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我国现存梭梭荒漠植被地理分布及其斑块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根据2001年出版的《中国植被图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ARC/INFO(NT版)和数字化仪,提取梭梭荒漠植被信息,绘制梭梭荒漠植被地理分布专题图,并以此为基础,对梭梭荒漠植被的群落类型、分布格局及其斑块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近年来对梭梭荒漠植被结构的调查结果,对我国梭梭荒漠植被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现存梭梭荒漠植被总面积约11.4万km2,其中,以新疆分布的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梭梭荒漠植被总面积的73.1%,其次是内蒙古,约占全国的14.1%,青海省和甘肃省的分布面积较小,分别占全国的7.9%和4.9%;不同梭梭荒漠群落类型的面积不尽相同,其中,梭梭柴砾漠的面积约占全国梭梭荒漠植被总面积的37.3%,梭梭柴沙漠约占全国的21.3%,白梭梭荒漠约占全国的23%,其他梭梭荒漠群落类型的总面积约占全国的19.4%。我国梭梭荒漠植被分布在107.6—77.3°E,47.4—36.1°N;垂直分布87~3174m;在梭梭荒漠植被分布区的东界和南界,主要分布的梭梭荒漠群落类型是梭梭柴砾漠,在西界和北界,主要分布的是梭梭柴沙漠。组成我国梭梭荒漠植被的斑块共180个,主要特征是:小斑块多,大斑块少,斑块之间的面积相差悬殊,多数斑块之间距离较远。虽然我国梭梭荒漠植被分布面积大,但群落盖度小,盖度小于30%的面积约占现存梭梭荒漠植被总面积的70%。  相似文献   
62.
我国肉苁蓉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研究了我国著名的中药材植物肉苁蓉的资源分布、资源量及其变化,分析了肉苁蓉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的分析以及目前生产上培育肉苁蓉资源的主要经验,探讨了肉苁蓉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3.
利用常规实况场、物理量场、雷达产品资料,对2007年7月30日河南省东北部出现的雷雨大风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造成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原因是副高西北侧、槽前深厚的西南气流内产生的飑线发展东北移造成的;持续5 d的深厚低压槽前较强的西南急流,一方面把大量热量、水汽和动量向北输送,使当地具有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存储,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热力和动力条件,另一方面,高低空深厚一致的西南气流决定了雷雨大风的移动方向。雷达图上,2条回波带的合并形成的"人"字型回波使对流加强,雷雨大风最大风速出现在"人"字型回波顶端及其移动路径上;根据多普勒雷达风廓线上风场的突然上传,可以提前35 min预报雷雨大风天气。  相似文献   
64.
讨论miRNAs在细胞周期,细胞骨架重构和信号增值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衰老的分子调控进展.  相似文献   
65.
WRKY转录因子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WRKY转录因子的结构、功能、进化,WRKY蛋白的作用机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6.
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冬季异常寒冷,低温状态会对狐狸等毛皮动物的繁殖率及幼仔成活率造成很大影响.狐狸大多都在冬季进行配种,此时若不对种狐进行精心管理,将会影响到种狐的受精率、产仔率及幼狐的成活率,使经济效益下降.因此,在北方地区寒冷的冬季,要做好狐狸繁殖期的饲养管理,提高种狐繁殖率和幼狐成活率,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7.
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冬季异常寒冷,低温状态会对狐狸等毛皮动物的繁殖率及幼仔成活率造成很大影响。狐狸大多都在冬季进行配种,此时若不对种狐进行精心管理,将会影响到种狐的受精率、产仔率及幼狐的成活率,使经济效益下降。因此,在北方地区寒冷的冬季,要做好狐狸繁殖期的饲养管理,提高种狐繁殖率和幼狐成活率,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8.
利用天水地区2007~2010年的冬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土壤含水量实际观测资料,分析了土壤水分含量和SPAD值在冬小麦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了冬小麦叶片SPAD值与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关系,以及SPAD值与冬小麦生长量、产量构成要素和地段实产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冬小麦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呈现减小趋势,叶片SPAD值则经历了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浅层土壤含水量更易受降水的影响而升高;(2)土壤水分含量对冬小麦叶片SPAD值的影响主要集中开花期至乳熟期,土壤水分含量高的年份叶片SPAD值较高,反之则较低;(3)中浅层土壤水分含量与10d后冬小麦叶片SPAD值有显著的正相关性;(4)冬小麦叶片SPAD值与部分生长量和产量构成要素存在相关关系,但是与地段实际产量关系较弱。  相似文献   
69.
张铁军  王春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096-6101
[目的]通过对路用乡土植物区资源利用研究,解决生物工程所需的乡土植物资源不足问题。[方法]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为研究范围,以调查研究为主、试验研究为辅开展了乡土植物资源筛选的研究工作,调查了该区域能在恶劣条件下生长的植物种类及其在路域的适应状况,对有望大规模应用的植物组合模式进行了综合观测及评定。[结果]研究确定了该区中央分隔带可栽种乔木有4种,分别为侧柏、桧柏、圆柏、榆树;灌木有9种,分别为枸杞、柽柳、刺枚、连翘、四翅滨藜、榆叶梅、沙棘、紫穗槐、丁香。另皂荚、刺槐、沙枣、火炬、垂柳、旱柳及白腊树形高大饱满、景观效果好,适宜作为行道树种植;灌木分枝多、树形散乱、高度有限不宜单植,与植株比较高大的树种配合栽种可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山桃、榆树易受虫害,宜和其他树种间植,在空间上阻隔传播。[结论]该研究为路域乡土植物资源筛选研究奠定了基础,为解决生物工程所需的乡土植物资源不足问题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重茬地块不断增加,病虫害逐年加重,为了有效控制玉米病虫草害的为害,我们本着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理念,开始实施了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当前粮食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防治病虫草害就是施药。农民对物理、生物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不够,特别是对预防和综合防治技术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