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8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9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比较研究了热提取、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3种不同工艺对栀子黄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热浸提正交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70%的乙醇(体积分数,下同)提取1.5 h,提取温度30 ℃,料液比1:25(g:mL,下同),产品的色价为66.45.超声波提取正交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80%的乙醇提取20 min,料液比1:20,产品的色价为87.77.微波提取单因素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功率800 W,用50%乙醇提取30 min,提取温度50 ℃,料液比1:5,色价为64.14.结果表明:热浸提、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3种方法提取栀子黄色素的色价明显不同,超声波提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聚戊烯基磷酸酯的合成机理与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银杏叶中分离制备聚戊烯醇混合物(C75~C110),纯度为87.2%,选择POC l3为磷酰化剂和三乙胺为碱性水解剂,经过磷酰化和水解二步反应,聚戊烯基氯磷酸酯在三乙胺碱性溶液中转化成聚戊烯基磷酸酯,产品得率在65%以上。聚戊烯醇与POC l3的摩尔比为1∶5~10,反应温度低于10℃;室温水解20 h,反应产物经柱层析纯化和HPLC制备聚戊烯基磷酸酯,由IR、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鉴定其化学结构为聚戊烯基单磷酸酯。  相似文献   
13.
光周期对不同秋眠型苜蓿光敏色素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对3种秋眠型苜蓿光敏色素和植物体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揭示苜蓿秋眠性的调控机理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FQ-PCRSYBR-GreenI方法,在人工气候室,以美国苜蓿秋眠级标准对照品种Norseman(FD,秋眠型苜蓿,秋眠1级)、Dupuils(FD,半秋眠型苜蓿,秋眠5级)和CUF101(FD,非秋眠型苜蓿,秋眠9级)为材料,设计4个不同的日照长度梯度(7,10,13和16h/d),对其植株处理35d,测定叶片中光敏色素(PHYAPHYB)mRNA 表达量,采用(ELISA)试剂盒法测定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赤霉酸(GA)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PHYA PHYB 在短日照条件下合成量大,其中以Norseman表现最为明显。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叶片中的GA/ABA、ZR/ABA和IAA/ABA均随着光照时间延长而增大;短日照条件下3种秋眠型苜蓿ABA的合成量均为最大,GA的含量最低,生长严重受到抑制。可能PHYA PHYB 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内源激素GA3、ZR、IAA、ABA合成量,进而调控了苜蓿的秋眠。  相似文献   
14.
以毛坝生漆为原料,经过丙酮浸提得到漆酚,漆酚通过缩醛反应、硅胶柱分离、常压加氢等方式制备和分离了不同饱和程度的漆酚缩醛;分别应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对漆酚缩醛产物进行表征,采用HPLC实时分析了三不饱和漆酚缩醛的加氢历程。结果表明:经过正相硅胶分离得到93.8%的高纯度三不饱和漆酚缩醛,通过HPLC色谱分析,三不饱和漆酚缩醛衍生物加氢的历程为:三不饱和在前90 min主要先转换为二不饱和和单不饱和,经过8 h加氢反应二不饱和和单不饱和漆酚还原为纯度95.65%的饱和漆酚缩醛。红外光谱数据表明漆酚缩醛酚羟基的特征吸收3650~3100 cm-1消失,同时观察到醚的红外特征吸收1049 cm-1;1H NMR中δ5.92为亚甲基醚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8头4~5岁的役用秦川母牛按配对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牛的精料配方基本相同,但试验组牛饲粮用7.75%的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粉(以下简称鲁梅克斯K-1)代替对照组中同等重量的小麦麸;对照组牛的粗料全部用干玉米秸,试验组半用60%干玉米秸和40%的玉米秸+鲁梅克斯叶混合青贮料。正试期20d。结果表明:试验组牛的平均日增重为 0.787kg,对照组0.690kg,试验组较对照组牛日增重提高了 14.06%;每增重 1kg活重试验组牛消耗精、粗料分别为2.54kg、5.25kg,对照组半分别为2.90kg、5.50kg,试验组较对照组个节约精料0.36kg、粗料0.25kg;试验组每头牛毛盈利为73.34元,对照组59.40元,前者比后者提高经济效益23.47%。说明在役用母牛饲粮中,用鲁梅克斯粉代替精料中的小麦麸并用玉米秸+鲁梅克斯混合青贮料能获得良好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光敏色素研究进展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自20世纪20年代光敏色素被发现以来的研究概况及进展.主要包括(1)光敏色素作为主要光受体在调节从种子萌发到器官衰老的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2)光敏色素的5种不同基因型及基因同源性和主要的反应方式,尤其是光敏色素的主要分子基因PhyA和PhyB在反应方式上的区别;(3)从生物化学和分子水平阐述了光敏色素的生理功能,其中包括光敏色素对细胞生长的调节,光敏色素是如何通过调节光周期反应进而调节了生长和开花的,光敏色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光敏色素与植物激素协同作用于植物生长和育性等;(4)虽然迄今为止人们极少研究光敏色素和植物激素在苜蓿秋眠中的作用,但对此方面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进了国外8个苜蓿品种,在2003年至2005年对其产量、株高、营养价值、越冬率、越夏性、抗倒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8个苜蓿品种在郑州地区均表现了良好的适应性,其中WL232和猎人河是推广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不同苜蓿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和每公顷播种量7.5kg的情况下,分析从美国引进的4个不同苜蓿品种和我国的中苜1号在产草量,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以及经济效益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引进的4个苜蓿品种产草量和经济效益均高于国内品种55%-80%,其中以MHA2品种的产草量,经济效益最好,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选用36头35日龄断奶,体重约10kg的杜×长×大仔猪,按照随机完全区组设计,评定乳糖80(R)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仔猪日粮添加乳糖80(R)可达到与添加高蛋白乳清粉相似的生产水平(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与添加乳清粉相比,日粮添加乳糖80(R)可降低日粮成本,而不影响断奶仔猪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
紫花苜蓿草粉对鲤鱼生长性能及鱼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750尾规格整齐、体格健壮的黄河鲤鱼,随机分为5组。各组饲粮的苜蓿草粉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50(试验Ⅰ组),100(试验Ⅱ组),150(试验Ⅲ组)和200 g/kg(试验Ⅳ组),研究鲤鱼全价配合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苜蓿草粉对鲤鱼生长性能、鱼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的平均日增重、相对生长率、增重率、饵料系数均优于对照组,尽管差异不显著(P>0.05),但也说明添加50 g/kg苜蓿草粉对鲤鱼生产性能有积极作用;试验Ⅱ组的各项指标稍低于对照组(P<0.05),但显著低于50 g/kg草粉组(P<0.05);试验Ⅲ组、Ⅳ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除试验Ⅳ组外,其余试验组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第Ⅰ组外,其余3组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添加苜蓿草粉有助于提高鱼肉品质。(3)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添加50 g/kg苜蓿草粉(试验Ⅰ组)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