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41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44篇
  34篇
综合类   280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52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半干旱区玉米行距调整增密对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构建不同的群体冠层结构,以玉米不同行距配置为基础,研究乳熟期玉米群体的光能利用情况,分析不同行距配置对冠层结构及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群体消光系数达到显著相关,且为负相关。在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宽窄行行距70-30 cm和宽窄行行距80-30 cm配置下玉米群体对光能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佳,且有效提高玉米群体产量,增产分别达到8.06%和22.82%。  相似文献   
92.
为了进一步挖掘小麦穗部的干物质生产潜力,以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boeoticum,二倍体)、野生二粒小麦(T.dicoccoides,四倍体)、碧蚂1号(T.aestivum Bima 1,六倍体)3种不同染色体倍性小麦为材料,在干旱和灌水两种水分处理下,比较不同倍性小麦品种穗部干物质分配规律、转运特性及对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在两种水分条件下,不同倍体小麦穗部各器官干物质分配规律存在差异,与六倍体和二倍体小麦相比,四倍体小麦的穗轴、颖壳干物质分配率最低,其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转运效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最高。六倍体的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均大于其他两种小麦。水分胁迫由于降低了营养器官开花前贮藏同化物向籽粒的再分配及花后干物质的积累与转运,从而降低了产量。水分胁迫下,四倍体小麦的产量下降幅度最小,可能与四倍体小麦穗部干物质分配率低、转运效率高有关,其穗部器官干物质能更多地向籽粒转运分配,滞留物最少,使得千粒重增加。因此,水分胁迫下,四倍体小麦表现出更强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93.
本文结合一般规划设计程序,从明旨、相地、原则、景观规划等方面分析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要点。强调农业生产、体验开发及景观质量对休闲农业园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4.
玉米栽培模式对暗棕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栽培模式的改变通过对暗棕壤形成不同程度的扰动,能够引发微生物学特性及养分状况的变化;反之,亦可通过两者的数量变化来定量评估玉米栽培模式对地力培肥的效果。以实施3a的定位栽培试验为供试对象,分别研究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HPE)、地膜覆盖下的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PM-HPE)、宽窄行交替休闲栽培(WNR)以及农民等垄宽常规栽培(CC)4种模式对暗棕壤养分状况、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SMBC、SMBN)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种植带与休耕带的分类讨论,相关结果表明:(1)高光效栽培对暗棕壤全氮含量利用程度较高,栽培措施改变对全磷含量影响较小,休闲栽培能够显著提升暗棕壤全钾含量水平,但对有效磷及有机质含量有着明显的消耗作用;(2)常规栽培具有改善暗棕壤脲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双重作用,但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则表现为抑制作用。无论覆膜与否,高光效栽培对蛋白酶活性皆有所抑制。基于休闲栽培,密植玉米的种植带更有利于蛋白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增高,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此过程中遭受抑制。高光效栽培下的休耕带,其脲酶活性略高于种植带,而宽窄行交替休闲栽培所表现的规律相反;(3)常规栽培更有利于暗棕壤SMBC成分的累积以及SMBN含量的消耗,休闲栽培下的种植带,其SMBC含量明显高于休耕带的结果;休闲栽培有利于土壤细菌的繁衍,而覆膜能够在同等栽培条件下增加真菌在微生物区系中的存在比例。  相似文献   
95.
桑剑纹夜蛾是园林植物的主要食叶害虫,幼虫种群数量大,危害严重。笔者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叙述了桑剑纹夜蛾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6.
基于对哈尔滨市香坊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的实地调研,深入分析香坊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从农民、政府和医疗机构三个方面来维护参保农民的切身利益、提高制度运行绩效、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
耕整地机械是农业种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增产增收的先决条件,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耕整地机械的发展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可采取科技创新,科研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大力发展耕整地机械,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8.
蔬菜是我们人类都要摄取的食物,随着人口的增加,环境的恶化,衍生出了大棚蔬菜种植,这种种植方法可以让人们在冬天蔬菜没有办法在室外种植生产的情况下吃到夏天的蔬菜,这种种植方法也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棚室蔬菜种植的不断发展使得之前以人工为主的种植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实际发展的需求,针对此种情况研发设计一种适合棚室作业的手推式蔬菜播种机。整个机具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占地面积小,该机具投入使用后将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使棚室内的种植环境保持清洁、无污染,填补了国内棚室蔬菜种子播种机械的空白。  相似文献   
99.
<正>由粟单胞锈菌(Uromyces setariae-italicae)引起的谷子锈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真菌性病害,该病可在短期内大面积流行,通常导致减产10%~30%。谷子锈病病原菌U.setariae-italicae,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柄锈菌科(Pucciniaceae)、单胞锈菌属(Uromyces),是一种多孢型转  相似文献   
100.
本研究以来自达里湖(碱水)和松花江(淡水)的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杂交F2为实验材料,通过碱度耐受实验进行性状测定,以39对多态的EST-SSR和SSR为标记,对77个F2个体进行基因分型,根据Fisher确切概率法对F2基因型和耐碱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有2个标记与耐碱性状显著相关(P0.05),其中1个标记为EST-SSR,从瓦氏雅罗鱼转录组数据库中调取该EST序列,基因注释结果显示该序列与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低氧诱导因子HIF-3?基因、草鱼的低氧诱导因子HIF-4?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该基因的主要功能是参与鱼类的耐低氧反应过程,加强鱼类的耐低氧能力。本研究对于今后深入研究此功能基因的作用机制及培育适于盐碱水域养殖的鱼类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