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目的】确定不同类型晚稻品种安全齐穗下限温度和湖北省不同双季稻区二季晚稻安全齐穗期,为各地合理布局和科学安排双季稻生产提供指导。【方法】以适宜湖北省双季稻区不同种植方式的粳型、籼型和籼粳杂交型二季晚稻品种为材料,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在湖北省咸宁赤壁市、荆州公安县、武汉洪山区、黄冈团风县、孝感孝昌县5地进行分期播种大田试验,并结合对孕穗抽穗期盆栽试验材料进行模拟低温处理,通过调查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分析齐穗前气温与结实率的关系,以结实率降低到最适温度下结实率的82%时的温度为安全齐穗下限温度;在此基础上,根据近30年气象资料绘制湖北省不同双季稻区不同类型晚稻品种在9月份逐日齐穗风险图,并以齐穗日在80%以上的年份可以避开低温的影响作为各地的安全齐穗期。【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类品种抽穗期延迟。在迟播条件下单株(穴)产量显著降低。结实率是影响各类品种产量的主要因素,并与齐穗前4 d平均气温呈二次曲线关系。齐穗前4 d安全齐穗下限温度,粳稻品种为19.6℃,较传统标准低0.4℃;籼稻品种为22.4℃,较传统标准高0.4℃;籼粳交品种为22.2℃,与籼稻品种接近。湖北省双季稻区粳稻、籼...  相似文献   
52.
用钾长石制备的液体钾肥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小麦种子的活力,促进小麦幼苗细胞分裂和生长,尤其对幼苗期根系生长促进作用更显著。液体钾肥在适宜浓度时作用显著,浓度过高或过低作用都有所下降。液体钾肥对小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没有不良作用,可以用于小麦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53.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以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和Ⅱ优725为试验材料,利用测筒栽培条件,比较了4种不同灌溉方式下的水稻产量、品质及水分生产率。结果表明:与淹水灌溉相比,间歇灌溉、半干旱栽培和干旱栽培下两优培九全生育期的耗水量分别减少了10.65%、25.70%、34.68%,产量分别增产7.38%、减产17.29%和减产41.01%;Ⅱ优725耗水量分别减少了12.49%、22.08%、32.24%,产量分别增产8.54%、减产20.00%和减产46.43%。水分生产率以间歇灌溉最高,半干旱栽培次之,淹水灌溉和干旱栽培较低。间歇灌溉下稻粒的整精米率、精米率、粒长均高于其他处理,但垩白粒率、垩白度低于其他处理;随着稻田耗水量的减少,稻粒的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而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提高。试验结果表明间歇灌溉为南方稻区较适宜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54.
1、地滑轮移率大。(1)原因:播种机前后不平;传动机构阻卡;液压操纵手柄处中立位置。(2)排除:调整拖拉机上拉杆长度;排除故障,消除阻力;应处于浮动位置。  相似文献   
55.
旋翼筛是长网纸机上浆前的主要除砂设备,其结构简单,高效低耗,工艺适应性强,因此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56.
“华苎3 号”是在新余麻与稀节巴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在品系比较试验中比对照细叶绿增产21 .44 % ,在区域试验中与高产对照品种华苎2 号产量相当;纤维品质优良, 年均纤维细度在2100 支以上, 且三季麻的纤维细度均达1800 支以上,在品系比较试验中头, 二、三麻的纤维细度分别为2627 、1988 、2175 支,年均2263 支。在区域试验中,头、二、三麻的纤维细度分别为2492 、1984 和1944 支,平均2140 ;抗逆性强,对炭疽病亚免疫, 不感染花叶病, 抗旱耐渍,抗风性中等。  相似文献   
57.
现代蔬菜产业不仅要实现市场和消费者所期盼的产品安全绿色和高品质,也要实现生产者所期盼的高产量和高效益。近年来,课题组集成应用了土壤可持续管理、温光精细化调控、节水控湿、绿色保花保果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一系列设施蔬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的关键技术,并进行了示范和推广,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对这些技术集成应用的体会进行总结,以期对各地设施蔬菜技术升级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58.
氮肥用量与运筹对水稻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大田条件下氮肥用量与运筹对水稻氮素吸收、转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试验分别设置3个氮肥水平(0、150和240 kg/hm2N)和两种基追比例(即基肥:蘖肥穗粒肥分别为40%︰30%︰30%(A)和30%︰20%︰50%(B)),共5个处理,依次记作N0、N150A、N150B、N240A、N240B。结果表明,在0~240 kg/hm2范围内,提高氮肥水平,显著增加水稻吸收的肥料氮素、土壤氮素数量以及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量。成熟期高氮处理(240 kg/hm2)水稻吸收的肥料氮素、土壤氮素及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量较多,分别为110.25、65.91、32.69 kg/hm2,而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和土壤残留率下降,氮素损失率增加。在相同的氮肥水平下,采用基肥蘖肥穗粒肥比例为30%︰20%︰50%时,水稻吸收的肥料氮数量显著增加,氮素吸收利用率和土壤残留率提高,氮素损失率降低。适量施氮并增加穗粒肥的施氮比例,可以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在本实验条件下,施氮量为240 kg/hm2及基肥蘖肥穗粒肥为30%︰20%︰50%的施氮处理是兼顾产量和环境的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59.
在河北涿州地区,比较研究了现代化育苗温室和日光育苗温室2种类型温室的温湿度变化及在夏季蔬菜育苗中的成本效益情况.结果表明:7月24日至8月31日,配套湿帘降温和外遮阳系统的日光温室日最高温度在31℃以下,现代化温室在30℃以下.9月上旬,二者日最高温度基本相同.9月中旬以后,2种温室的日最高温度均降至较低水平,日光温室在16.4~25.3℃,现代化温室在15.7~23.5℃,日光温室比现代化温室高1~2℃.2种类型温室的日最低温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至10月11日,日光温室日最低温度降至12.5℃,现代化温室降至11℃,自9月下旬,日光温室日最低温度比现代化温室高1~2℃.日光温室的空气湿度在高温季节高于现代化温室,9月中旬以后又低于现代化温室.日光温室单位育苗面积的建造成本和用电成本分别只有现代化温室的27.9%和49.0%,土地利用率为现代化温室的49.6%.  相似文献   
60.
以水稻品种两优培九为材料,研究了大田条件不同灌溉模式下氮肥水平对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及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灌溉(W2)和厢沟灌溉(W3)条件下水稻氮素积累总量、氮素吸收利用率分别比常规灌溉(W1)增加了18.5%、94.6%和22.1%、62.4%;产量分别增加了2.5%和9.1%。中等氮肥(N 180 kg/hm2, F2)处理的水稻氮素农学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分别比低肥(N 90 kg/hm2, F1)处理增加了73.9%和36.2%;产量比不施肥处理(F0)增加了48.9%。水氮互作效应对稻米垩白粒率和蛋白质含量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