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研究谷氨酰胺及其前体物对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肌肉成分、氨基酸组成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分别用谷氨酰胺(Gln)、谷氨酸(Glu)、α-酮戊二酸(AKG)、L-鸟氨酸-α-酮戊二酸(OKG)、L-精氨酸-α-酮戊二酸(AAKG)、α-酮戊二酸钠(2Na-AKG)替代基础饲料中1.5%的葡萄糖,配制成6种等能等氮饲料,并设空白对照,共7个组,进行了8周的松浦镜鲤(初始体质量为40.27 g±3.96 g)养殖试验。结果表明:OKG组鱼体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组(P0.05);2Na-AKG组鱼体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组(P0.05);不同处理组鱼体粗脂肪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OKG组和AAKG组鱼体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KG组和AAKG组鱼体肌肉苏氨酸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KG组(P0.05),而Glu组缬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除2Na-AKG组外)(P0.05);Glu组、AKG组和2Na-AKG组肌肉必需氨基酸(EAA)总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处理组中鱼体肌肉非必需氨基酸(NEAA)、呈味氨基酸(DAA)和总氨基酸(T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AKG组和2Na-AKG组鱼体前肠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Glu组鱼体肝脏的AKP活性显著提高(P0.05),而血清中的AKP活性在各处理组间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1.5%的OKG能显著提高松浦镜鲤鱼体肌肉粗蛋白质及苏氨酸含量,同时能显著降低鱼体肌肉水分含量;饲料中添加1.5%的AAKG和2Na-AKG能够显著提高鱼体肠道AKP活性。  相似文献   
72.
本文研究了谷氨酸钠、牛磺酸、DMPT和复合型诱食剂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生产性能、体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其中处理1为对照组,其余处理分别添加1%谷氨酸钠、1%牛磺酸、0.04%DMPT和复合型诱食剂(0.02%DMPT+0.1%谷氨酸钠+0.1%甜菜碱),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一重复6尾鱼,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04%DMPT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升高(P<0.05);添加1%谷氨酸钠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血清总蛋白、碱性磷酸酶显著降低(P<0.05),球蛋白极显著降低(P<0.01);添加1%牛磺酸组和添加复合型诱食剂组对生产性能未产生影响,添加1%牛磺酸组血清球蛋白显著降低(P<0.05),添加复合型诱食剂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实验表明:0.04%DMPT对施氏鲟具有较好的诱食作用;1%谷氨酸钠对施氏鲟的生长和免疫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3.
在水温18.2~21.3℃下,将初体质量(64.43±1.06)g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饲养在室内500L流水水族箱中,对照组(S0)持续投喂35d,试验组S5、S10、S15分别饥饿5d、10d、15d后均恢复投喂20d。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研究饥饿和恢复投喂不同时间对肝和中肠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鲟饥饿5d后恢复投喂20d时,体质量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饥饿10d或15d恢复投喂20d时,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饥饿5d、10d、15d后,肠道和肝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降低。饥饿5d时,肠道和肝淀粉酶活性最大,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活性降低。恢复投喂结束时,S15组肝蛋白酶、脂肪酶和肠道脂肪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本试验条件下,西伯利亚鲟幼鱼消化系统消化酶活性具有部分补偿效应,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补偿效应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4.
【目的】蛋白质是水生动物重要的营养来源,为鱼体提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氨基酸。当饲料达到氨基酸平衡时,鱼体对饲料中的氨基酸充分利用,能够提高鱼体的氨基酸沉积和节约蛋白质资源。试验旨在探究饲料蛋白水平(30.24%~48.12%)对大鳞鲃(Barbus capito)幼鱼(初重(11.07±2.42)g)氨基酸组成、沉积率及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试验设定7个处理组,每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各组分别投喂蛋白水平为30.24%(G1),33.22%(G2),36.23%(G3),39.33%(G4),42.15%(G5),45.33%(G6),48.12%(G7)的饲料,养殖周期为56 d。【结果】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鱼体的增重量、干物质含量和饲料效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42.15%时达到最大值。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的含量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5.33%时含量最高。各处理组之间鱼体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总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G2组达到最高值。G2组全鱼的10种必需氨基酸沉积率和氨基酸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