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24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200篇
  68篇
综合类   317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56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1.
为筛选出优质番茄杂交组合,本研究以日光温室4种粉红色小果型番茄杂交组合为材料,‘粉娘2号’为对照,对其生育期、植株性状、果实性状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2、T4和T7的生育期较‘粉娘2号’早熟7 d;T4属无限生长类型,平均单果质量13.67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57%,维生素C含量比‘粉娘2号’高,存储时间更长,货架期长,未出现斑驳病毒病;T6最大单果质量为36 g。综合分析认为番茄组合T4宜开展高端品质的番茄生产,T2和T7适宜早春保护地种植,并适宜开展后续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12.
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着百姓健康,还关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报道,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畜牧业全产业链的各环节,同时又是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的交织点。本文以行业全产业链为主线,结合当前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势,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13.
[目的/意义]对数字社区消费者进行多模态特征分析与服务效能提升,有助于为数智赋能在线社区建设提供新视野、为相关部门部署数字决策提供新动能。[方法/过程]结合社区特性构建用于消费者分群的数据维度,将维度下的24个指标数据进行二次聚合后实现分群,并构造参数、决策变量及函数表,从而分析消费者多模态特征,基于这些特征实现数字消费服务效能的提升。[结果/结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够生成合理有效的分群结果,进而实现类群特征区分以及群间渗透与漂移现象分析;分群结果呈现出6类消费者群体:重点、中心、特殊、沉睡、流失和一般类群,绝大多数类群都会产生用户渗透现象,仅有一般用户类群会发生群间漂移现象;服务效能提升模型表明最受关注价值的群体为中心和重点类群。  相似文献   
914.
传统的动物疫病检测方法大多耗时长,操作复杂,对人员和仪器设备要求较高,不适用于基层动物疫病监测和初步筛查,因此开发灵敏度高、低成本、快速、便携,可实现现场诊断的病原检测新技术尤为重要。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CRISPR/Cas)作为一种适应性免疫系统,因其简单、高效的基因编辑能力,已被广泛用于动物疫病、植物育种、人类医学等领域。近年来,CRISPR/Cas系统得到不断发展,已被开发为一种分子诊断工具,在动物疫病诊断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本文简要介绍了CRISPR/Cas系统的基本结构、分类和作用机制,重点阐述了其在动物病毒病、细菌病及寄生虫病等诊断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5.
【目的】研究4种改良方式对盐碱地稻田总有机碳及腐殖质组成的影响,为盐碱地稻田培肥提供合理可行的方法。【方法】以吉林省大安市盐碱地稻田为供试对象,设置菌糠结合Al_2(SO_4)_3(Fd-As)、菌糠(Fd)、Al_2(SO_4)_3改良剂(As)、单施化肥(Cf)及池梗地无肥对照(Nf)5个处理,分析不同改良方式下盐碱地总有机碳及腐殖质组成的差异。【结果】在水稻栽植前,与Nf处理相比,Fd-As、Fd、As及Cf处理盐碱地稻田总有机碳(TOC)含量均显著增加;然而在水稻收获后,与Nf处理相比,只有As及Cf处理的TOC含量显著增加。与水稻栽植前相比,水稻收获后Fd-As和Fd处理能明显促进TOC的矿化。历经水稻生长,4种改良方式均有助于水溶性物质(WSS)的消耗以及水浮物质(WFS)的积累。与水稻栽植前相比,水稻收获后Fd-As和Fd处理均能明显降低胡敏酸(HA)碱溶液的光密度(E4/E6)和色调系数(Δlg K),进而提升HA分子的缩合程度,使其品质提升;而As和Cf处理能使HA分子在结构上产生更多的脂族碳结构,使其品质降低。与水稻栽植前相比,水稻收获后Fd-As处理对于盐碱地稻田富里酸有机碳(C_(FA))向胡敏酸有机碳(C_(HA))的转化有促进作用,使C_(HA)/C_(FA)增加;而Fd和As处理却有利于C_(HA)的矿化并使其向C_(FA)转化,使C_(HA)/C_(FA)降低;Cf处理对C_(HA)/C_(FA)无明显影响。在水稻栽植前,与Nf处理相比,Fd-As和Fd处理盐碱地稻田胡敏素有机碳(C_(Hu))含量显著增加,而Cf处理却可使C_(Hu)含量显著降低,As处理的C_(Hu)含量无显著变化。在水稻收获后,Fd-As、Fd和As处理皆可促进C_(Hu)组分的分解,C_(Hu)含量均降低;然而Cf处理对于C_(Hu)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在施用化肥基础上,菌糠及其与Al_2(SO_4)_3配施能够促进盐碱地稻田TOC的微生物矿化,同时使WFS含量明显增加,WSS在此过程有所消耗,C_(Hu)趋于降解,均有利于盐碱地腐殖化程度的提升,是改良盐碱地的较佳方式。  相似文献   
916.
