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3篇
  202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1 毫秒
31.
用禽腺病毒 EDS_(76)H_(91-1)和 EDS_((?)6)Y_(81)G_4人工感染8只SPF 产蛋鸡和32只伊莎蛋鸡,5天后出现 HI 抗体,第4天后蛋壳颜色变浅,并出现软壳蛋、薄壳蛋、畸形蛋等.在感染后第3~20天内不同时期分别扑杀,取输卵管和卵巢经普通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卵巢的生殖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核异常,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输卵管粘膜上皮的纤毛变性、坏死,固有层水肿,有较多瘤性细胞浸润;峡部粘膜上皮细胞出现核内包涵体;子宫部的固有层也有较多的炎性细胞,其蛋壳腺有萎缩现象,其结果证实了病毒主要集中在生殖道,输卵管和卵巢是该病毒侵害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32.
鹅副粘病毒的组织嗜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单克隆抗体介导的免疫过氧化物酶(MC-IP)技术,对21只鹅副粘病毒病鹅体内的病毒抗原进行定位,结合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探讨了鹅副粘病毒的组织嗜性。结果显示,除脑和心脏未检测到病毒外,在气管、肺、食道、肝脏、腺胃、胰腺、肠、哈氏腺、胸腺、脾脏、法氏囊、肾脏等器官都能检测到病毒,病毒抗原定位于上述器官的各种上皮细胞,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胞浆内,其中以胃肠粘膜上皮细胞和法氏囊、胸腺、脾脏的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内检出率高,阳性反应强。这些结果提示,鹅副粘病毒是一种泛嗜性病毒,胃肠粘膜上皮和淋巴组织是其主要侵嗜部位。  相似文献   
33.
接种猪丹毒菌苗的母猪5头,经3~5个月后,用猪丹毒菌血清培养凝集试验,其血清中可测到猪丹毒的特异性抗体,但中和试验有3头母猪的血清未能保护小白鼠。用巯基乙醇处理母猪血清,证明其含有 IgG 与 IgM。未吃初乳的新生仔猪血清中没有特异性抗体,证明它不能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初乳的乳清用凝集试验与中和试验均能测出猪丹毒特异性抗体。吃过初乳的仔猪在13日,15日龄,其血清用以上2种试验可测到猪丹毒特异性抗体,证明母源抗体可通过初乳传递给仔猪。吃过初乳的15~17日龄仔猪,可以抵抗皮内接种猪丹毒强毒活菌的攻击,20日龄仔猪不能抵抗强毒活菌的攻击。1、3、5、7、9及12周龄的仔猪接种猪丹毒菌苗,于3月龄后攻击猪丹毒强毒活菌,其免疫率分别为28.6%、25%、66.6%、75%、87.5%、及100%。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我们认为仔猪接种猪丹毒菌苗的适当年龄应在9周龄以后,12周龄时预防注射效果更好;如果在哺乳期注射了菌苗,则必须于断乳1个月后再注射1次,其免疫效果才比较确实。  相似文献   
34.
不同基因型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对鸡的致病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就不同基因型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对鸡的致病性进行了比较。用3种基因型(Ⅵg、Ⅶd亚型、Ⅸ型)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分别人工感染25日龄雏鸡,结果各株病毒接种鸡均100%发病、100%死亡,表现出嗜内脏型新城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典型的新城疫症状和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发现.攻毒鸡多种组织器官中能检测到病毒抗原,在能检测到病毒抗原的器官中,病毒抗原主要定位于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巨噬细胞、肝细胞及各种上皮细胞的胞浆内;新城疫病毒对肠相关淋巴组织的亲嗜性优先于附近的上皮。本试验结果表明.基因Ⅵg、Ⅶd亚型、Ⅸ型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对鸡均具有高度致病性。  相似文献   
35.
2005-2006年流行的致病性鹅新城疫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能导致鹅临诊疾病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进行监测,2005-2006年从江苏、安徽2省不同地区的发病鹅群分离、鉴定了10株NDV,并对其中8株病毒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测定结果表明8株病毒皆为NDV强毒株.对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序列的分析发现,8株病毒中有7株病毒在基因型分类上属于基因Ⅶd亚型,并与1997-2001年间流行的对鹅具有高度致病性的NDV高度同源(95.5%~99.8%),而且这7株病毒的F、HN蛋白具有出现于2001年以前流行的致病性鹅NDV的绝大部分特征性氨基酸,进一步说明这些特征性氨基酸非常保守,可以作为对鹅具有高度致病性的NDV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36.
盐酸环丙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鲫鱼单剂量灌服 10 m g/kg 盐酸环丙沙星后,于不同时间采样,通过生物检测法测定样品中的药物含量。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经药代动力学程序“ M C P K P”自动拟合,其血药浓度经时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主要参数: C0为 237 μg/m l, Ka 为 226 h - 1 , K 为 0.15 h- 1 , T1 / 2 Ka 为 031 h, T1/ 2 K459 h, T P 为 129 h, Cm a x 为 195 μg/m l, A U C 为216 m g/( L·h), T C P( the r) 为 3625 h。4 h、24 h 测定组织中药物浓度。结果显示,该药具有较好的组织渗透性,其中肝胰和肾组织内药物浓度超过同期血清内浓度。  相似文献   
37.
对江苏省某三黄鸡鸡场饲养的60日龄育成鸡发生的慢性鸡白痢沙门菌感染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观察。剖检所见以心脏、气管、肺脏、肌胃出现大小不等的白色坏死结节,肝脏、脾脏肿大并形成白色坏死区为特征。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为各脏器的炎症如气管炎、肺炎、肝炎、脾炎、肾炎、盲肠炎、心肌炎,主要特征性变化为心肌和肌胃由大量组织细胞浸润取代肌肉纤维,从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结节,而其他脏器的坏死结节或坏死灶则主要由坏死的组织、渗出的纤维素、嗜异性白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构成。从上述病例的肝脏病灶中分离到了鸡白痢沙门菌,为鸡白痢慢性感染的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8.
母畜自然感染某种疫病而康复或接种疫苗以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或称免疫球蛋白),这种抗体有的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有的通过初乳传递给新生幼畜,使其后代获得抵抗某种疫病的能力。母源抗体传递给仔畜,在一定时间内对哺乳仔畜接种疫苗后免疫力的产生有一定影响,Sterzl,J.等(1967)曾有报导。我们在防疫实践中,也发现哺乳仔猪注射疫苗后,其防疫效果常不能令人满意。不少基层兽医及社员反映:“生下只有几天的小猪打防疫针是否  相似文献   
39.
40.
实验性鸡大肠杆菌病的超微动态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 12日龄 SPF鸡 180只 ,随机分为 4组 ,分别气管内注射致病性大肠杆菌 O18分离株 (大肠杆菌接种组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mild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MPAIV) H9N2株 (MPAIV接种组 )、先接种 MPAIV再接种大肠杆菌 (混合接种组 ) ,并设健康对照组 ,分别于接种后不同时间 ,取气管、肺、气囊、胸腺、法氏囊、脾、肝和肾组织 ,制作超薄切片 ,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MPAIV与大肠杆菌混合接种组比大肠杆菌接种组出现病变的时间早、恢复慢 ;在大肠杆菌接种组 ,接种后 3h气囊上皮和间质细胞中都可见典型的大肠杆菌 ;在混合接种组 ,接种后 3h,气囊间质细胞的吞噬泡中可见多个 MPAIV粒子。由此认为 ,MPAIV可使鸡大肠杆菌病严重化 ,大肠杆菌对 MPAIV的入侵和在鸡体内的复制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