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定植时期最易造成死苗的真菌病害。本文研究了生物刺激素(木霉菌、海藻酸、聚谷氨酸)协同灌根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治以及促生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木霉菌、海藻酸、聚谷氨酸单剂灌根和木霉菌+海藻酸、木霉菌+聚谷氨酸的协同灌根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炭疽病造成的死苗率,其中木霉菌+海藻酸的防效最高,可达78.26%。相比对照,所有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和加氧酶活性等光合指标,以及土壤脲酶活性。协同灌根处理显著提高草莓株高、根茎粗、叶柄长、叶面积等生长指标达15.62%~47.00%。其中木霉菌+海藻酸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土壤脲酶活性最高。综合而言,木霉菌与海藻酸协同灌根在促进生长、促进光合、提高土壤供氮水平以及防控草莓炭疽病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可作为生物防治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金银花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问题,以金银花为试验对象,选用广谱杀菌剂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采用常量、倍量、二次和三次灌根处理,对最终的残留含量进行分析。头茬花各处理中苯醚甲环唑均未检出,而二茬花中戊唑醇的残留量为0.14~0.22 mg/kg,存在残留超标风险。建议使用10%苯醚甲环唑4000倍液灌根处理,防治金银花土传病害,灌根2~3次,安全间隔期15天。  相似文献   
13.
14.
圣母山紫云珠精品葡萄园,种植面积达500余亩,坐落于平阴县圣母山生态观光长廊西段莲花山流域脚下的毕  相似文献   
15.
通过探讨不同诱抗剂对葡萄霜霉病抗性诱导的影响及其抗性生理机制,为利用诱抗剂防控葡萄霜霉病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叶片喷雾施药方式研究2种诱抗剂对葡萄霜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2种诱抗剂处理均对葡萄霜霉病有较好的诱抗效果,其中以β-1,3-葡寡糖10倍的防治效果最佳,病指防效达65.44%;与CK相比,β-1,3-葡寡糖10倍诱抗剂处理后的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几丁质酶(CHI)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增强(P<0.05)。本研究说明葡萄经β-1,3-葡寡糖10倍液诱导后,提高了体内防御酶和抗病相关蛋白活性,进而诱导植株产生系统抗病性,β-1,3-葡寡糖可作为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抗性诱导剂。  相似文献   
16.
<正>国外枪弹痕迹检验学者在同一认定理论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工具作用客体表面的痕迹特征与工具本身是否具有特定关联性以及工具在自身连续变化过程中,其作用客体表面的痕迹特征是否具有稳定性。在这两方面内容中,前者关注于每个工具在生产加工和使用保管过程中是否具有足够的个体特征区别于其他同种工具,后者则侧重于每个工具在使用磨损过程中自身的个体特征是否会发生本质性变化。本文提到的次种类特征是指生产加  相似文献   
17.
糖萜素有效成分是三萜皂甙和糖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和替代饲用抗生素,改善动物源性食品质量等作用。动物机体内感染的病毒几乎没有药物可直接将其彻底杀灭,而只能由动物本身的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物来把病毒消灭。动物的特异性主动免疫是建立在具有良好非特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玉米秸秆不同覆盖还田量对水稻田杂草的控制作用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及秸秆覆盖还田对化学除草剂减量使用的可行性,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覆盖还田结合化学除草剂(80%苄嘧·苯噻酰草胺WP)对水稻田杂草的控制效果以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对水稻田杂草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随着秸秆覆盖还田量的增加,杂草控制效果明显上升,5 400~7 200 kg/hm2秸秆覆盖还田45 d内对水稻田稗草、千金子、莎草、水苋菜、鸭舌草的控制效果达80%以上。而且化学除草剂使用与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措施对水稻田杂草具有协同控草作用,施药后45 d 3 600~7 200 kg/hm2秸秆覆盖还田结合240 g/hm2(常规使用剂量的50%)化学除草剂对水稻田杂草总体控制效果达90%~100%,且对水稻产量提高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药后45 d杂草株防效和小区水稻产量与除草剂剂量、秸秆覆盖还田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因此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显著降低了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量,有助于提高玉米秸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以温室专用南瓜品种蜜冠为材料,采用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a(NO3)2胁迫对南瓜幼苗生长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a(NO3)2浓度提高(0~100 mmol/L),南瓜幼苗株高、茎粗、根长、叶片数及植株干质量和鲜质量均显著降低;0~75 mmol/L Ca( NO3)2条件下,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丙二醛含量及质膜相对透性显著增加,抗坏血酸含量则显著降低。表明Ca( NO3)2胁迫造成了南瓜幼苗膜脂过氧化伤害,而幼苗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使南瓜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20.
水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一种有限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针对水资源短缺情况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