棘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作用时间50min,酶作用的pH值为5.5,酶用量为2%,酶作用温度为5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沙棘多糖得率最高为7.36%。  相似文献   
32.
为评估不同环境条件对场地土壤砷(As)稳定化效果的影响,采用不同添加量的FeCl (3 Fe/As物质的量比分别为2:1、3:1、4:1、5:1、6:1、7:1、8:1)对辽宁省某冶炼厂As污染场地土壤进行修复,通过测定As的浸出浓度和赋存形态筛选稳定化效果最佳的FeCl3添加量;采用不同pH和不同液固比浸提稳定化后的土壤,通过测定As的浸出浓度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FeCl3对As稳定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加FeCl3相比,各添加处理As浸出浓度降低了84.9%~92.8%(P<0.05),Fe/As物质的量比为6:1时As的浸出浓度最小,稳定效果最好。FeCl3添加促进了As由活性较高的非专性吸附态和专性吸附态向活性较低的残渣态转化,有效态As含量降低了6.9%~8.4%。与酸性浸提相比,中性及碱性浸提条件下As的浸出浓度明显升高;浸提溶液pH为4时As的浸出浓度最低,pH为13时As的浸出浓度最高,二者相比As的浸出浓度增加了584.4%。与较高液固比浸提相比,较低的液固比浸提增加了As的浸出浓度(P<0.05);液固比为20:1时As的浸出浓度最低,浸出率最大,液固比为1:1时As的浸出浓度最高,浸出率最低。研究表明,FeCl3可通过改变场地土壤中As的赋存形态有效降低As的浸出浓度,碱性和低液固比浸提增大了稳定化后土壤中As的环境风险。建议根据修复后场地土壤面临的实际环境选择相应的pH和液固比进行浸提,以安全评价As污染场地的稳定化效果及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33.
试谈我国西瓜甜瓜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正>1历年中央1号文件中有关我国农业结构(指种植业部分)战略性调整的一些意见和内容中央对"三农"工作十分重视,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每年初均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名义联合颁发关于加强"三农"工  相似文献   
34.
利用粳型优势生态型台湾粳‘嘉农428’和‘嘉农育251’为受体材料,粳稻骨干恢复系‘C418’为供体材料,连续回交到BC_1F_1和BC_2F_1代,选择具有恢复基因的植株与不育系‘秋光A’‘宁粳16A’‘216A’‘552A’‘宁粳23A’‘宁粳24A’和‘花43A’测交,F1代均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超对照优势最高达62.0%,超对照优势10%的比例最高达71.0%。BC_1F_1代与各不育系杂交F1较BC2F1代与各不育系杂交F1有更高的单株产量,有效穗数多,每穗粒数多。BC_1F_1代具有更高的配合力,与各不育系杂交F1杂种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35.
为明确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青贮饲料中乳酸菌的耐高温情况及其对柱花草青贮品质的影响,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分离、筛选结合16s rRNA基因鉴定技术研究了柱花草青贮饲料中的主要耐高温优质乳酸菌种类与生理生化特性,并用筛选出的优质乳酸菌菌株接种柱花草调制青贮饲料。结果表明:从柱花草青贮饲料中筛选出了7株可耐受45℃高温、7.5%NaCl盐度、pH 4.5酸度、至少可利用11种碳源、接种2 h后均能迅速产酸的优质乳酸菌;基因鉴定表明它们分属于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S1、S2、S5和S6菌株)、人参土芽孢杆菌(Weizmannia ginsengisoli)(S3菌株)和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S4与S7菌株) 3个属。粪肠球菌S1菌株与戊糖片球菌S4菌株分别接种于柱花草青贮30 d后,不但显著减少青贮饲料的干物质损失(P <0.05),还使其pH、丁酸与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 <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相似文献   
36.
王坚 《湖南农机》2016,(10):8-9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农业发展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并且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更是获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和农业收益.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发展,新型的技术和农业机具也为我国农业的生产带来了十分广阔的前景.文章针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进行详细的研究,希望能对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7.
中国农业清洁生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坚  陈润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718-3720
在对农业清洁生产概念、内容和目标概括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4大环境问题,据此进行了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指出了发展农业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农业清洁生产法律体系、工程体系、技术体系、服务体系和行动体系等5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究缓释放肥料在直播水稻上的使用效果,对单季晚稻品种"秀水123"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化肥相比,使用缓释放肥料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率3%~6%),肥料的利用率明显提高(提高4~5个百分点),明显提高了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增219.0~327.9元人民币/hm2);使用缓释放肥料具有控肥、增产、增...  相似文献   
39.
不同添加剂对热研二号柱花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热研二号柱花草为青贮原料,分别添加不同量的绿汁发酵液、纤维素酶、甲酸和玉米粉进行青贮调制.结果表明:添加0.7%甲酸处理的青贮料质量最好,有较强的芳香气味,且pH、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等各项理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达到优等标准.  相似文献   
40.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在正确认识其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充分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坚持廉政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