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46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3 a生分根盆栽嘎拉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根域交替灌溉不同水量对树体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调控了苹果新梢二次生长的发生、生长时间和速率,每一根域每次灌水量为500 mL时,仅4/4根域灌水处理的新梢出现二次生长;灌水量为750 mL时,2/4、3/4和4/4根域灌水处理的新梢均出现二次生长;灌水量为1 000 mL时,1/4、2/4、3/4和4/4处理的新梢均有二次生长,其二次生长随着灌水根域的增多而时间提早,生长速率加快。每一根域灌水量相同时,植株主干、枝条、叶片、根系和总生物量随灌水根域增多而提高,750 mL与1 000mL根域灌水处理差异不显著。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根域的增多而降低。从确保树体正常生长和提高树体水分利用效率综合分析,2/4根域每次灌水750 mL为最佳灌溉方案。  相似文献   
92.
分根交替不同灌水量对苹果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在确保苹果树体正常生长情况下,探讨不同根区体积灌水及灌溉量对树体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节约灌溉水。【方法】以3年生盆栽分根皇家嘎拉苹果为试材,研究根系分区交替灌溉不同水量对苹果树体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1/4和2/4根区体积灌水显著抑制了苹果新梢和干周生长,随灌溉体积增加抑制作用逐渐解除,减少灌水量也显著抑制了新梢生长。根系分区交替灌水显著影响苹果叶片水势和气孔阻力,1/4和2/4根区体积灌水处理叶片水势显著低于3/4和4/4处理,气孔阻力随灌水体积增加显著降低。减少根区灌水部位降低了苹果叶光合速率、蒸腾作用和气孔导度,并且蒸腾作用降低的幅度显著大于光合作用的,从而提高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但减少灌水量对苹果叶片各项生理指标均没有影响。不同生长期根区交替灌水处理对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一致,以春梢停长期各生理特性指标最高。【结论】灌水量是影响新梢伸长生长和主干加粗生长的主要因子,叶片生理特性主要受灌水部位调控。通过调控灌水量和根区灌水部位可以调控树体生长,并能节约灌水量。本试验中,在没有考虑自然降水的情况下,为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根区灌溉体积不能小于50%。  相似文献   
93.
根系分区灌水(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PRI)是一种新型的地面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潜力巨大.通过分根盆栽苹果不同根系灌水体积试验研究认为,当减少灌水根系体积后,苹果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T)均降低,但TT降低程度大于Pn,故单叶水分利用效率(WUE)明显提高;同时当减少灌水根系体积后植株新梢和叶片生长速率降低,新梢停长率增加;经过一个生长季的处理发现,减少灌水根系体积增大了植株的中短枝比例,降低了长度大于60 cm旺枝的比例,苹果来年的开花株率、单株花序总数、坐果率均增加.  相似文献   
94.
桃树冠层相对光照分布与果实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桃树开心形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的关系。【方法】以5年生晚蜜为试材,以树干为中心,用竹竿将树冠分成不同层次、方位的50 cm×50 cm×50 cm的立方体,在生长时期测量不同部位相对光照强度,成熟期测量不同部位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桃树开心形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随树冠由外到内、由上到下逐渐递减;在第一次叶幕形成和最终叶幕形成的两个不同时期,不同相对光照强度的树冠体积占整个树冠体积的比例差异显著,小于30%的分别占7.71% 、47.91%,大于80%的分别占27.7% 、3.13%;果实主要集中分布在树冠上、中部1.5~3.0 m。回归方程解析得出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相对光照强度均呈显著相关性。【结论】相对光照强度是影响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的主要因素,生产优质桃果实的最低相对光照强度为36.31%,生产中应注意合理进行夏季修剪,调节枝叶数量和空间分布,降低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6.31%的树冠空间体积。  相似文献   
95.
不同肥料种类对黄金梨果实内在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应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肥料类型对黄金梨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不同种类糖、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叶片喷施氨基酸肥和腐熟动物废弃料处理当年和第2年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单一施用堆肥(对照);不同类型肥料施用后,显著提高了当年果实总糖、果糖含量,堆肥+叶片喷施氨基酸肥和腐熟动物废弃料处理还能提高...  相似文献   
96.
