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为拓展蛋白质来源,缓解中国饲料蛋白资源短缺现状,该研究通过供光策略调控强化了沼泽红假单胞菌(R. palustris)从废水中回收菌体资源及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 SCP)的效果,并解析了不同供光策略下物质合成与污染物降解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白炽灯、120 μmol/(m2·s)的光强及18 h光/6 h暗(L/D)的光周期条件下菌体的生物量及日产量可达(1 140.56±19.72) mg/L及(0.32±0.02) g/(L·d),相较于24 L/0 D、 3 L/21 D及9 L/15 D组分别提高了17.06%~93.21%、54.43%~299.93%(P<0.05);在白炽灯、120 μmol/(m2·s) 的光强及3 h光/21 h暗的光周期条件下,菌体的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为67.47%,相较于其他所有试验组提高了21.96%~44.54%(P<0.05)。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和氨氮(ammonia nitrogen, NH4+-N)去除率在白炽灯、120 μmol/(m2·s) 的光强及18 h光/6 h暗的光周期条件下可达72.03%~78.40%。相关性分析表明,光强、光质分别与蛋白质含量及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而光周期与蛋白质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光周期是R. palustris从废水体系中提升SCP产量的有效调控方法。该研究为提高废水体系中光合细菌合成SCP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82.
果梢斑螟是红松球果主要害虫之一,为探索其无公害防治方法,以采自林间果梢斑螟幼虫为靶标,对球孢白僵菌10株菌株的致病力进行了测定,从中筛选出2株对果梢斑螟幼虫有较高致病力的菌株.结果表明:A3菌株的毒力最高,其处理后10 d的LC50为2.97×105个·mL-1,含1×107个·mL-1菌液的LT50为4.13 d,对果梢斑螟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3.
<正>2010年3~4月,吉林省白山市一猪场发生一起以保育、育成、育肥、种猪出现滚动性厌食和急性水样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腹泻。经采取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84.
以2年生5种四倍体泡桐为材料,研究其光合作用、材积生长量、接干长度、比叶重( SLW)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表明,5种四倍体泡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Gs)、蒸腾速率( Tr)、胞间CO2浓度( Ci)光合因子的日变化规律相同。9月份叶片的Pn、 Gs、 Tr、 Ci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四倍体豫杂一号泡桐( TF4)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高于其余4个种。此外,四倍体毛泡桐( T4)的树高生长量和接干高增长量、 TF4的胸径生长量和比叶重增长量、四倍体南方泡桐( A4)的材积增长量最大。5种四倍体泡桐的树高、胸径、接干、材积的相关性表明,材积与胸径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显著;树高与比叶重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5.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关于人的对象性的活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及过程必须包含主体与客体的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主客体的特点,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防控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全面地了解马铃薯晚疫病在我国的发生演变特征及防控情况,基于2008—2017年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及全国马铃薯品种分布等数据,对全国及各马铃薯产区晚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情况进行综合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在我国连年发生,年平均发生面积约197.47万hm2,占马铃薯总种植面积的40.66%;晚疫病造成马铃薯年平均产量损失占所有病害所致产量损失的63.54%,远高于其他病害,损失巨大;在我国马铃薯4大产区中,马铃薯晚疫病在北方一作区的年平均发生面积最大,约73.44万hm2,而在西南混作区造成的年平均产量损失最高,约14.29万t;晚疫病发生与马铃薯种植区域的重心在空间上呈现相似的迁移趋势;以费乌瑞它为代表的高感晚疫病品种在全国大面积种植,但近年来部分抗病品种的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面积大幅度提升,但仍太过依赖化学防治,应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87.
以松毛虫赤眼蜂为对象,对其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比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15℃处理条件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比活力最低,为6.80±4.71;在35℃处理条件下最高,为98.22±1.76;25℃处理介于两者之间,为32.49±2.60;3种温度条件下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比活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比活力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88.
开展磷酸二氢钾在东港市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次施用促早熟可提早3~4 d,千粒重提高1 g左右,增产3.80%~4.55%,2次施用提前成熟5~9 d,结实率提高0.72~1.62个百分点,千粒重提高1 g左右,增产幅度6.81%~9.29%,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9.
90.
(上接2000年第1期) 8 怎样兴建一个工厂化养猪场? 8.1 建筑和布局 8.1.1 条件 猪场应选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