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7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5篇
  14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蛋清稀释程度、pH值、酶解温度及酶与底物比对碱性蛋白酶酶解蛋清的影响,得到最佳的酶解条件为:将蛋清液稀释至60%后变性,按照酶与底物比为2.5:100(mL:g)加入碱性蛋白酶,酶解温度为60℃,反应初始时不调节pH值,待pH值降至7.5时通过加入NaOH使pH值保持在7.5进行酶解。  相似文献   
22.
不同种衣剂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豆根腐病在宿州地区的发生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引起大豆根腐、茎腐、早衰、枯萎、死亡等,严重影响大豆的安全生产。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种衣剂处理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对大豆根腐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生物农药申嗪霉素和新美洲星的综合表现效果良好;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和丙硫菌唑前期防效好,后期药效降低,可配合其他药剂使用;叶菌唑药害严重,严重影响大豆出苗植株不能恢复,不宜在大豆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23.
为探究杉木种子发育过程中无色花青素还原酶(LAR)基因在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对原花青素(PA)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以杉木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RT-PCR结合RACE的方法成功克隆到杉木ClLAR基因全长,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1625bp,具有1个1242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13个氨基酸。构建pCambia3301-ClLAR植物表达载体,运用冻融法将重组质粒转至农杆菌GV3101,通过花序侵染法获得拟南芥转基因植株,利用Basta溶液和PCR验证筛选出阳性苗,确定目的基因ClLAR已整合至拟南芥基因组中。研究结果为深入分析杉木ClLAR基因调控PA合成的分子机制和ClLAR蛋白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本文建立了HPLC同步测定肥猪散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葡萄糖苷、(+)-儿茶素、间苯三酚的方法,肥猪散经50%乙醇提取,以甲醇-0.1%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C18色谱柱分离,254 nm波长检测。结果显示: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葡萄糖苷在0.5 ~ 2.5 mg/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儿茶素、间苯三酚在0.25 ~ 2.0 mg/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4±1.92)%、(99.60±1.13)%、(97.40±1.59)%|重复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5%。可见本方法适用于同步检测肥猪散中上述三种成分的含量。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肥猪散|间苯三酚|儿茶素|二苯乙烯苷  相似文献   
25.
26.
王培 《作物杂志》1996,12(3):10
冬小麦抗旱新品种花940花940小麦是河北省粮油作物研究所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出的冬小麦新品种。1996年4月3日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花940在1992年省旱地区试,平均产量52935kg/hm2,居第1位。1993年省旱地区试比对照平……  相似文献   
27.
本文作者在湖南南山牧场首次研究了不同放牧制度(分区轮牧和连续放牧)和放牧强度(0.467,0.667和0.867ha/头)下在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上放牧的黑白花奶牛产奶量、乳比重及体重的变化。结果表明:轮牧制奶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连续放牧制(1632.5vs.1462.3kg/头)。不同放牧强度下,奶牛的产奶量以中等放牧强度最高,轻牧次之,重牧最低,分别为1724.5、1571.1和1331.2kgh头。放牧期间两种放牧制间奶牛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以轮牧制较高(0.224vs.0.205kg/头·天);三种放牧强度间奶牛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也不显著,由大到小依次为B3>B2>B1,分别为0.242、0.225和0.176kg/头·天。不同放牧处理对牛奶比重影响不大。这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放牧制度和放牧强度对奶牛平均日增重增加影响不显著,但对奶牛的产奶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王培  陈玉蓉 《作物学报》1983,9(4):283-284
<正> 我国的小麦育种工作者已成功地应用花培技术育成了花培一号和京花一号小麦新品种,并已开始在生产上发挥作用。然而研究花粉单倍体植株的遗传学有关问题的文献报道却为数不多。本文系根据近两年来我们在冬小麦单倍体育种上积累的一些有关株高的资料,进行了温室 H1与田间 H2株高的相关性分  相似文献   
29.
草地退化演替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论述了草地植物群落演替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从放牧、种间竞争和生化他感作用三方面讨论了草地退化演替的机制以及演替过程的格局变化,提出了草地演替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0.
为了快速评估农机作业重漏状况,针对农机往复作业模式下,通过在农机上装载智能终端设备,采集车载终端GNSS信息,分析农机空间运行轨迹数据,统计方位角分布频次,计算农机作业方向,提取农机作业线,进一步建立了农机作业行距评估模型。为了验证农机作业行距评估模型,于2021年6月25日在北京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开展实验,利用装载有自动导航系统的拖拉机,设定不同的行距,且每个行距进行往复直线作业,验证作业方向计算、作业线提取和作业行距提取等模型。结果表明,与实际相比,模型计算的作业行距平均误差为3.07%,均方根误差为0.14m,从整体上来看,识别的农机作业平均行距和实际行距比较相符,可为农机作业重叠、遗漏等农机作业质量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