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8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9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苜蓿青饲对波尔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苜蓿青饲对波尔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选取4只体重为(39.80±1.45)kg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波尔公山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4个处理饲粮精料组成相同,粗料组合分别为:100%切碎花生秧(对照组)、85%切碎花生秧+15%苜蓿鲜草(试验Ⅰ组)、70%切碎花生秧+30%苜蓿鲜草(试验Ⅱ组)...  相似文献   
22.
高静压处理改善白果蛋白致敏性和功能特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高静压处理对白果蛋白结构、抗原性及功能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100,200,300,400,500,600和700 MPa的压力对白果蛋白进行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测定蛋白的致敏性,分别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圆二色谱,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检测白果蛋白分子量和构象的改变,功能特性的检测包括热稳定性和乳化特性。结果表明,高静压处理在300~700 MPa范围内可显著降低白果蛋白的致敏性(P0.05),同时高压处理后,白果蛋白能被分解为分子量为4~30 k Da范围内的小分子蛋白,此外,其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被大量破坏形成无规则卷曲结构,其紫外吸收强度,表面疏水性和游离巯基含量明显提高(P0.05),高压对白果蛋白的致敏性影响与其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另外高压处理(300~700 MPa)可明显改善白果蛋白的热稳定性和乳化性能(P0.05)。因此,高静压技术可以作为一种降低白果蛋白致敏性和改善其功能特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3.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MSPD)技术进行漆树木中多酚化合物的提取,根据单因素试验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ZSM-22为吸附基质,吸附基质与样品的质量比为2:1,洗脱溶剂为体积分数70%甲醇,洗脱溶剂用量8 mL,研磨时间2 min.在此条件下,漆树木多酚提取得率为(466±2.05)mg/g(以没食子酸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以没食子酰基为功能性基团、纤维素为分子骨架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将没食子酸先用醋酐进行乙酰化保护酚羟基,后与酰氯化剂SOCl2或PCl2反应,制得三乙酰基没食子酰氯,得率分别为80%和90%;再以吡啶为催化剂与纤维素进行酯化反应制得三乙酰基没食子酰纤维素;然后脱去乙酰基制得功能高分子化合物没食子酰纤维素,酯化率为43.6%。功能特性试验表明,该产物具有吸附结合明胶和络合Fe^3 能力,在稀酸、醇和热水中稳定并可再生。1g干产物可结合明胶65.5mg,解吸率约98%;可络合Fe^3 76.5mg,解吸率约98%。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可用于酿造过程的能结合蛋白质和络合金属离子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5.
试验比较了低蛋白饲粮条件下不同添加物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蛋白饲粮条件下,添加复合药物制剂的饲喂效果明显优于同蛋白水平条件下添加麦饭石或氨基酸的饲喂效果,且超过了高蛋白对照组的效果。饲料中添加麦饭石或氨基酸虽然达不到高蛋白对照组的饲喂效果,但因其饲料成本低,提高了养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6.
本文着重探讨了油茶优树选择的三种方法,提出了油茶优树数学模型和优树数学指标,比较分析了三种方法的优劣和效益。  相似文献   
27.
益生素在我国又译作促生素、生菌剂、益菌素、益生菌。1988年我国学者提出“微生态制剂”的概念。1991年我国学者又提出了一个较通俗的概念——“饲用微生物添加剂”。总之,益生素是指一类有助于稳定宿主固定菌群、对宿主能产生有益影响的活菌制剂。它是一种能够激发自身菌种繁殖生长,同时又抑制别种细菌生长的微生物添加剂。益生素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污染,不产生抗药性,能有效地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能力,抑制病原微生物,促进动物生长。在欧美、日本、印度尼西亚以及泰国等国家的水产养殖业中,益生素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  相似文献   
28.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PhyB和ABA对不同苜蓿品种的秋眠性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短日照和低温是导致苜蓿秋眠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检测了3个不同秋眠型苜蓿在8,12和16 h光照光周期条件下叶片和顶芽中PhyB和ABA的含量,并探讨其对秋眠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和非秋眠苜蓿相比,秋眠苜蓿叶片中PhyB含量高,PhyB作为绿色植物主要光受体可能通过光周期调控或参与了苜蓿的秋眠;并且3个品种均是在8 h光照下PhyB合成量高,暗示长暗期利于其合成。2)和12,16 h光照相比,8 h处理顶芽和第一展开叶中ABA含量最高,显然短日照利于ABA的合成;8 h光照处理时,秋眠型苜蓿品种Vernal ABA含量分别比半秋眠型CW5 0 2和非秋眠型CUF1 0 1高2.1 2和2.0 3倍,1 2 h光照处理ABA含量Vernal比CW5 0 2和CUF1 0 1分别高3 6.2 4%和46.46%,但16 h光照处理ABA含量并不表现上述规律,说明8和12 h光照程度不同地为苜蓿创造了逆境效应,ABA可能是调控或诱导秋眠的激素。3)8 h光照下苜蓿秋眠特征明显,生长严重受抑,不开花;12 h光照下苜蓿秋眠特征比8 h光照处理轻,生长受抑但抑制程度低于8 h光照处理,不开花;16 h光照下3个品种生长、开花正常。可能是PhyB含量多寡程度不同地调控了光周期反应,进而影响了ABA合成,而ABA在不同光周期诱导下通过合成量不同调控了不同秋眠基因表达,诱发了秋眠。  相似文献   
29.
为在短时间内形成稳定适用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比较了2种不同配方的高脂饲料的建模效果.选用SD雄性大鼠30只[ (200±14.27)g/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C组)、高脂饲料Ⅰ(Ⅰ组)、高脂饲料Ⅱ(Ⅱ组)共4周,每周测定体重1次,于第3周末和第4周末测定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结果表明:高脂饲料Ⅰ组与C组比较,体重显著增加(P<0.05),TC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HDL -C和LDL -C水平显著升高(P<0.05),建模效果优于高脂饲料Ⅱ组.采用高脂饲料Ⅰ饲喂大鼠可在4周内建立稳定的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30.
核桃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酚广泛分布于核桃的各个组织部位,是果树果实的主要次生产物之一,具有良好抗氧化和延缓机体衰老等作用.重点介绍核桃各部位多酚的提取分离技术、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等方面,为全面研究核桃酚类化合物提供参考,促使核桃多酚的综合高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