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18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奶牛繁殖率是奶牛场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其高低直接影响奶牛场生产水平与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从饲喂管理、环境条件、人工授精、疾病防治、激素利用等方面介绍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2.
四种含木质纤维素原料在牛粪液中的酸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有效转化木质纤维素原料,提高其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潜力,研究了干稻秸、玉米秸、草坪草、新鲜状态玉米秸和风干玉米秸这4种木质纤维素原料在牛粪液环境中的酸化发酵规律。监测发酵过程,以质量减少率分析了原料降解效率,以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oluble chemical oxygen demand,SCOD)评价酸化产物的积累。结果表明,4种原料在牛粪液中的降解效果明显,规律不同。草坪草的质量减少最快且最多,质量减少率为73.25%。稻秸在10d时与草坪草质量减少率均达到50%,总质量减少率为72.01%。鲜玉米秸在18d时质量减少率为68.36%,接近草坪草和稻秸,总质量减少率为71.64%。干玉米秸总质量减少率最低,为57.6%;木质纤维素总量的降解效率依次为:稻秸>草坪草>鲜玉米秸>干玉米秸。其成分中,各原料半纤维素的降解效率最好,其次为纤维素和木质素;干、鲜玉米秸产生有机酸种类和数量较多,稻秸、草、鲜玉米秸、干玉米秸的产生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总量最大值依次为3.91、0.54、7.16、10.99g/L。将酸化产物作为厌氧发酵原料角度分析,稻秸和草坪草在酸化过程中可实现SCOD积累,对厌氧发酵有利,而干、鲜玉米秸的酸化作用对厌氧发酵不利。  相似文献   
23.
为了加快小麦秸秆资源的资源转化,提高小麦秸秆的生物分解率,从小麦秸秆堆肥中筛选到一组高效的小麦秸秆分解菌复合系WDC2。研究表明,WDC2在PCS培养基中以小麦秸秆作为唯一碳源,60℃培养15 d,对小麦秸秆的分解率达到64.47%,其中纤维素分解44.7%,半纤维素分解13.61%,木质素减少3.85%,pH由初始的8.3迅速下降,60 h下降到6.6,而后逐渐回升接近初始值。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随小麦秸秆的分解而升高,在15 d达到0.372 U/mL。GC-MS分析WDC2分解小麦秸秆不同阶段的培养液,检测到乙醇、乙酸、乙二醇、丙酸、2-甲基丙酸、丁酸、3-甲基丁酸、2-甲基丁酸、丙三醇共9种挥发性有机酸。其中,除乙醇在分解初期出现后消失外,其他产物在培养的第7~15天的含量都较高。菌群结构分析显示,WDC2菌群中主要含有11种细菌,大部分为不可培养菌株,其中Clostridium thermocellumCTL-6为厌氧培养细菌,是WDC2中具有高效的纤维素分解能力的菌株。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纤维素原料沼气发酵中立式发酵罐易形成浮渣、进料量多容易酸败等瓶颈问题的解决途径,开发了高径比为3.5的"两相分区一体"新工艺装置,对新鲜及青贮玉米秸秆的发酵体系中上部酸化相、下部产甲烷相在微搅拌和每日定时强搅拌2种工艺下的产气效率和各种发酵参数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表明,微搅拌条件下的原料产甲烷潜力高于强搅拌;2种搅拌强度下,鲜秸秆的产甲烷潜力均高于青贮秸秆。在立式反应器中,挥发性有机酸(VFA)质量浓度、可溶性化学需氧量(SCOD)、pH及产甲烷菌和细菌的数量上下明显分层,形成鲜明的"两相分区一体"发酵体系,实现了在同一空间的不同区域分别行使着分解产酸和产甲烷的2种功能。  相似文献   
25.
针对微量元素对厌氧发酵系统影响进行综述。一方面归纳了不同发酵底物和接种物中微量元素的组成,微量元素和酶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发酵条件下微量元素对发酵体系性能及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另一方面对顺序提取法的应用,微量元素的化学形态与生物利用度的关系,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配体和pH),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策略等做了介绍,以期对沼气工程的高效稳定运行起到借鉴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糖添加量对燕麦酵素发酵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裸燕麦、冰糖、水为发酵原料,在30℃条件下恒温自然发酵,发酵时间为45 d,探究不同糖添加量条件下燕麦酵素发酵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发酵品质进行评价。[结果]最终确定燕麦酵素发酵的最佳糖添加量为18.18%。[结论]该研究可为后续的燕麦酵素发酵工艺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
农用植物酵素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农用植物酵素发酵机理及生态效应,本研究分析2005—2018年国内外已发表75篇文献,总结现有农用植物酵素发酵机理、工艺、成分、农业应用和问题挑战,重点分析农用植物酵素生态效应特点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用植物酵素是富含矿质养分、代谢活性物质和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复杂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在土壤改良、促进作物生长及防虫抑菌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农用植物酵素是获得当地土著有益微生物的一项简便易行的方法,也是变废为宝且便于推广的一项新兴技术。  相似文献   
28.
牛异食或误食绳索或尼龙纸等异物在临床上时有发生,但舌体被尼龙绳套勒则极罕见,笔者临床遇此一例,经治疗获得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生态养鸡是在传统散养基础上的一种规模化经营。由于饲养时间长,需要的资金多,要想取得较好的收益,并不容易,稍不小心就会亏损。养殖者不能仅关注生产,还需要关注产品的营销,建立一个良好的营销体系和繁育模式,妥善解决自然饲料的来源,精心选址布局。笔者在生态养鸡领域经过六年的实践,由亏损到盈利,在提高养殖效益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为评价沼液作为堆肥含氮添加剂的应用效果,开发沼液的处理应用技术,以牛粪树叶堆肥为对照,将沼液和树叶混合堆制发酵,探讨其发酵特性与腐熟进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一直在10℃以下,沼液堆肥化和牛粪堆肥化均能经历35d以上的堆温超过50℃的高温发酵;而沼液堆肥化超过50℃的高温期持续时间比牛粪堆肥化少8d;经60d的发酵沼液堆肥化的半纤维素含量从发酵初期的12.14%下降到6.53%,纤维素含量由20.5%下降到9.8%;而牛粪堆肥化的半纤维素含量从12.8%下降到9.56%,纤维素含量由21.5%下降到15.9%。可见沼液堆肥化的分解更彻底。从C/N、温度、可溶性糖含量、含水量、种子发芽指数综合评价两种堆肥的腐熟度,沼液堆肥化进入腐熟状态约经30d,而牛粪堆肥化进入腐熟约需4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