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不同饲料对中华真地鳖营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中华真地鳖低龄和高龄若虫分别分为 4组 ,每组分别用A(麦麸、玉米粉和大豆粉混合物 )、B(青菜粉、玉米粉和大豆粉混合物 )、C(麦麸 )和D(青菜粉 )喂养 ,试验结束后比较地鳖虫同一生长阶段营养效应指标。结果表明 :在低龄阶段 ,消化率和相对取食量是D >C >B >A ,但转化率、利用率和相对生长量以取食A组饲料最高 ,但C、A组在相对生长量上无显著差异 ;在高龄阶段 ,A组相对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 3组。地鳖虫在高龄生长阶段的相对低龄期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和脂肪。  相似文献   
82.
淮南市稻茬小麦纹枯病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淮南地区稻茬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其重发原因,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3.
(1)本文所指“饲料”应属“非全价饲料”,否则,这二十五法就不一定都能提高产蛋率。(2)本文原稿对各种方法多数都标明了提高产蛋率的比率,但实际上所能提高的比率,必然因所用饲料的营养成份而异,例如,假定该饲料的蛋白质与维生素已符合产蛋需要,则再增加蛋白质与维生素是无用的。因此,本刊将原文中提高产蛋的比率全部删去。  相似文献   
84.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探究旋毛虫成虫排泄分泌物(核酸酶抑制剂ATA阻断DNase酶活性条件下)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活性氧生成和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旋毛虫成虫排泄分泌物能够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形成,减少活性氧生成,促进细胞因子IL-1β、IL-10和TNF-α的表达,降低IL-4的表达,对IFN-γ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旋毛虫排泄分泌物能够影响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旋毛虫免疫逃避机制等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5.
种子生测法鉴定转Bt基因棉抗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应用单粒种子生测法鉴定转Bt基因棉抗虫性,明确了单粒棉种室内生测鉴定转Bt基因棉抗虫性的最佳生测条件。将转Bt基因棉种子25℃萌动72 h后匀浆,与0.45 g饲料混匀,以2日龄棉铃虫幼虫为试虫,测定其死亡率。建立了相应的抗性标准:棉铃虫幼虫校正死亡率小于25%为中抗,处于25%-50%为抗,50%-65%为高抗,大于65%为特高抗。准确性验证表明,种子生测法同叶片生测法的结果相符,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6.
以旋毛虫新生幼虫期(NBL)脱氧核糖核酸酶-Ⅱ(DNaseⅡ)基因家族中全长序列T31D4为研究对象,对其融合蛋白的核酸酶活性进行鉴定并摸索最佳酶切条件;通过序列分析预测其关键活性氨基酸位点,同时利用基因点突变技术对所预测的位点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旋毛虫的DNaseⅡ具有核酸酶酶切活性,最佳酶切pH为5.0,同时发现其在中性(pH 7.0)及偏碱性(pH 8.0)下仍具有活性。利用Maga2软件对包括旋毛虫在内的以及业已发现的来自38个物种的DNaseⅡ的94个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发现一个所有物种DNaseⅡ均高度保守的组氨酸位点,该结果与目前国际上所预测的DNaseⅡ关键活性氨基酸位点不同,目前国际上所预测的组氨酸位点在旋毛虫的DNaseⅡ序列中并非组氨酸(H),而是丝氨酸(S)或赖氨酸(K);通过点突变技术进一步验证这个组氨酸位点才是所有物种DNaseⅡ真正的活性氨基酸位点。同时推测旋毛虫的DNaseⅡ可能为一种新类型的DNaseⅡ。  相似文献   
87.
基于力外环控制的果蔬抓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了以PC机为基础的开放式机械手抓取力控制系统。果蔬在机械手抓持过程中会发生变形,从而使抓持力逐渐变小,采摘中应考虑果蔬变形对抓持力的影响,因此提出一种适合果蔬抓取的力外环控制算法。该算法将力偏差转换为位控系统的速度输入指令,随着力偏差的减小,机械手自动减速停止,可减小力超调和振荡。在试验中分别采用比例和增量式比例积分算法设计力控制器,两种算法均可以实现随着抓持果蔬力的增大,机械手自动减速。试验表明:通过力外环控制机械手自动变速抓取是适合果蔬抓取的一种有效控制方法,可减小抓持力超调,降低农业机器人抓持果蔬的损伤。  相似文献   
88.
转Bt基因棉的抗棉铃虫性及其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综述了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存活、生长、繁殖及为害行为的影响 ,及其抗虫性的时空动态特征 ;探讨了转Bt基因棉抗棉铃虫的毒理及其中毒生理 ,以及转Bt基因棉的抗性表达及其影响因素 ,提出了一些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9.
研究采用改良CTAB法和磁珠自动提取法提取水稻种子基因组DNA,通过对水稻内源SPS基因、ThST3和Ubiquit-in启动子间构建特异序列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结合排枪凝胶电泳实现快速检测。其中PCR扩增内源SPS基因的结果表明,采用改良CTAB法和磁珠自动提取法可用于市售水稻种子和转基因种子的DNA提取。实验合成的构建特异引物以及建立的PCR扩增反应体系能特异性地检测转耐盐基因水稻Theli。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绝对检测低限达17.3×10-2ng,相对检测低限为0.41%,能有效地对转基因水稻ThST 3进行鉴定;稳定性好,可完全满足转基因水稻的定性检测、监督和标识管理需要。同时可用于对转基因水稻的辅助选择(MAS)育种。  相似文献   
90.
苗雅娟  吴秀萍  王光明  王学林  赵颖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409-2411,2415
黏蛋白是由黏膜下腺体或上皮细胞中的黏液分泌的一种高分子蛋白,是一类具有典型黏附性和弹性的糖蛋白.在胃肠道寄生虫感染过程中,黏蛋白作为肠道黏膜屏障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防御和清除寄生虫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综述了黏蛋白的结构,糖基化模式以及感染个别肠道寄生虫时,相关的黏蛋白和黏蛋白样分子在宿主的先天性和适应免疫反应中所表现出的生化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