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2篇
  6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01.
小麦的抗倒性与其茎秆截面显微结构密切相关,茎秆微观结构的观测和分析对小麦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一种显微图像测量系统,用于精确测量小麦茎秆截面的主要参数。使用计算机、图像采集室、光学显微成像系统等搭建了硬件平台,并开发了算法软件。系统针对茎秆截面的颜色和结构特点,对显微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髓腔、厚壁的轮廓,再进行椭圆拟合以计算截面整体、髓腔和厚壁的几何参数。根据维管束结构的一致性,提出了一种具有尺度、平移和旋转不变性的模板匹配方法,用于在目标图像中识别维管束并统计数量。实验表明该自动化测量系统具有高通量和高精确度的优点,在作物重要资源的挖掘和群体遗传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2.
随着国家“减肥减药”两减政策的实施,生物杀虫剂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绿僵菌以其对环境友好、杀虫方式独特、害虫不易产生抗性、使用范围广、容易大量生产等特点,成为害虫绿色防控中最安全有效的生物杀虫剂之一,并且绿僵菌可作为植物内生菌在抗虫、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植物内生绿僵菌的基本特性,对植物的促生和抗虫功能及机理展开论述,并对其与昆虫-植物之间的关系、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潜力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绿僵菌开发成“一菌多用”的生物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大黄鱼仔、稚、幼鱼发育阶段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大黄鱼早期主要发育阶段(前仔鱼期、后仔鱼期、稚鱼、幼鱼)体内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规律,并重点比较了发病稚鱼与正常稚鱼的脂肪酸组成。用GC/MS法共检测到24种脂肪酸,且种类随发育而递增,其中饱和脂肪酸(SFA)12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6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6种。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鱼鱼苗内源性营养阶段以饱和脂肪酸C14:0、C16:0及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C18:1作为能量代谢的主要来源;必需脂肪酸C20:4(n-6)(AA)在鱼苗开口前就已存在,而DHA和EPA摄食后才被检测到,其含量受饵料种类的影响,DHA含量变化范围为7.26%~25.36%,EPA为3.41%~8.40%。与同期正常鱼苗相比,病鱼苗的主要脂肪酸DHA、EPA含量显著降低,DHA不足前者的1/3,而AA、C18:1、C18:2、C18:3含量和EPA/DHA的比值显著增加,分别是前者的1.5—3倍。导致稚鱼阶段“胀鳔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可能是DHA和EPA的缺乏以及AA偏高。研究结果为预防“胀鳔”鱼苗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为了筛选适用于驴精液常温保存的稀释液配方,试验向驴精液中添加不同剂量柠檬酸、葡萄糖或卵黄的稀释液,进行常温保存,观察各组的精子活率以分析保存效果。结果表明:柠檬酸、葡萄糖、卵黄添加量分别为17.0 g/L、15.0 g/L和15%时对驴精液常温保存的效果较好。柠檬酸添加量为17.0 g/L时保存6 h的精子活率可达0.332±0.079;葡萄糖添加量为15.0 g/L时保存6 h的精子活率可达0.353±0.032;卵黄的添加量为15%时常温保存驴精液精子活率大于0.300的时间可达60 h。  相似文献   
105.
陕西省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种比较试验、栽培试验、高产示范试验及全国联合鉴定试验以及品质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新品种陕253属半冬性,生长健壮,株型紧凑,株高适中;成熟早,落黄好;对条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等主要小麦病害有中等以上抗性,适应性广;面筋含量高、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长等优良的品质特征。在试验条件下,籽粒产量水平与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陕229持平或略高,高于小偃6号、陕麦150、小偃54、高优503、陕优225等优质品种,在中上生产条件下易于达到6750 kg/hm2以上,具有7500 kg/hm2以上高产潜力,有广阔的推广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6.
论述了陕354小麦新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结合多年多点栽培试验,总结提出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  相似文献   
107.
本文选取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影响区域范围内的大渡河上游干旱河谷区为研究区,基于研究区2002年的Landsat ETM 遥感影像资料,综合运用遥感和GIS技术手段,利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分别从缀块类型水平指数和景观水平指数两个方面对研究区的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野外的实地考察,得出以下结论:①研究区的总体景观格局呈现“基底—廊道—缀块”的结构特征,其中高山草甸为景观的基底,河流为廊道,其他的景观类型以缀块的形式分布;②该区的景观类型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但由于缀块数量多,破碎化程度高。而且景观类型的形状不规则,复杂程度高;③不同景观类型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相似文献   
108.
申海麦2号是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定名的大麦新品种,适宜在江苏省大麦产区种植,具有矮秆抗倒、高产、大粒、高抗大麦黄花叶病等优点。申海麦2号已经申请农作物品种权保护,现已公告,公告号:CNA006932E。本文介绍了申海麦2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黑翅土白蚁是一种重要的培菌白蚁,采食工蚁有取食菌圃物质的习性。研究菌圃物质、菌圃物质提取液、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对黑翅土白蚁采食工蚁的诱食活性,为研究开发食性引诱剂提供依据。【方法】从采食工蚁数量、泥被出现时间、泥被面积、泥被覆盖率及饵料被食率5个指标比较不同饵料对采食工蚁的诱食活性。【结果】黑翅土白蚁的副巢菌圃、主巢中层菌圃、主巢下层菌圃的诱食活性优于主巢上层菌圃、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和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P0.01);副巢菌圃在工蚁数量、饵料被食率方面优于主巢下层菌圃(P0.01);主巢上层菌圃在采食工蚁数量、泥被出现时间方面优于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P0.01),在饵料被食率方面与密黏褶菌松木粉差异不显著(P0.05);与前5种饵料相比,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在各方面都最差且差异极显著(P0.01)。在菌圃正己烷提取液、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构成的食物选择试验中,副巢菌圃提取液饵料与主巢下层菌圃提取液饵料诱食活性均优于杂交鹅掌楸外表皮、主巢上层菌圃提取液饵料、主巢中层菌圃提取液饵料及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P0.01);主巢中层菌圃提取液饵料与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诱食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优于主巢上层菌圃提取液饵料及杂交鹅掌楸外表皮(P0.01);主巢上层菌圃提取液饵料优于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P0.01);副巢菌圃提取液饵料在采食工蚁数量、饵料被食率方面优于主巢下层菌圃提取液饵料(P0.05)。【结论】菌圃物质和菌圃提取液(上层主巢菌圃提取液除外)的诱食活性优于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菌圃物质的诱食活性优于其提取液;副巢菌圃及其提取液的诱食活性最高;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的诱食活性优于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的诱食活性;菌圃及其提取液诱食活性的强度与菌圃的分布和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