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4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在2001年秋季护坡筛选试验的基础上选用31种植物,于2002年春季在平西高速公路曹家堡段,进行人工植被建植技术研究,初步筛选出近20种适于该地区高等级公路护坡生态植被恢复的植物,并提出了灌木和草本植物混播建植人工群落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2.
对引入达日县和玛沁县“黑土型”退化草地的三种披碱草属牧草的生长情况,分别进行了4年和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这些牧草的越冬率均接近100%,抗寒性很强,适应性随栽培年限延长而提高。总的生长发育规律是生长前期地上植物增加速度较快,到抽穗期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生育期随栽培年限延长而缩短,随海拔增高而延长。三种牧草第2年单位面积平均干草产量约1 100g/m2,垂穗披碱草和短芒老芒麦单位面积平均种子产量约330g/m2。是“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植人工植被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cv.Qinghai)野生栽培品种的由来,以及近几年在生物-生态性、恢复生态学、生理生化和高寒草坪方面的工作,提出了青海草地早熟禾目前依然缺乏的研究,指出今后工作的重点,应加强青藏高原育种工作,寻找更多更好的牧草生态型品种。  相似文献   
14.
根据护坡植物选择原则及植物生态特性,结合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特点及护坡植物的研究应用情况,筛选出了30余种适宜的护坡植物,并提出了护坡植物的建植原则、方法、模式及建植后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草地早熟禾高产农艺措施数学模型与优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对草地早熟禾在三江源地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上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草地早熟禾高产数学模型,解析了试验因素的产量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并优选出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确定了置信区间,为其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异针茅栽培驯化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野生异针茅在海拔3756m的大武地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上3年的栽培和生长特性观测结果表明:异针茅越冬率达98%,第2年7月中旬第2次生殖生长开始,25%的植株在8月15日腊熟,至9月下旬停止生长达到孕穗及孕穗以上的生殖枝占65%;鲜草产量1160g/m2,干草产量516.2 g/m2,种子产量8.6 g/m2,茎叶比1∶0.74.第3年各物候期比第2年提前4~10d,并与当地野生种基本一致;8月下旬盖度达到100%,叶茎比高,干草产量达到864.3g/m2,与冷地早熟禾相近,种子产量比第2年增加近5倍.异针茅特别适合于高寒草原生长,在高寒草甸的“黑土型“退化草地上也表现出较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黑土型"退化草地优良牧草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青海省玛沁县乳品厂"黑土型"退化草地,引入13属30个草种,经4年淘汰,筛选出9属17个草种.其中,干草产量最高的是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达14585 kg/hm2;能完成生育期的有12个草种,短芒老芒麦(Elymus breviaristatum)种子产量最高(1832 kg/hm2),不能完成生育期的有5种,但产草量都比较高,叶量丰富,适应性强,尤其是无芒雀麦(Bromus inermus)和赖草(Leymus secalinus)根茎繁殖力强,形成草皮快.试验表明,筛选出的17个草种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有很好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该研究为进一步选育牧用价值高,恢复退化草地能力强的优良牧草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草地早熟禾在青海同德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阿玛  王柳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465-12466
[目的]筛选适应青海同德地区种植的草地早熟禾草种。[方法]以青海草地早熟禾和国外引进品种优异、肯塔基、巴林为供试草种,通过青海同德地区田间试验进行越冬性能比较试验,并对翌年返青草种进行为期3年的生长情况的观察与分析。[结果]4种草地早熟禾草种中,仅有青海草地早熟未能在海拔3200m以上的同德巴滩地区顺利返青并完成整个生育期的生长,平均生育期为126d,越冬率在98%以上,开花期的平均株高保持在加.5om,第1-3年的鲜草产量分别为l266.67、1215.28、1234.57g/m2,干草产量分别为633.33、607.64、617.28g/m2,产草率达50%。国外引进品种在经过第1年的植株生长后第2年无一成活。[结论]青海草地早熟禾能够安全越冬,生长情况良好,证明能够适应该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  相似文献   
19.
高寒地区暖季草场放牧牦牛的生产性能及其土壤养分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旨在通过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小嵩草(Alpine Kobresia parva(Nees)Wang et Tang ex Y.C.Yang)草甸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Griseb.)Scribn.et Merr.)高寒混播草地暖季草场植物初级生产力、土壤养分含量以及牦牛生产性能的研究,为草地合理利用提供有益的依据。结果表明:牦牛个体增重与放牧强度均呈线性关系;高寒小嵩草草甸暖季草场最适放牧强度为1.26头/hm2,垂穗披碱草/星星草混播高寒混播草地暖季草场的最适放牧强度是7.23头/hm2;放牧强度对高寒混播草地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影响不显著,对速效钾的影响显著(P<0.05);随着放牧强度的提高,高寒小嵩草草甸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全氮、全磷的含量呈减小趋势;当放牧强度分别达到1.07头/hm2,1.08头/hm2和1.22头/hm2时,0~5 cm,5~10 cm,10~20cm土壤速效氮含量依此达到最小;随着放牧强度的提高,高寒小嵩草草甸禾草和莎草的比例下降,可食杂草和毒杂草比例增加,而高寒混播草地垂穗披碱草的比例降低,星星草和杂类草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20.
江河源头不同程度退化小嵩草高寒草甸草场的封育效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位于江河源头达日县的不同退化程度小嵩草Kobrecia parva高寒草甸3年的封育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封育对不同退化程度小嵩草高寒苹甸草场的总盖度及不同经济类群植物的益度、总地上生物量、不同经济类群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及其组成、退化群落对未退化群落(原生植被)的相似性系数均有显著的影响。经过3年的封育后,草地植被总盖度、总地上生物量、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的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群落的相似性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轻度退化草地封育2-3午后,草地的优良牧草及可食杂类草不论是盖度还是地上生物量均高且占绝对优势,草地即可得到恢复;中度退化草地要靠封育恢复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重度和极度(黑土滩)退化草地,必须通过建植人工草地、结合补播、施肥、毒杂草防除等其它措施改良,以治本的工程措施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