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61.
以四氧啼啶糖尿病模型鼠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柞蚕蚕蜕对糖尿病小鼠预防及治疗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柞蚕蚕蜕(干重)分别为10,20,30g·kg-1(体重)的剂量下,于预防试验中,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与模型组相比,分别降低3.46%、6.92%、17.87%,其中高剂量组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在治疗试验中,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与模型组相比,分别降低1.33%、7.62%、15.34%.高剂量组也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同时,柞蚕蚕蜕可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提高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水平,从而说明柞蚕蚕蜕具有一定的降低胆固醇和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能力.  相似文献   
62.
肇东市养鹅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立足地源优势,广泛普养,适度规模饲养。促进了养鹅业健康发展,截止七月末,全市大鹅饲养量已达120.9万羽,其中标准大鹅饲养小区23处,万羽养殖10户,千羽养殖119户,500羽以上大户323户,我们的成功作法是:1大搞宣传发动,形成思想共识发展大鹅产业是实现富民强市的一件大事,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养鹅的发展前景,经济效益,种草养鹅的饲养技术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一是组织人员考察经济发达地区养鹅致富的成功经验。二是巩固老典型,培育新典型。通过以点带面,带动千家万户普养,推动养鹅业迅…  相似文献   
63.
64.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质量评价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在环境评价的程序和方法等各方面均在不断完善,目前我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评价多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这种评价方法形式简单,计算方便,但从方法本身和国际环境监测发展趋势来看却未必是最佳方案.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对评价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引入了模糊数学、运筹学等评价方法,并已成为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65.
ApNPV侵染对柞蚕蛹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c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ApNPV)侵染后病毒与宿主间的拮抗关系,测定ApNPV侵染后柞蚕蛹体内SOD、CAT和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ApNPV侵染使柞蚕蛹体内SOD活性呈先下降再上升后又下降的变化趋势,接种后48h和96h是酶活性变化的两个转折点,48h是酶活性差值低谷,雌、雄平均较对照低622U·mL^-1;96h是酶活性差值高峰.雌、雄平均较对照高850.5U·mL^-1。CAT活性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接种后48h是酶活性变化的转折点,雌、雄平均较对照高309.5U·mL^-1;72h后酶活性变化趋于平稳。PO活性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接种后48h是酶活性变化转折点,雌、雄平均较对照高2173.5U·mL^-1。雌、雄蛹间酶系活性变化趋势相似但程度不同,雌蛹酶活性变化幅度大于雄蛹。  相似文献   
66.
柞蚕线粒体Cyt b基因片段的序列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2个柞蚕品种(品系)为材料,采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其线粒体DNA(mtDNA)的细胞色素b基因(cytb),测定5’端485bp的核苷酸序列,并采用Dnaman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22个柞蚕品种可分成2组,2组之间只在294bp处有一个差异位点。从GenBank中调取柞蚕豫早1号品种Cyt b基因的5’端相应序列(AY242996),与本试验测得的柞蚕青黄1号和青6号对应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青黄1号和青6号的同源性达99.8%,青黄1号和豫早l号的同源性达98.6%,青6号和柞早1号的同源性达98.8%。可见,不同柞蚕品种的表型虽然不同,但在cytb基因水平上其核苷酸序列的组成却是高度一致。供试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很近,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67.
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NPV)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载体表达系统的建立,使数百种外源基因得到高效的表达.该系统的产业化开发如大量培养昆虫细胞,存在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等问题.建立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ApNPV)载体表达系统,是利用柞蚕蛹为宿主进行外源基因表达.我国柞蚕资源丰富,柞蚕的蛹体大,以蛹滞育越冬,能够满足工厂化生产的需求.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有3个不同亚株,本实验研究了ApNPV A株系[简称ApNPV(A)]对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品种的柞蚕蛹的感染性,为利用柞蚕蛹表达外源基因的产业化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8.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柞蚕丝肽生产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废弃柞蚕丝生产的丝肽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为此研究了利用硫酸降解柞蚕丝生产丝肽的最佳条件。将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作为试验因素,经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回归方程,最终得到柞蚕丝降解物丝肽的最佳生产条件为:硫酸浓度4.00~4.31mol/L,温度88.57~89.53℃,时间5.62~5.84h。在以上条件下生产所得产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食品、化妆品添加剂要求。  相似文献   
69.
1流行病学 低致病性禽流感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多发于秋冬季节,尤其是秋冬、冬春交接时,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一样,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家禽、野禽、鸽、鹌鹑、麻雀等均易感,各日龄的家禽均能感染,但本病主要发生在35日龄以上的禽群。感染禽能从呼吸道和粪便中排出大量病毒。所以,被病毒污染的任何物品,如鸟粪、饲料、笼具、衣物、运输车辆和昆虫等都能传播疾病。饲养管理工作不当能促进该病的发生和扩散,在饲养管理因素中,气候突变,冷刺激,饲料中营养物质缺乏,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过多等导致禽类上呼吸道黏膜损伤,而造成该病发生。  相似文献   
70.
以宁夏六盘山野生桃儿七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提高桃儿七种子萌发率的有效方法,发现经过90 d低温层积、150mg/LGA3浸种24 h的处理,能有效地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同时,以综合手段处理后的胚为外植体,摸索建立桃儿七胚培养的条件,结果表明:适合桃儿七胚培养的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5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