王帅  颜廷武 《世界农业》2023,(10):110-124
秸秆离田利用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为此,本文基于湖北、河南两省6县1 056份农户调查数据,探讨价值认知、信息素养对农户秸秆离田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秸秆离田利用虽有一定发展,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价值认知、经济价值认知、生态价值认知、社会价值认知以及信息素养、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运用均能显著促进农户秸秆离田利用;进一步地,价值认知各维度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生态价值认知、社会价值认知的作用发挥依赖于经济价值认知;此外,信息获取、信息运用与信息素养均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作用。据此,应将深化秸秆资源价值宣传、科技赋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设计作为后续政策的重要内容,同时激发信息技术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赋能。  相似文献   
917.
大田环境下小麦种植行的识别与定位对农机田间喷药和除草等任务的导航作业具有重要意义。以分蘖期和拔节期的冬小麦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为研究数据,结合深度语义分割和霍夫变换直线检测,提出了一种多生育期小麦种植行检测方法。采用SegNet深度语义分割提取小麦种植区域,克服传统检测方法对光照敏感的同时提高检测精度。基于霍夫变换的小麦种植行预检测结果,提出采用二分k均值聚类进一步提炼检测结果,以识别出小麦种植行区域的中心线。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分蘖期和拔节期的冬小麦图像,种植行直线平均位置偏差的绝对值分别为0.55、0.11 cm;平均角度偏差的绝对值分别为0.001 1、0.000 37 rad,检测精度与直线漏检率等指标都显著优于传统方法。研究结果为智能农机导航作业中的作物种植行检测提供了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918.
《农产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是新疆农业大学机械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针对该课程章节涉及内容广泛造成学生学习难度大,教学过程中存在偏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本文基于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实践与探索。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全过程中的积极性,有利于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新疆地区农产品加工机械与装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19.
为研究棉花重金属结构域基因GhPKE1在棉花中的作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hPKE1 DNA序列的结构特性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疏水性和蛋白二级结构等进行分析,并根据GhPKE1的结构特点构建了GhPKE1的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GS)载体侵染棉花。结果表明,GhPKE1基因序列全长1 048 bp,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27.54 kD,等电点9.3,不稳定系数35.56。分别用硫酸钠(Na2SO4)和氯化镉(CdCl2)胁迫处理沉默GhPKE1的三叶期棉苗,处理后植株表现出明显的表型差异。qRT-PCR表达模式分析表明,用pYL156:GhPKE1侵染过的棉花中GhPKE1转录水平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沉默GhPKE1棉花幼苗的抗Na2SO4和抗CdCl2性显著减弱。综上所述,GhPKE1基因在棉花响应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棉花的抗逆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20.
为缓解药害,通过选择培养基富集培养,从黑龙江省安达市农田中分离出一株以阿特拉津为唯一氮源生长的降解菌TW-1,经鉴定该菌株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菌株TW-1对培养基中100 mg/L的阿特拉津降解率在48 h内可达到99.5%。盆栽实验结果表明,菌株TW-1可使大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并且可增加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物酶含量,有效缓解大豆植株的阿特拉津药害,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