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73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55篇
  102篇
综合类   482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393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到2010年末,吉林省梨树县农机总动力达到40万kW,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147台,配套农具达到4800台(件),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目前,全县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面积已达1万hm2,已推广至15个乡镇、20个村和6600个农户。平均提高产量7%,累计增收节支2008.8万元,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2.
探讨2种乳酸菌制剂(植物乳杆菌和粪肠球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9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3%植物乳杆菌为试验Ⅰ组和基础日粮+0.3%粪肠球菌为试验Ⅱ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平均日增质量分别提高了7.46%和8.79%,料重比分别降低了7.28%和8.43%,腹泻率分别降低了1.12%和1.23%;试验Ⅰ组和Ⅱ组粪便中大肠杆菌数分别降低了9.31%和10.08%,乳酸菌数分别增加了4.18%和3.96%;试验Ⅰ组和Ⅱ组的白蛋白分别提高了21.3%和19.28%,尿素氮分别降低了19.15%和22.77%,试验Ⅰ组总蛋白提高了18.48%。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奶牛日粮代谢能、粗蛋白质和粗饲料类型3个营养因素对产奶前期奶牛100d产奶量影响的测定,确定日粮代谢能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本试验ME:11.0MJ/kg,CP:12.0,粗饲料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加玉米秸,奶牛100d产奶量可达到2907kg,平均日产奶29.07kg/d,全日粮料奶比为0.69:1,相当于精饲料产奶比0.31:1。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和吉林西部的气候与饲料资源特点,笔者推荐在奶牛产奶前期生产中使用ME:10.0MJ/kg,CP:10.5的日粮,尽量不使用稻草作为奶牛产奶前期的主要粗饲料。  相似文献   
24.
黑鱼湖原名大庆水库,始建于1976年,1978年正式投产运行。共有鱼类9科34属43种,水生高等植物3门15科17属28种。常见的种类有,挺水植物(如芦苇、香蒲、稗子等),沉水植物(如菹草、大茨葆、马来眼子菜等)。水生高等植物以菹草生物量最大(35千克/平方米),生长分布区域达水库面积的80%左右,覆盖面积可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25.
为探究轮作小麦—玉米栽培较好的秸秆还田方式,减少秸秆还田产生的不良影响,探寻秸秆还田与耕作、施肥方式的最佳搭配,进行不同还田方式对比研究。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设计秸秆粉碎直接还田配施有机肥后旋耕1次、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旋耕1次、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旋耕2次、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添加菌剂后旋耕2次、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翻耕1次后耙地这5种处理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氮、磷、钾及有机质的含量(P<0.05),秸秆还田处理与对照相比,灌浆期土壤硝态氮含量最大提高了38.51%;拔节期和灌浆期土壤有效磷含量最大提高了86.35%和32.13%,土壤速效钾含量最大提高了35.51%和36.50%,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大提高了12.15%和10.97%。秸秆还田处理还能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和物种多样性(Shannon指数),秸秆还田处理与对照相比,拔节期和灌浆期土壤酶活性最大提高了81.72%和137.98%;抽穗末期Shannon指数提高了1.67%~3.09%;秸秆还田处理与对照相比能显著提高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2.04%~10.16%、2.20%...  相似文献   
26.
胎盘免疫调节因子(placenta immunoregulating factor,PF)是从胎盘提取的小分子多肽,对病毒性疾病、免疫缺陷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检测牛(Bos taurus)和绵羊(Ovis aries)胎盘免疫调节因对人(Homo sapiens)胰腺癌细胞(pancreatic cancer cells-Ⅰ,PANC-Ⅰ)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本研究对从屠宰场获得的牛和绵羊胎盘进行分离,利用双酶水解法制备PF,将质量浓度为100~2 000 ng/mL的牛、羊PF作用于体外培养的PANC-Ⅰ细胞,以3-(4,5-二甲基噻唑-2-基)-5-(3-羧甲酯基)-2-(4-磺苯基)-2H-四唑(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tetrazolium,MTS)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对PANC-Ⅰ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利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添加PF对PANC-Ⅰ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PS3)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基因(cyclin-dependent kinaseinhibitor 1A,P21)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7.11 g绵羊胎盘制得0.588 mg PF,6.61 g牛胎盘制得0.312 mgPF,胎盘质量与所得PF的质量比约为20 000∶1.在体外培养的PANC-Ⅰ细胞培养液中添加PF,从形态上观察,牛羊PF对PANC-Ⅰ细胞没有明显的影响.绵羊PF处理后PANC-Ⅰ细胞增殖抑制率为9.75%~22.89%,牛PF处理后PANC-Ⅰ细胞增殖抑制率为-3.81%~23.56%,增殖抑制率最显著的绵羊PF浓度为500 ng/mL,牛PF浓度为1 000 ng/mL.绵羊PF在浓度为500 ng/mL时,PANC-Ⅰ细胞的PI和SPF最低,而牛PF各浓度下的胰腺癌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和增殖活性(S-phase fraction,SPF)没有明显的变化.同时,牛羊PF对PANC-Ⅰ细胞的迁移能力无显著影响.牛羊PF使PANC-Ⅰ细胞P53表达上调而P21表达下调.上述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下,PF对体外培养的PANC-Ⅰ细胞增殖有负调控作用,且牛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对胰腺癌细胞的影响不同,可能因为其存在的活性成分有区别.本研究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7.
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英雄群体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以下简称盐湖所)于1965年在西宁成立,1966年与原化工部正在筹建的盐湖化工综合利用研究所合并,隶属中国科学院领导。建所以后设置七个研究室.主要任务是调查及评价我国盐湖资源情况;  相似文献   
28.
201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期间,两会代表委员对国家未来的发展纷纷谏言,各种"两会好声音"涌现不断。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关注"三农"问题,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就在今年的两会中,"家庭农场"成为了一个高频词汇,同时"农民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防疫"等都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养殖业焦点,尽管聚焦的角度不同,但最终都指向了现代农业。两会期间,本刊时刻关注两会代表委员们关于养殖业发展的提案与建议,现将代表们的观点整理如下,供业内人士和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9.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全国各地有广泛的种植,历史悠久,技术相对成熟稳定,随着农业的科技进步,传统的种植方式已明显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稳产高产的要求,一些新技术不断在实践中采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效益显著,值得大力推广,文章分析了两种玉米种植的覆盖增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樟子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根据樟子松幼苗的生长习性及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本文从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及苗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