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56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52篇
  43篇
综合类   202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生物柴油的主要组分含有不饱和双键,分子碳链较长,含氧量在10%左右,这些特殊的燃料组分和分子结构对NOx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为了探讨燃料组分和结构对NOx排放的影响规律,运用Chemkin软件中的闭式均相反应器模型,模拟了元素组成相同或相近、分子结构类似的若干组物质NOx的生成,考察了饱和程度、碳链长度、含氧量对NO,NO2生成和燃烧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键数量越多,燃烧温度升高,NOx的生成速率越快,NOx的生成量越大;较长的碳链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NOx的生成;较高的含氧量能促进燃烧温度的升高,导致NOx生成量增大。  相似文献   
102.
野败型不育系水稻畸形籽粒形成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野败型不育系水稻的开闭颖时间长,不闭颖率高,由不闭颖颖花发育而成的颖果由于受到阳光的直接照射,果皮的生长和胚乳细胞的分裂都受到抑制,籽粒含水量过早降低,引起早衰。这不仅使粒重降低,空瘪率增加,而且使这些颖果都长成畸形的尖头米。如给不闭颖颖花套上锡箔纸袋遮光保湿,能使颖果发育良好,米粒长出颖壳,粒重增加一倍。  相似文献   
103.
以小麦、水稻和玉米不同发育天数的颖果和成熟籽粒为试材,对这3类谷物近糊粉层、中央胚乳细胞内淀粉体的发育过程及成熟籽粒淀粉粒的形态结构进行系统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①随着颖果的生长,这3类谷物中央胚乳细胞淀粉体形态发生不同转变,小麦由长条形转变为不规则形,水稻由梭形向椭球形转变,玉米由圆球形转变为不规则形。②在颖果发育后期,小麦、水稻和玉米近糊粉层胚乳细胞中淀粉体体积明显小于中央胚乳。③在成熟籽粒里,小麦淀粉体分圆饼状大淀粉体和圆球状或不规则状小淀粉体,水稻淀粉体以椭球状为主,内部淀粉粒呈棱角状,少量淀粉体呈圆球状,玉米淀粉粒呈不规则状和圆球状。④小麦淀粉粒度分布范围最广,玉米次之,水稻最低;平均直径由大到小依次为玉米、小麦、水稻。⑤小麦、水稻、玉米胚乳中均存在单粒和复粒淀粉体,其中小麦和玉米以单粒淀粉体为主,水稻以复粒淀粉体为主。证明在胚乳不同部位,这3类谷物淀粉体的发育和形态上存在较多异同点。  相似文献   
104.
小林黄姜1号是由浙江临平特色小黄姜品种小林红爪姜经系统选育获得的生姜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约90 cm,分枝能力强,单株分蘖数10~15个;姜块肥厚呈块状,长约28 cm,宽约15 cm,姜球数多,排列紧密,皮、肉皆为黄色,肉质细嫩,辛香味浓,姜辣素含量16.45 g · kg-1,挥发油含量0.70%,粗纤维含量1.2%;播种至采收209 d(天)左右,单株根茎质量约1.2 kg,以孙姜及玄曾姜为主,每667 m~2产量2200 kg左右;高抗姜瘟病,中抗姜白星病,适合浙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5.
为了在我国铁岭地区选育出坚果品质优良的平榛单株,通过实地调查与室内测量的方法,初选出栽培平榛优良单株87株和野生平榛优良单株58株。对初选优良平榛单株坚果品质进行复选,结果表明,平榛坚果形态指标变异程度较大,具有很大的改良潜力。栽培平榛的坚果品质高于野生平榛,栽培平榛果仁质量平均值比野生平榛果仁质量平均值高26.67%,出仁率平均值比野生平榛出仁率平均值高2.51%,说明栽培管理措施可以提高野生平榛的品质。平榛坚果形态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坚果大小与果皮厚显著影响坚果的质量,可通过改良果实的大小,降低果皮厚来提高出仁率。通过聚类分析可将栽培平榛分为7类,野生平榛分为5类,从栽培平榛的第五类和野生平榛的第四类中可以选育出果皮薄、出仁率高的优良单株;从栽培平榛第六类和野生平榛第五类可以选育出大果、果实和果仁质量较大的优良单株。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出坚果品质综合性状优良的栽培平榛单株6株,野生平榛单株4株。  相似文献   
106.
