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8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近年来,国家对生猪养殖的大力扶持使得规模化的大型养猪场不断出现,养殖效益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在猪场的经营管理中,母猪的繁殖性能尤为重要,也关系着猪场的经济效益。本试验旨在研究两种饲喂模式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个处理,每个处理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模式,怀孕85~94日龄饲喂3.5 kg妊娠母猪饲料;怀孕95~115日龄饲喂3.8 kg哺乳母猪饲料;分娩当天饲喂1.5 kg哺乳母猪饲料;试验组,配种~怀孕94日龄饲喂2.2 kg妊娠母猪前中期饲料;怀孕95~108日龄饲喂3.8 kg妊娠母猪后期饲料;怀孕109~112日龄饲喂3.2 kg围产母猪饲料;怀孕113日龄饲喂2.5 kg围产母猪饲料;怀孕114日龄饲喂2.0 kg围产母猪饲料;怀孕115日龄饲喂1.5 kg围产母猪饲料;分娩当天饲喂1.0 kg围产母猪饲料。结果表明:(1)对照组与试验组(不同饲喂模式)饲喂的母猪,仔猪初生窝重、初生活仔数、20 d窝重、20 d窝头数均为差异显著。试验组仔猪初生窝重显著提高27.32%,初生活仔数显著提高20.45%,20 d窝重显著提高72.42%,20 d窝头数显著提高49.92%。(2)试验组仔猪28 d断奶窝重显著提高57.85%,仔猪28d断奶头数显著提高47.23%,断奶后10 d窝重显著提高51.81%,断奶后10 d头数显著提高45.57%。(3)试验组断奶后7 d发情母猪日均采食量显著提高7.53%,断奶后母猪发情天数显著降低23.62%。试验组饲喂模式,在动物生产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在母猪配种初期做到了合理限饲,规范减料、加料,同时有效解决了母猪便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
试论替代猪饲料中抗生素的几个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关于提高动物健康水平1.1加强仔猪的管理除选择优秀杂交仔猪外,仔猪可以采取全进全出制饲养管理:把体重相近的猪同时转入一个经过清洗消毒猪舍中,所有同一猪舍的猪均同期上市,在新的一批猪进来之前,猪舍中的所有猪圈均要腾空,清洗和熏蒸消毒。在下一批猪进舍之前,整栋猪舍要完  相似文献   
63.
钙代谢及其相关激素与酒精阳性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低酸度酒精阳性乳患牛机体Ca、Mg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了其体内与Ca代谢相关激素的水平,探讨了Ca代谢及其相关激素与酒精阳性乳的关系。结果表明,患牛血清、乳清、全乳内Ca及乳清Mg含量均升高(P<0.05),全乳中Mg含量升高(P<0.01),而体内皮质醇(Cort)、甲状腺素(T4)与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旁腺激素(PTH)含量均降低(分别为P<0.01,P<0.01,P<0.05,P<0.01),血清Mg、降钙素(CT)则变化不明显(P>0.05)。表明患牛处于慢性热应激状态,导致机体Ca代谢紊乱和乳汁中游离Ca、Mg水平升高,这是引起低酸度酒精阳性乳发生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4.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大肠杆菌对许多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为了指导临床及生产用药,对大肠杆菌的敏感药物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喹诺酮类药物对大肠杆菌是有极强的抗菌作用,可作为防治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氯霉素和强力霉素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作为防治大肠杆菌病的次选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亦可用于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65.
附红细胞体病实验室诊断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多来山东省广泛流行附红胞体病,对猪和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报道早已屡见不鲜,相继也出现了犬和绵羊等附红细胞体病的报道,但由于养殖户以及部分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没有掌握附红细胞体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不能确诊而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附红细胞体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做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和益生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AA+肉仔鸡,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试验共设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基础饲粮+400 mg/kg非淀粉多糖酶,试验2组饲喂基础饲粮+100 mg/kg益生素,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益生素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提高1~42日龄肉仔鸡的日采食量5.26%(P<0.05),分别降低1~21日龄6.43%(P<0.05)和1~42日龄料重比4.57%(P<0.05)。非淀粉多糖酶和益生素能显著提高钙的表观代谢率6.83%(P<0.05)和11.86%(P<0.05),以及磷的表观代谢率11.45%(P<0.05)和16.10%(P<0.05)。由此得出,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和益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表观养分代谢率作用有所提高,益生素组好于非淀粉多糖组。  相似文献   
67.
刘刚  王振勇  杨溢 《当代畜牧》2011,(11):15-18
诸多疾病都会引起家禽粪便颜色的变化和异常。健康状况下,鸡粪便呈海螺状(下粗上细),棕褐色并有一点尿酸盐颜色。观察粪便颜色简单、易行,所以,在生产实践中通过观察鸡群粪便颜色的异常变化来诊断鸡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为了解奶牛嗜血支原体病(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情况和传播途径,本研究对山东省鲁西南地区14家规模化奶牛场2 464份血液样品进行了调查分析。采用常规镜检(直接血液涂片法、悬滴压片法、瑞氏染色法、姬姆萨染色法)结合特异性PCR方法进行嗜血支原体病原检测,同时,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不同年龄(新生牛、犊牛、青年牛、泌乳牛)、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奶牛的感染率和发病率,以及母仔垂直传播情况。结果显示:该病在夏季的感染率(61.1%)和发病率(10.3%)高于其他季节,泌乳期牛感染率(58%)和发病率(12%)高于其他年龄段牛群,不同地区的感染率差异不显著;并且该病可以通过血液进行垂直传播。本研究结果为奶牛嗜血支原体病的防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9.
本文研究了黄牛性别、年龄、躯体部位、测试条件以及被测液的保存条件和时间等因素对黄牛毛氟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牛的性别、年龄和躯体部位对其毛含氟量无显著交互作用。性别对毛含氟量的主效应极显著,年龄的主效应也较显著,而颈、胸和尾三个部位的主效应不显著。检测时最好采集尾部毛作样品。季节对黄牛毛含氟量无显著影响。测试需待电压稳定后(波动范围在2mV内),再正式测定。  相似文献   
7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以下简称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以下简称PRRSV)导致的母猪晚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和仔猪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猪传染病。1疾病的病原及流行特点1.1病原PRRSV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型,直径为55~60nm。根据其形态学及理化特征、细胞亲嗜性、毒株变异、持续性感染、基因组大小、结构、RF同源性及转录模式等特征明显类似于动脉炎病毒属成员,现其病毒分类地位为被膜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PRRSV专嗜在猪肺泡巨噬细胞内生长,在传代细胞系CL-2621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