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5篇
  15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从昆明市绿化基本现状出发,解释了绿量的概念,归纳了提高昆明城市绿量的有效途径,并对每种途径进行了详细说明,指出了垂直绿化、空中绿化的发展前景.同时,通过对各种途径的研究,提出了垂直绿化、空中绿化是今后增加昆明城市绿量,扩大绿化面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2.
2004年5~6月,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保护区红星保护点,对发情期的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进行了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的研究。扬子鳄的行为谱包括游动、晒阳、停息、吼叫和交配等。就所观察到的几种主要行为统计发现,从7:00到19:00,扬子鳄昼间游动行为占有最大的百分率,达到(34.30±26.27)%;其次是停息行为,为(30.44±18.50)%;再次为晒阳和吼叫行为,分别为(21.04±32.95)%和(14.16±18.97)%。游动行为各时段占有的百分率比较接近,为26.47%~44.83%,但在游动过程中,它们并不是始终保持一种姿势游泳。停息行为存在2个高峰期,分别为9:00~11:00和17:00~19:00时间段;晒阳行为出现在6月3日以后,仅有1个高峰期(11:00~13:00)。吼叫行为的高峰期出现在7:00~9:00时间段;结合夜晚记录发现,21:00~23:00时间段也是一个吼叫高峰。扬子鳄的吼叫次数与水温差存在一定的关系,吼叫次数最多的水温差为3.5℃,在1.5~3.5℃吼叫最频繁。笔者认为,该时期扬子鳄的活动行为主要受繁殖因素的影响。图3参36  相似文献   
63.
从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角度分析了不同人为干扰尺度(原始米槠林,择伐更新,天然更新,人促更新和种植杉木林)对福建武平米槠林各层次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不同人为干扰尺度加大,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呈线性下降,而优势度呈线性上升,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呈“下降-上升”交替变化趋势,而优势度延伸至B级上升,草木层和层外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上升至B级或C级后下降,而优势度上升至A级后下降,人工种植极木后各方面指标与原始米槠林相距甚远,目前较难恢复到米槠顶极群落,而其余更新方式以顶极种米槠为第一优势种或第二优势种,各方面指标与原始米槠林相距较近,将能恢复到米槠顶极群落。  相似文献   
64.
2003年从山东潍坊市农科院果树所引进富岛桃王,在大荔县高明镇党行龙6.67公顷(100亩)示范园栽植,株行距3米×2.8米,采用高效栽培技术,实现了当年建园,翌年见果,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该品种综  相似文献   
65.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大田试验,在小麦季N 250kg /hm2和玉米季N 200kg /hm2氮肥供应条件下,连续2年度(2007~2009)观测了不同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常规施肥、有机无机复合肥、控释复合肥、控失复合肥以及改变氮肥基追配比处理均显著提高冬小麦/夏玉米子粒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小麦季各处理产量大小依次为:控释复合肥控失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改变氮肥基追配比常规施肥,提高幅度在107.5%~147.4%;玉米季各处理产量大小依次为:控释复合肥控失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常规施肥改变氮肥基追配比,提高幅度在28.5%~56.1%。与常规施肥处理比较,控释复合肥、控失复合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处理冬小麦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提高2.2~5.1 kg/kg,夏玉米提高3.6~7.6 kg/kg;但改变基追配比处理在小麦季高于常规处理,在玉米季则低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方面综合分析,有机无机复合肥、控释复合肥、控失复合肥均可作为适宜研究区域推广的肥料品种,而改变基追配比处理相对较适宜冬小麦季。  相似文献   
66.
为给水土保持监测部门提供工作支持,提高其水土保持监测的管理效率和分析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监测业务管理标准化和自动化,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公正、公平、公开、科学、规范提供保证,辽宁省提出了要建立水土保持智能决策系统的决定。为此,基于Dot Net平台,以DTGIS为GIS应用服务器,采用Spring Net为程序框架建立了辽宁省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其包括权限管理子系统、水土流失定点监测子系统、区域土壤侵蚀监测模块子系统3部分,具备地图功能、影像对比分析和面积计算功能、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输出功能等,基本实现了水土保持监测业务管理标准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67.
SWOT分析法及其在森林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SWOT分析法的来源及其演变SWOT分析即内外部环境分析,是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统称,是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弱点因素、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其中SW代表内部因素,OT代表外部因素。由于SWOT具有清晰、简明、具体的特性,可以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而深得企业界的喜爱,成为竞争与经营战略决策中常用的工具。SWOT分析法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企业战略决策教授安德鲁斯(K.Andrens)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个别观点认为该思想最初由安索夫提出),其背景可从下面的西方战略管理思想发展史得知。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企业(…  相似文献   
68.
几种处理方法对四翅滨藜嫩枝扦插成活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不同的插穗长度、取穗部位及扦插基质等处理方法,进行了四翅滨藜嫩枝扦插育苗试验,以研究对其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插穗长度为8~10 cm,取中上部位的当年生嫩枝作插穗,育苗基质配比为大田土?泥炭?沙子=7?3?4的四翅滨藜嫩枝扦插育苗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69.
2004年7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扬子鳄野外放归研究小组”接到报告,在安徽省宣城市的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星保护点发现了两窝新产下的扬子鳄卵。获悉这一情况后,研究小组立即派出两名博士研究生赶往扬子鳄野外产卵地点  相似文献   
70.
陕西省大荔县沙苑地区杏的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也非常丰富.万斤黄杏是许庄镇冯笃信1997年在该地区官池村杏园发现的优异单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