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短季棉新品种豫早275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于1990年用早熟丰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系豫早1109为母本,以高产优质新品系鲁399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1996~1998年该品种参加了全国夏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平均分别比对照中棉16增产8.8%、9.9%、12.4%,霜前皮棉增产达显著水平.棉纤维品质达到国家优质棉标准,早熟、丰产兼抗棉花枯黄萎病,综合性状优良.1999年通过国家品审会审定.  相似文献   
62.
柽柳条叶甲(Diorhabda eongata deserticola Chen)是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天然柽柳林的主要害虫,多以点、片、条状分布,以成、幼虫取食柽柳的鳞状叶片,枝梢被害后很快弯曲枯黄,若一年内受害3次以上,就会造成96%以上的枝条干枯甚至死亡.2003~2004年由于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柽柳条叶甲呈严重发生趋势,发生面积57 667 hm2,其中成灾面积6 667 hm2,重灾区50 cm标准枝虫口平均达198头.此次虫灾是历史之罕见,使得河西走廊极具生态价值的天然柽柳林面临灭顶之灾.为了探索科学有效的防治途径和方法,及时控制虫害蔓延,我们于2004年6~7月间,开展了柽柳条叶甲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3.
保水剂、固体水在干旱荒漠区造林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 9种保水剂、3种固体水的不同造林效果及不同浓度的对比试验 ,初步总结出了各种保水剂、干水的节水率及其造林成活率、生长率的影响程度 ,筛选出了适合酒泉市土壤、气候条件下使用的保水剂类型、干水类型 ,并对生产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4.
65.
墙体加厚型日光温室建造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陕西关中西部的宝鸡市陈仓区,近年在建造日光温室时吸收山东等地的经验,并结合当地实际,摸索出了墙体加厚型日光温室建造技术.所谓墙壁体加厚,即利用挖掘机和链轨式推土机建造墙体,将日光温室后墙加厚至底宽5~6 m、上宽2~2.5 m,东西山墙加厚至底宽3 m、上宽1.8 m.该技术施工速度快,所建温室保温性能好,已被群众广泛应用.现将建造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6.
盐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8,自引:9,他引:49  
谢德意  王惠萍  王付欣  冯复全 《种子》2000,(3):10-11,13
研究了NaCl对豫棉15号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Cl(0.4%以下)能促进种子萌发,而高浓度(〉0.7%)时则显著抑制;无论盐浓度高低,都对棉花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当NaCl浓度超过0.5%时,幼茵的主根长、子叶面积、幼苗干重等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67.
短季棉新品种豫早275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1990年用早熟丰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系豫早1109为母本,以高产优质新品系鲁399为父本进行杂交,同年冬天F1海南岛南繁加代,1991~1993年在重病地对后代进行筛选鉴定,1994~1995年进行品系比较试验和多点试验.1996~1998年该品种参加了全国夏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霜前皮棉增产达显著水平.棉纤维品质达到国家优质棉标准,早熟、丰产兼抗棉花枯黄萎病,综合性状优良.199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8.
在作物产量形成过程中,各种性状因素对产量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育种家总是力求找出其中的主导因素,了解它们对产量的作用大小,以便更明确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69.
<正> 河南省境内的黄淮平原地区是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扩大,耕地减少和人口增加,对粮食产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粮棉争地矛盾更加突出。为此,我们在20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全省棉花生产区的光、热、水、气、土等资源条件,同时针对目前夏棉生产中存在的成熟偏晚、腾茬迟造成小麦晚播减产等问题,进一步深入开展了麦(油)棉连作早熟双高产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期望在小麦增收的前提下稳定棉田面积,力争增加棉花总产量,提高土地综合经济效益,实现麦(油)棉连作亩产小麦250—400公斤、皮棉65—80公斤。  相似文献   
70.
<正> 夏棉豫早1109新品系,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以中抗5、中10、中657三个品种连续杂交、定向培育而成。该品系主要是把高产、早熟、抗病、优质四个性状统一协调起来,既具有较好的抗(枯、黄萎)病性能,又有较高的产量。突出的早熟性和优良的纤维品质。一、产量高:1989年国家攻关联试,平均亩产皮棉60.4公斤,比中10增产38.2%,居于第一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1990年河南省夏棉品种区试,平均亩产皮棉72.3公斤,比中14增产15.1%,居于试验第一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1990年河南省夏棉新品种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亩产皮棉68.3公斤,比中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