西洋梨是世界梨的两大栽培类型之一,以果实质优味美而闻名于世,其中的一些品种还具有果实早熟、果色艳丽、果实富含维生素C、抗旱、抗黑星病、抗梨木虱等优异性状,具有极高的生产和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97.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精粗比日粮下奶牛血液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的变化规律。将24头2胎次、健康且产后3周左右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分为2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低精粗比日粮(精粗比为40:60)和高精粗比日粮(精粗比为60:40),于第45天晨饲前尾部采血取样,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40:60组与60:40组共49种差异代谢物,上调代谢物18种,下调代谢物31种,主要富集的代谢通路有丙酮酸代谢、糖降解与糖异生、核黄素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硫胺素代谢等。由此可见,不同精粗比日粮会对奶牛的核苷酸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奶牛机体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98.
调控亏水度灌溉对成龄桃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8到1990年,在北京市林业果树研究所桃园17年生的桃树上进行了调控亏水度灌溉法(RDI-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的试验研究。试验设有3个灌溉水平,即在果实细胞分裂完成后至快速膨大前的一段时间内果实的缓慢生长阶段(RDI期间),分别按80%(对照),40%,20%美国A级皿蒸发量补给。测得的各处理桃树的叶水势情况为:在RDI期间供水量少(处在水应力状态)的桃树,其叶水势较对照低(负的最值大);当RDI结束后各处理同样充分灌水,结果表明,此间曾经受过水应力作用的桃树的叶水势较对照(80%)高(负的量值小)。这种水应力作用的结果表现在对桃树生长量的影响上为:RDI期间,枝条的生长量明显为水势的降低所抑制;而在后期桃果实快速膨大时,经受过RDI的桃树上的果实因水势较高而膨大更快,收获时单果重更大,成熟果实略多,从而提高了产量。另外经受RDI的果树用水量明显减少,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北京苹果、梨、桃和葡萄48个果园0~40 cm土层土壤养分、pH和微生物种群数量的调查,应用典型相关、多元统计分析与线性规划等方法分析土壤养分、pH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影响的主要因子、相关性和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钾、有效铁和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以及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数量以苹果园最高,葡萄和桃园次之,梨园最低。土壤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真菌数量与土壤全氮、有效钾和CEC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有效锌和有效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pH与细菌和真菌数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线性规划求出了8—10月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最大的土壤养分和pH因子优化方案为:土壤有机质为55.0 g.kg-1、全氮为1.50~3.00 g.kg-1、有效磷为20~200 mg.kg-1、有效钾为120~600 mg.kg-1、有效锌为0.5~20.0 mg.kg-1、有效硼为10 mg.kg-1、CEC为300 mmol.kg-1、pH值为6.5。北京地区果园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CEC、降低果园土壤pH值来调节锌、硼等微量元素含量是土壤管理中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0.
黄金梨棚架树体结构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为了探明棚架栽培黄金梨果实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和枝(梢)叶的关系,应用树冠分格方法系统研究了冠层不同部位相对光照强度的变化、枝(梢)叶空间分布特征和果实品质差异及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和枝(梢)叶关系.结果表明:树冠不同层次相对光照强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树冠上部的相对光照强度大于树冠下部,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0%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树冠下部;枝(梢)垂直方向上分布主要在树冠的1.0~2.0 m冠层内,水平方向分布从树冠内膛到外围差异较小;产量主要分布在光照条件较好的1.0~2.0 m冠层内,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与相对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相对光照强度呈负相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果实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相对光照强度与枝(梢)叶量关系的回归方程,获得了最佳梨果实品质因素的相对光照强度分别是:单果质量的最佳相对光强为42.17%,可溶性固形物的为78.98%,硬度的为70.12%,可滴定酸的为59.97%;整个树冠最低相对光照强度大于42.17%时,每公顷总枝(梢)量约为42.95万条,长枝、中枝、短枝的比例分别为2.61%、6.59%和9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