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1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61.
2003年4月,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某养殖场送检鸭的气管内检出3条腹面扁平、背面隆起的像半粒黄豆样但稍薄的虫体,由于1条虫体在采集过程中已被剪断,剩余2条虫体经盐酸卡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鉴定为舟形嗜气管吸虫。这是黑龙江省首次检出此虫体。  相似文献   
62.
为探索黑龙江省不同地点(桦南向阳、宝清三岔河、勃利种畜场、双鸭山岭东区和桦南林河村)嗜群血蜱的遗传变异情况,采用PCR方法扩增25只来自不同地区的嗜群血蜱的核糖体ITS2序列和线粒体16S r DNA、cox1基因,分析这些基因序列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25只嗜群血蜱的ITS2、16S r DNA、cox1的长度分别1 130~1 330 bp、281~298 bp、805~842 bp。种内的变异率分别为0%~0.2%(ITS2)、0%~1.5%(16S r DNA)和0~1.6%(cox1)。分别以ITS2序列、16S r DNA+cox1基因为标记,采取贝叶斯法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这25个样品均聚集在一起,但是来自同一地区的样品不总是聚在一起。研究表明不同个体的嗜群血蜱的基因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地理位置差异不明显。实验结果对嗜群血蜱的分子分类、流行病学和群体遗传学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3.
宫川棘口吸虫是家禽常的寄生虫,偶尔也感染人。为了研究宫川棘口吸虫的分子进化地位,应用PCR方法扩增宫川棘口吸虫线粒体rrnS和rrnL序列,并以两个串联序列为标记基因,采取最大简约法(MP)构建系统发生树,探讨宫川棘口吸虫与其它吸虫的进化关系。结果扩增获的宫川棘口吸虫rrnS和rrnL序列序列长度分别为754 bp、992 bp;进化分析显示,除棘科吸虫外,其它虫体每科均形成一个独立分支。在棘口科吸虫的分支中,宫川棘口吸虫与除圆圃棘口吸虫外的其它棘口属吸虫聚集在一起,与传统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表明线粒体rrnS和rrnL序列为吸虫分子进化分析的良好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64.
为鉴定我国黑龙江省分离的小熊猫肠道吸虫的种类及确定其在复殖吸虫中的分类地位,本研究首先对分离的吸虫进行染色制作虫体装片,根据虫体形态学特征初步鉴定为小熊猫槽盘吸虫。采用PCR方法扩增该吸虫的rDNA ITS序列,测序后与NCBI数据库中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的吸虫rDNA ITS序列全长为936 bp,其中ITS-1、5.8S和ITS-2序列分别为518 bp、126 bp和292 bp,与NCBI数据库中鹿槽盘吸虫(Ogmocotyle sikae)的同源性达到94.9%。最后,基于rDNA ITS-2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探讨本研究中分离的吸虫在复殖吸虫中的分类地位。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复殖目吸虫的分支中,本次分离的小熊猫肠道吸虫与槽盘属吸虫处于同一分支,因此鉴定本研究分离的吸虫为小熊猫槽盘吸虫。研究填补了槽盘吸虫的分子数据,为小熊猫槽盘吸虫病的流行及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东毕属三种吸虫分类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毕吸虫分类问题一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并结合他人研究资料,对东毕吸虫属的三个种,即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结节变种和程氏东毕吸虫的光镜和电镜观察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结合近期有关对虫体DNA序列分析资料,对三种东毕属吸虫分类地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6.
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检测绵羊脑多头蚴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寻找一种快速、简便诊断绵羊脑多头蚴病的新方法,应用自行配制的胶体金探针标记SPA,建立了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该法同ELISA具有良好的相符性。将抗原、待检血清滴加于膜上进行反应,数分钟内即可用肉眼进行结果判定。本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快速、敏感性强、重复性好、不需要贵重仪器等优点,适合于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教学是高等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近年来,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和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中,要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综合  相似文献   
68.
2011年8月,安达市某乡几家个体养殖户饲养60头奶牛中的14头5~7月龄犊牛相继出现食欲减退、消瘦、贫血、腹泻,后排血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通过临床症状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牛艾美耳球虫和莫尼茨绦虫混合感染,经采用特效药物治疗,使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69.
新孢子虫NcSRS2基因的克隆和亚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孢子虫病是由犬新孢子虫(Neospora caninum)寄生于牛、羊、犬等多种动物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犬新孢子虫的终末宿主主要为犬,也有山狗作为其终末宿主的报道;中间宿主种类繁多,包括犬、牛、羊、马等家畜及灰狐、红狐、南美洲负鼠等多种野生动物.新孢子虫病可以引起孕畜流产、死胎以及新生儿的运动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奶牛的流产,给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0.
植物分类学是高等农业院校草业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古老,内容广博,涉及形态、解剖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该课程知识学习的扎实与否直接影响后继草地生态化学、草地保护学、草地生态学、草原管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因此,植物分类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对学生掌握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008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把草业科学专业植物分类学课程立为校级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并拟申报省级精品课程。根据建设精品课程的要求,植物分类学课程组从课外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