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0篇
  8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 毫秒
51.
日粮不同粗蛋白水平对长毛兔产毛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质量、年龄和产毛量基本一致的80只成年长毛兔,按平均体质量和产毛量一致的原则分成4组,每组20只兔,公母各半。试验日粮分为4个粗蛋白处理水平,分别为14%、16%、18%和20%,试验前所有长毛兔进行剪毛处理,正试期73d。结果表明:日粮粗蛋白水平对毛长影响极显著;对年产毛量和料毛比影响显著;对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影响显著;对血清尿素氮和谷草转氨酶有极显著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成年长毛兔日粮适宜的粗蛋白水平为18%。  相似文献   
52.
黄土高原区几种不同植物残落物碳、氮矿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法(28℃下培养60 d)研究了采自黄土高原地区10种植物残落物的化学组成及施入土壤后碳、氮的矿化特性。结果表明,供试的几种乔木和草本残落物C/N比和木质素含量差异较大,有机碳的矿化率在整个培养期间的差异均达较显著水平。60 d培养结束后,草本植物残落物有机碳累积矿化率(平均值,33.14%)灌木(27.80%)乔木(23.23%)。培养结束时,3种乔木类植物残落物氮的平均固持率为39.67%;草本类的紫花苜蓿在整个培养期间释放氮素,培养结束后其氮累积矿化率为45.98%,而长芒草和白羊草在整个培养期间则固持氮素,培养结束后其氮素累积固持率分别为46.98%和50.56%。供试的3种灌木(沙棘、柠条及山桃)残落物的C/N比(15~16)和木质素含量(25~29)相近,其有机碳的矿化率差异相对较小,而残落物氮矿化率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植物体的C/N比不是决定其氮素分解转化的唯一因子,植物残落物的其他化学特性也会影响其加入土壤后的转化。  相似文献   
53.
ASD Field Spec3野外便携式高光谱仪诊断冬小麦氮营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氮素营养诊断关键在于氮营养指数(nitrogen nutrient index,NNI)预测。对于冬小麦氮营养指数预测模型而言,如何选取预处理方法和建模方法不一而足,不同预处理和模型选取对预测结果精度的影响程度目前还不清楚。该研究以ASD Field Spec3野外便携式高光谱仪采集乐陵市冬小麦冠层高光谱数据,采用10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并结合3种模型(偏最小二乘回归、BP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算法)建立多种冬小麦氮营养指数高光谱预测模型。对比模型预测精度表明最佳的高光谱建模方法为随机森林算法结合SG卷积平滑预处理所建模型(预测集R2=0.795,RMSE=0.125,RE=11.7%)精度高、可靠性强,是筛选出最佳的冬小麦氮营养指数高光谱预测模型。该研究结果对冬小麦氮营养指数高光谱预测建模具有科学价值,为筛选最优高光谱预处理方法和预测模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4.
兔肉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兔营养。综述了日粮能量、限饲、纤维含量、蛋白质、脂肪和抗氧化剂对兔肉品质的影响,以及日粮对兔肉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设施蔬菜产区采集到疑似感染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番茄样品,利用ToCV的特异性引物ToC5/ToC6进行RT-PCR检测,结果从4份病样中检测到ToCV预期大小的特异片段。利用ToC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和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CP基因和HSP70基因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得到ToCV辽中分离物CP基因和HSP70基因全长分别为774bp(GenBank登录号:MF278016)和1665bp(GenBank登录号:MF278017),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oCV辽中分离物的CP核苷酸序列与北京ToCV分离物(KC887999)和河北的ToCV分离物(KP217196)的CP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均为99.87%;HSP70核苷酸序列与山东ToCV分离物(KC709510)的HSP70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为99.76%。同时该样品利用背靠背引物TY-F/TY-R对TYLCV的DNA-A分子进行全基因序列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得到TYLCV辽中分离物的DNA-A分子全基因长度为2784 bp,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YLCV辽中分离物与山东TYLCV分离物(GU199587)的DNA-A分子全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9.64%。从而证实了沈阳市辽中区的番茄受到ToCV与TYLCV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56.
<正>发酵液体饲料(Fermented liquid feed,FLF)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最早使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荷兰,当时的发酵液体饲料实际上就是湿拌料(陈文斌,2004)。随着现代饲料工业技术的发展,发酵液体饲料正朝着可人工控制发酵过程的方向发展(王金全,2009)。  相似文献   
57.
王春阳 《南方农机》2019,(12):169-169
在工业加工领域,齿轮作为依靠齿的啮合传递扭矩的轮状机械零件被广泛应用,其实际制造水平直接影响工业产品的质量。以齿轮为基础的硬齿面齿轮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工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针对硬齿面齿加工技术进行研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8.
主要从天麻的基本特性出发,对天麻的生长过程、栽培技术、化学成分分析3个部分进行简要介绍,并根据其各自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9.
通过位于陕西杨凌的为期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覆盖栽培(常规、垄沟、覆草及控水)及施氮量(N0、120、240 kg/hm2)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模式相比,垄沟和覆草模式均显著增加了玉米子粒产量,对小麦子粒产量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控水模式降低了玉米和小麦的产量。4种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小麦6年总产量的贡献大小顺序为:垄沟覆草常规控水,差异达显著水平。垄沟模式显著提高了玉米和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覆草和控水模式显著提高了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未达显著水平。不同栽培模式下,玉米和小麦的总水分利用效率的大小顺序为:垄沟覆草控水常规,差异达显著水平。与未施氮肥相比,施氮N 120和240 kg/hm2显著提高了玉米、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但两施肥处理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0.
以在陕西关中土垫旱耕人为土区进行的连续6年定位试验为对象,研究了长期覆盖栽培及施氮量对玉米?小麦轮作体系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为覆草垄沟常规节水,其中覆草模式影响达显著水平。增施氮肥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经过12季玉米-小麦的轮作,不同栽培模式0~200cm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量为垄沟节水覆草常规,垄沟和节水栽培模式与常规栽培硝态氮累积量差异达显著水平。随种植年限和施氮量增加,0~200cm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明显增加,施240kg·hm-2N(N240)处理0~20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显著高于施120kg·hm-2N(N120)处理。不同施氮量下硝态氮在0~200cm土壤剖面的分布存在差异,与不施氮(N0)和N120处理相比,N240处理下各栽培模式在120cm以下的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深度增加而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