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从板栗苞壳发酵堆积物中筛选分离得到1株产纤维素酶的菌株BL01,通过菌体的形态结构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为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对该菌株产酶及活性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反应温度为35℃、pH值为7.0、发酵时间为72 h时纤维素酶活性最大,达到74.9 U/mL.  相似文献   
72.
【目的】对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为后期巨龙竹组织培养基的优化及预防巨龙竹组织培养过程中内生菌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 然后通过菌体的形态结构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进行鉴定。【结果】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为SWFU03菌株,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试验结果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的生理生化特征基本相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WFU03与坚强芽孢杆菌(GQ903389.1)在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其同源性为99.11%。【结论】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菌株SWFU03为坚强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73.
本研究探讨不同检测方法或样品等因素对ALV检测结果的影响,为建立我国种鸡场禽白血病净化检测和临床鉴别诊断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从我国不同种禽场获得的蛋清和泄殖腔棉拭子进行ALV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较检测;对上述不同检测结果区间的鸡只使用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方法进行比较检验检测;对血清、血浆和蛋清样品使用DF1细胞和CEF进行病毒分离比较检测.结果,使用泄殖腔棉拭子和蛋清检测ALV P27的ELISA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且蛋清检测更为灵敏(线性关系方程为y(蛋清)=1.3765X(泄殖腔)+0.0363,相关系数为0.9588).ELISA直接检测值(S/P值)不小于1.5(蛋清)或2.0(泄殖腔棉拭子)的鸡只,分离外源性ALV的比例为100%;检测值不小于1.0(蛋清)或1.5(泄殖腔棉拭子)的鸡只,病毒分离比例在90%以上;检测值为0.2以上的鸡只,病毒分离比例仅为59%(蛋清)和32.4%(泄殖腔棉拭子);而且,至少10%得检测值小于0.2的鸡只仍能用细胞分离到病毒;另外,对相同鸡只,使用蛋清分离病毒的比例为21%,而血清为8.5%;从相同蛋清中使用DF1细胞分离病毒的比例为27.84%,而CEF为17.53%.结果表明,蛋清较泄殖腔棉拭子ELISA检测更敏感;90%以上检测值在1.0(蛋清)或1.5(泄殖腔棉拭子)以上的鸡只,使用DF1细胞能够分离病毒;比较发现蛋清较血清,DF1细胞较CEF分离检测病毒更敏感.该研究结果结论对在我国种鸡群实施ALV净化建立包括泄殖腔棉拭子或蛋清进行ALV P27抗原ELISA检测以及细胞分离ALV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检测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以草莓、西瓜和西红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蔬菜、水果中烯酰吗啉与赤霉素残留测定方法。酸性条件下(pH 2.5),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后,使用配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各组分分离良好,在0.025、0.050、0.100 mg/kg这3个添加水平,2种农药的回收率为81.2%~91.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7%;在0.025~1.0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烯酰吗啉与赤霉素的检出限分别为为0.01、0.02 mg/kg。该方法准确、灵敏、快速,可满足对蔬菜、水果中烯酰吗啉与赤霉素农药残留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75.
为掌握我国香蕉中农药残留情况及其短期膳食摄入风险,测定了采自香蕉主产省份生产基地及市场的196份香蕉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评估了所检出农药对我国成人和1~~6岁儿童的短期膳食摄入风险.结果表明:香蕉全果中咪鲜胺(42.86%)、吡唑醚菌酯(40.82%)、吡虫啉(34.69%)及多菌灵(27.55%)的检出率较高;就农药类...  相似文献   
76.
为了解武汉市犬瘟热的流行情况,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院的临床病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胶体金试纸条和RT-PCR检测技术,调查了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间的门诊犬瘟热病例情况。本次调查共对2 967只门诊犬进行了犬瘟热检测,其中检出阳性143只,阳性检出率为4.8%。从时间分布看,该期间大部分月份的犬瘟热检出阳性率在4%~5%之间,但在气温变化大的10月份较高,约为9%。从群间分布看,耐寒的金毛、萨摩耶、哈士奇、阿拉斯加犬以及耐热惧寒的贵宾犬的阳性比例较高,总占比为54.5%;雄性犬阳性数量明显高于雌性犬;发病犬的年龄分布和犬瘟热的流行特点基本一致,以2~4月龄为主。调查发现,疫苗免疫可明显降低犬瘟热的发病率和患病犬体内的病毒含量。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病在武汉市的流行特点,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7.
总结了弥陀镇茶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弥陀镇茶叶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8.
香蕉生产中普遍使用啶氧菌酯,这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风险。为了评估膳食风险,我们拟研究香蕉中啶氧菌酯残留行为,在海南和云南两地分别开展香蕉中啶氧菌酯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于施药后不同时间采样检测样品中啶氧菌酯残留,并计算膳食风险商。结果表明,在添加浓度0.02~1.0 mg/kg范围内,香蕉中啶氧菌酯的平均回收率为101.4%~109.2%,相对标准偏差为2.1%~4.0%,最小检出量为0.01 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2 mg/kg。香蕉中啶氧菌酯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半衰期为8.7~13.8 d,最终残留量的最大值为0.045 mg/kg,施药60 d后香蕉中啶氧菌酯降解率大于99.62%。我国普通成人啶氧菌酯的估算每日摄入量估计为0.35 mg,风险商(RQ)为0.06,远远小于1。说明在该试验条件下,香蕉中啶氧菌酯的残留水平不会对普通成人造成膳食风险。  相似文献   
79.
通过建立啶氧菌酯在香蕉中的残留检测方法,研究香蕉中啶氧菌酯的残留行为,评估其可能存在的膳食风险。采用外标法定量,在添加浓度0.02~1.0 mg/kg范围内,香蕉中啶氧菌酯的平均回收率为101.4~109.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4.0%,最小检出量为0.01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2 mg/kg。啶氧菌酯在香蕉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半衰期为7.7~13.9 d,最终残留量的最大值为0.045 mg/kg,在施药60天后啶氧菌酯在香蕉中的降解率大于99.6%。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普通成人啶氧菌酯的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NEDI)为0.35 mg,风险商值(RQ)为0.06,远远小于1,在该试验条件下,香蕉中啶氧菌酯的残留水平不会对普通成人造成膳食风险。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明土荆皮、穿心莲、川楝子、桉叶、枯矾、蛇床子、石榴皮和苍术8种中药的抗球虫卵囊孢子化作用,为中草药应用于兔球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土荆皮、穿心莲、川楝子、桉叶、枯矾、蛇床子、石榴皮和苍术8种中药不同浓度(25mg/mL、50mg/mL、75mg/mL、100mg/mL、125mg/mL)水提物对兔球虫卵处理不同时间(2h、4h、16h),观察其对兔球虫卵囊孢子化的影响,筛选对兔球虫卵孢子化抑制效果好的中药。【结果】所选用的8味中药水提物对兔球虫卵囊孢子化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大部分中药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与作用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抑制兔球虫卵孢子化的效果与药材种类有关,蛇床子的抑杀效果与时间和浓度共同作用有关,土荆皮、桉叶、穿心莲、枯矾等7种药物的浓度是影响体外抗球虫卵效果的重要因素。【结论】根据卵囊孢子抑制率,125mg/mL土荆皮作用16h效果最好,其对兔球虫卵的抑卵囊孢子率为83.10%;125mg/mL川楝子作用16h的效果最差,其对兔球虫卵的抑卵囊孢子率为13.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