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1篇
林业   26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无患子的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无患子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一种乔木,具有十分广泛的利用价值.对无患子的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栽培管理、化学成分及其分离提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综述了其在医药、日化、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应用及在其他领域的发展前景.指出当前在无患子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在良种培育、栽培管理技术、无患子皂苷(包括组成、分离提取技术、产品研发、检测方法等)及无患子的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酸水解竹加工剩余物制还原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素梅  王敬文  杜孟浩  张金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91-10892,10897
[目的]实现竹加工剩余物的高效利用,研究其酸水解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酸水解竹粉的影响因素。以总还原糖产量为指标,通过分析得出稀硫酸水解竹粉生产还原糖的最优反应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5~1∶7时,还原糖得率随浓酸体积的增加而增加;料液比为1∶5和1∶8时,还原糖得率分别为44.0%和41.6%;第1次水解温度为60℃时,还原糖得率最高,为65.3%;当硫酸浓度为15%~30%时,还原糖得率变化很小;还原糖得率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第2次水解时间为1.0h时,还原糖得率最高,为66.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第1次水解温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第2次水解时间,竹粉/浓硫酸比的影响最小;最佳反应条件为:竹粉与浓酸比(W/V)为1∶6,第1次水解温度为50℃,第2次水解温度为100℃,稀硫酸浓度为20%,水解时间为1h。[结论]该研究为竹加工剩余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林分植被覆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林分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否,其时空变化是林分生态系统发展方向的判断依据。对玉溪市2010—2019年林分植被覆盖的时空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回归模型探索了林分植被覆盖改善与退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林分植被覆盖整体呈向好趋势,各驱动因素与斜率均不是简单线性关系;道路和居民区与林分植被覆盖改善速度呈负相关、与退化速度呈正相关;DEM、坡度、大型水体、公益林管护与林分植被覆盖改善速度呈正相关、与退化速度呈负相关;坡向与林分植被覆盖改善速度呈正相关,地形起伏度与林分植被覆盖退化速度呈负相关。林分植被覆盖改善与退化的驱动力不尽相同,影响机制也存在差异,这为更好制定生态保护相关政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正> 普通油茶炭疽病的发病是从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ee)穿透寄主细胞壁开始的。病原菌穿透寄主细胞壁的能力除穿透钉的机械性渗透压力之外,还包括细胞壁成分的酶降解活动。病原菌侵入后在寄主组织中扩展,主要也是由于它所分泌的酶系统侵解寄主的细胞壁。因此,炭疽病菌产生多糖降解酶的能力,可能是具有致病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植物细胞壁的降解需要有能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和蛋白质的酶系统,其中只有果胶酶由于它在整个降解细胞壁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它在病程中致死寄主细胞的效能,这类  相似文献   
16.
<正> 1985年6月在我县首次发现落叶松红腹叶蜂(Pristiphora erich sohii〔Htg〕)。为害面积500余亩,1987年为害630亩。为了摸清该虫的生活习性,研究其防治方法。1985年7月在即未营乡胡家营村上酸梨沟南山设观察点一处,经三年的观察记载基本摸清了其生活史,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黑色素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黑色素有吸收紫外线、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作用,对生物有机体起着保护作用。黑色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在轻工、化工、食品、化妆品等方面有重要的用途。目前制取黑色素有两种方法,一是从粮食种皮如黑豆、黑芝麻、高粱等和动物毛发、表皮分离提取,该提取方法产量小、成本高、纯度低;二是从酵母菌体中分离制取,该方法提取菌种分离困难、设备复杂、投资巨大。本专利采用酶促反应法提取黑色素,具有简便易行、生产成本低、投资小、设备简单、产品纯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竹粉苯酚液化物制备酚醛泡沫塑料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金萍  杜孟浩  王敬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10-15713
[目的]以苯酚为液化剂,3%浓硫酸作催化剂,对竹粉进行液化,获得的液化产物树脂化后用于制备酚醛泡沫塑料。[方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吐温-80、混合固化剂对甲苯磺酸和磷酸、发泡剂正戊烷以及发泡温度对酚醛泡沫塑料性能的影响。[结果]吐温-80为树脂用量的2%~8%,对甲苯磺酸为树脂用量的12%~28%,磷酸为树脂用量的12%~28%,正戊烷为树脂用量的10%~20%时,黏度为2000~4000MPa·s,在70℃发泡可以达到发泡和固化同步的效果。竹粉液化产物制备的酚醛泡沫塑料密度为20.78~81.51kg/m3,压缩强度为18~57N/cm2,并对液化物树脂和酚醛泡沫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论]自制的发泡酚醛树脂可为酚醛泡沫塑料的制备提供新的基础原料。  相似文献   
19.
以PEG400/Glycerin为液化剂,硫酸为催化剂,研究液化反应条件对竹粉液化产物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化反应体系中液固质量比从2∶1增加到4∶1时,液化产物的重均分子量Mw和分散度Mw/Mn逐渐减小;催化剂硫酸用量从2%增加到3%时,液化产物的重均分子量Mw和分散度Mw/Mn先减小,硫酸用量达到4%时又增大;液化反应温度从130℃升高到140℃时,液化产物的重均分子量Mw和分散度Mw/Mn先减小,到150℃又增大,160℃开始逐渐减小;随着液化反应时间的延长,液化产物的重均分子量Mw和分散度Mw/Mn先减小后增大直到120min时又减小.这说明液化反应时间、温度、液固比、催化剂用量对竹粉降解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有利于各级政府加强农民技术教育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培养一批发展农村经济的示范户和带头人,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