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16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白珍珠"是武威安泰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新育成的白皮白肉型厚皮甜瓜杂交种。品种早熟,抗性较强,口感好,品质优良,生态适应性广,适宜保护地、半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42.
磷肥和有机肥对白菜产量及土壤磷库的影响(征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2年的微区筒定位试验研究了磷肥和有机肥对白菜产量、白菜全磷、土壤全磷、有机磷、Olsen-P、水溶性磷及生物有效磷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用量150~600 mg·kg-1土,白菜产量增加14.9%~21.5%; 有机肥用量33.3~133.2 g·kg-1土,白菜产量增加18.2%~25.9%;施用150、300、600 mg·kg-1磷肥和施用33.3、66.6、133.2 g·kg-1有机肥及施用有机肥基础上增施磷肥,白菜产量均无显著变化。施用磷肥和有机肥显著增加白菜的全磷量,大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导致白菜对磷的奢侈吸收。随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Olsen-P、水溶性磷、生物有效磷均显著增加;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磷显著增加。土壤Olsen-P与水溶性磷和生物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磷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3.
商洛山区土壤状况与适种中药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结合商洛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从商洛山区中药材生产实际出发,对商洛土壤类型、分布规律、性状特征、养分含量与适种药材种类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商洛山区土壤种类对商洛中药材的道地性形成及确定中药材最佳适生区的重要意义,并就该区中药材栽培中的土地利用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徐州市近10a水环境承载力状况,为完善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体系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污染承载力两方面选取指标,采用改进熵值法对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建立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结果](1)研究区各目标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总体偏低,年际波动较大,其中2002,2006和2010年处于等级Ⅰ水平,即弱承载状态;(2)水污染承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开始达到并保持在等级Ⅲ水平;(3)徐州市水环境承载力仅2005和2009年达到等级Ⅲ水平,为中承载状态,其余年份均在等级Ⅲ水平以下。[结论]徐州市近10a水环境承载力状况从2003年开始有所改善,但依然普遍较差。水资源承载力因其具有人为不可控的自然属性,成为影响徐州市水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45.
激素免疫去势公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碳二亚胺法,将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与个血清白蛋白(BSA)偶联作为抗原主动免疫小公羊,其体内产生相应的高滴度的抗体。经激素检测、睾丸组织学研究及性行为观察,结果表明:免疫组公羊其血液中睾酮水平明显下降,睾丸曲精细管直径变小,管内精子数减少,管壁发生皱缩,且睾九外形发生变化重量减轻,公羊的性行为明显减弱。研究表明LH-RH主动免疫公羊有显著的去势作用。  相似文献   
46.
对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民失去土地所面临的困难、土地失去后利益的流失作了分析,并根据当前国情,对解决农民失地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7.
试验选择泌乳中期的黑白花乳牛8头,按产犊月份、泌乳量和胎次等配对分为两组。试验组精料含粗蛋白质21.15%和产奶净能(NE_L)1.767兆卡/公斤;对照组含粗蛋白质15.92%和 NE_L1.584兆卡/公斤。每公斤乳最高精料喂量为0.5公斤,野青草任吃。试验自7月12日起至9月5日止共8周,分两期交叉进行。两试验期平均气温分别为26.9℃和25.8℃,相对湿度为87.6和83.0%,温湿度指标(THI)为78.7和76.5。试验期两组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的产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每牛每日平均分别为23.77和22.39公斤;试验组精料消耗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每牛每日平均分别为11.85和12.64公斤,产乳的精料利用率和体重变化两组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高温季节提高日粮的蛋白质和能量水平能显著提高产乳量。  相似文献   
48.
杨瑞红  赵成义  王新军  马亚丽 《土壤》2016,48(6):1120-1130
直接从沙漠土壤中提取混合微生物DNA,利用Illuminamiseq测序平台,对16S r DNA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1荒漠植被土壤微生物数量很少,生物活性极弱,DNA提取难度大;2沙漠植被土壤细菌多样性丰富,所有测得细菌分属到23个门和316个属,其中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微生物新种,部分测得代表新属和种的序列提交Gen Bank,获得序列号(KT984242~KT984249);3不同沙漠土壤样品微生物群落有相似性,但也有较明显的差异,其差异与土壤理化因子等因素有关:如土壤含水量与酸杆菌和变形菌的分布相关;相对于空地,梭梭和柽柳群落土壤独有的迷踪菌门(Elusimicrobia)与固氮菌密切相关;梭梭的土壤环境p H明显高于柽柳土壤环境这决定了它们不同的优势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大小不能反映微生物量的种类多少,但可以反映微生物数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49.
荒漠植被分布稀疏且叶面普遍较小,导致影像中植被光谱特征较弱,分类难度较大。为提高荒漠植被分类精度,选取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研究区,以无人机遥感影像和数字表面模型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随机森林算法,在去相关拉伸光谱信息增强基础上对荒漠植被进行分类,分析去相关拉伸前后分类精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基于去相关拉伸并结合面向对象和随机森林算法的轻、中、重度沙漠化区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91.01%、95.34%、93.18%,较原始影像分类精度分别提升19.94%、16.10%、17.61%,实现了对荒漠植被的高精度分类,从而为获取荒漠区植被分布状况以及荒漠化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为探讨旅游干扰下山地景区水蚀强度和经济损失变化规律,以水蚀典型区——西白杨沟流域山地景区为案例地,基于样地调查数据,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CSLE)与水蚀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定量估算不同旅游干扰强度下水蚀经济损失,分析西白杨沟景区水蚀经济损失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植被覆盖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旅游干扰强度下土壤理化性质、植被覆盖度差异显著。与对照组相比,重度干扰区土壤含水量、饱和含水量及土壤孔隙度的降幅分别为51.67%、32.23%、13.30%;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及有机质含量均随干扰强度增加呈下降趋势,而速效钾含量却趋于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轻度、中度、重度干扰区植被覆盖度分别下降14.18%、43.32%、92.35%。随旅游干扰强度的增加,土壤可蚀性K值与生物措施B值明显增加,土壤侵蚀量呈显著增长趋势(P<0.05),与轻度干扰区相比,中度、重度干扰区土壤侵蚀模数增幅分别为79.31%、204.79%。场内经济损失、场外经济损失及水蚀经济总损失随干扰强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场内经济损失远大于场外经济损失,土壤养分损失及植被多样性损失作为水蚀经济总损失的主要部分,二者在轻度、中度、重度干扰区分别占水蚀经济总损失的93.56%、92.68%、94.94%,且干扰强度为中度、重度时,植被多样性损失高于土壤养分损失,分别达1.17×104元·hm-2·a-1和2.49×104元·hm-2·a-1。植被覆盖度对水蚀经济损失响应最为敏感,植被覆盖度每减少1%,水蚀经济损失增加4.98×104元。研究表明,旅游干扰强度是影响山地景区水蚀强度和经济损失的关键因素,为此应结合土壤侵蚀参数分析,加强山地景区土体裸露化管理,种植耐践踏植被,核算旅游容量,控制旅游干扰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