烟叶是进行香烟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其贮存要求非常严格,很容易发生变质,使烟叶收购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天气因素以及对于收购企业的供需之间的矛盾,都严重影响着烟叶仓储管理工作的进行。基于此,从烟叶收购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如何做好烟叶收购仓储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探讨酵母β-1,3/1,6-葡聚糖对自然条件下饲养的断奶仔猪细胞和体液免疫机能的影响,选择品种一致,体重接近,公母各半,日龄为(28±3)d的长×大二元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分别连续添加0,50,100和200mg·kg^-1的β-1,3/1,6-葡聚糖,进行试验,试验期为28d。采用MTT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FCM)检测外周血主要淋巴细胞亚群,IDEXX-ELISAantibodyTestKit检测猪瘟抗体。结果发现,添加β-1,3/1,6-葡聚糖14d后,试验组外周血T,B淋巴细胞转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28d无明显差异(P〉0.05)。21d试验组猪瘟疫苗免疫的抗体水平显著提高(P〈0.05);低剂量(50mg·kg^-1)的β-1,3/1,6-葡聚糖对Th细胞、Tc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及CD4^+/CD8^+均有提高,但高剂量(100和200mg·kg^-1)的β-1,3/1,6-葡聚糖可以导致CD8^+T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5),CD4^+/CD8^+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酵母β-1,3/1,6-葡聚糖可影响猪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对猪瘟疫苗免疫抗体水平有提高,其免疫调节作用受添加剂量和时间的影响。低剂量酵母β-1,3/1,6-葡聚糖能适度提高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机能,增强机体的抗病力,高剂量可能会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08.
乙烯利诱导水稻根内通气组织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扬稻6号(Oryza sativa L.)幼苗为材料,研究乙烯利对根内组成型通气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营养液中乙烯利浓度的增高,中皮层部位细胞解体形成通气空腔数增多,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呈下降趋势;以正常生长的水稻根系为对照,100 mg/L乙烯利处理后根尖10 mm和距根尖10 mm以上部位的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XET)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相应部位,XET基因的积累与通气组织形成具有一致性;对处理与对照根尖10 mm部位超微结构比较发现,乙烯利处理后根系皮层细胞发生死亡解体的时间早,在距离根尖4 mm处多数细胞内核已解体消亡,细胞壁周围可见较多的高尔基体、线粒体和膜包裹的空泡等。  相似文献   
109.
四个不同粒重水稻品种颖果发育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粒重差异较大的4个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树脂切片、酶解胚乳细胞和显微观察等方法,比较研究了品种间在颖果生长、胚乳细胞增殖、果皮和胚乳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了影响颖果生长的因素。 大粒品种颖果发育时间较小粒品种长,其胚乳细胞数、胚乳干质量及单个胚乳细胞平均干质量均高于小粒品种。在粒重相近的情况下,籼稻颖果发育和淀粉积累快于粳稻。与小粒品种相比,大粒品种子房壁细胞中淀粉粒多,子房壁细胞生长的持续时间长,果皮及背部维管束衰亡迟。 小粒品种胚乳外层细胞在花后7 d已转化成糊粉层细胞,大粒品种胚乳外层细胞要在花后10 d才转化成糊粉层细胞。 大粒品种的库容大和生理活性期长是其颖果能显著增大的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10.
PEG胁迫下水稻根外皮层厚壁细胞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PEG模拟干旱胁迫,采用Spurr树脂半薄切片结合显微观察的方法,比较水稻和旱稻根外皮层边缘厚壁细胞的形态差异,研究根外皮层边缘厚壁细胞加厚的规律.结果表明: 随PEG浓度的升高,水稻(扬稻6号)根外皮层边缘厚壁细胞的胞壁宽度明显增加;旱稻(中旱3号)对低浓度PEG胁迫不太敏感,当PEG浓度达50 g·L-1以上时,根外层厚壁细胞表现出明显加厚的趋势,且随PEG胁迫时间延长,厚壁细胞栓质化程度变高.推测水稻根系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外皮层边缘厚壁细胞在根外层导水率方面发挥显著的质外体屏障作用,可有效地防止水分丧失,保护根组织免受干旱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