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3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33篇
  17篇
综合类   267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21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水生栖热菌FL-03海藻糖合酶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从水生栖热菌FL-03中获得的海藻糖合酶粗酶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200HR凝胶过滤层析后,纯化68.48倍,产率为18.4%。研究表明:该酶分子量约为101 kD,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为7.0,在40~80℃、pH 6.0~9.0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Fe3 对该酶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Cu2 、Tris、Zn2 对该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酶具有高度的底物特异性,只能专一地将麦芽糖转化为海藻糖。在40℃4、8 h条件下,麦芽糖转化为海藻糖的转化率最大可达到79%。  相似文献   
102.
生产农作物绿色食品是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世界范围都要引起 重视的普遍课题,我国更需迫切重视。使用一般的无公害杀虫剂是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的,而目前病 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还不成熟,现在可用于绿色食品生产的高效无毒的杀虫剂在我国已首先研究出来 了,当前缺少的仅是农产品市场完备的农药残留检测机制,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可给绿色食品创造存在 的空间,从而实现农业绿色产业大发展,这一天的到来已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103.
为探明北疆超晚播条件下,冬、春性小麦品种间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差异,采用田间试验(10月31日播种,冬前不灌水),比较了6个冬性和5个春性小麦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产量。结果表明,春性品种出苗率明显高于冬性品种,春性品种平均生育期(91.8 d)比冬性品种(95.0 d)短约3.0 d;春性品种总茎数平均峰值(869.3×104·hm-2)明显高于冬性品种(772.4×104·hm-2);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平均值在春、冬性品种间差异不明显;新冬41、新春6号、新春43号的产量较高,为7 581.6~7 935.6 kg·hm-2,获得高产的穗数为431.7×104~515.8× 104·hm-2,穗粒数 31.6~36.3,千粒重46.8~52.8 g。综合考虑产量、出苗率、成熟期等因素,初步认为新春6号、新冬41号、新春43号适合在北疆超晚播。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组织培养条件下,紫色松乳菇在液体和固体培养中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紫色松乳菇液体培养的最适糖源为25 g/L葡萄糖,接种量12%,培养基装液量90 mL/瓶。在最适培养条件下松乳菇液体培养生长曲线分为4个时期:延滞期(1~3 d)、快速生长期(5~8 d)、稳定期(9~12 d)和衰亡期(13 d)。松乳菇固体培养的最适糖源为25 g/L葡萄糖,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快速生长期为6~8 d。  相似文献   
105.
以14份乌腺金丝桃为试材,采用L_(16)(4~5)正交实验设计,建立并优化乌腺金丝桃的ISSR-PCR反应体系,并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分析供试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0μL ISSR-PCR反应体系中应含有Taq DNA聚合酶1.0U,dNTPs 0.2mmol·L~(-1),Mg~(2+)2.0mmol·L~(-1),模板DNA 45ng。从45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1条多态性引物,利用筛选的多态引物对14份乌腺金丝桃材料进行了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8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7条,占67.06%;4个乌腺金丝桃居群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375 1~0.725 2,平均值为0.541 6;通过UPGMA进行聚类分析表明,14份材料可分为3个类群4个亚群。乌腺金丝桃居群间遗传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居群内,其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6.
研究田间条件下PGPR菌剂灌根对辣椒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深入探究PGPR菌剂的田间促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4株PGPR菌株制成PGPR菌剂,对辣椒进行灌根,并采用Illumina-MiSeq平台对辣椒根际土壤细菌V3-V4区进行Paired-end测序,结合细菌及功能菌群数量、辣椒产量指标,比较分析菌剂灌根配施全量化肥(PGPR-CF1)、菌剂灌根配施80%化肥(PGPR-CF2)和全量化肥(CK)处理后对辣椒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PGPR菌剂灌根后辣椒根际土壤细菌及包含固氮、解磷及解钾等功能菌群的数量显著提高,且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对照,细菌优势度则表现为PGPR-CF1和CK组高于PGPR-CF2。所有土样共得到有效序列573 896条,在相似水平为97%下聚类分析得到OTUs数分别为2 153个(CK)、2 337个(PGPR-CF1)、2 358个(PGPR-CF2);各处理辣椒根际土壤中的优势门为酸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浮霉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总占比分别为83.7%(PGPR-CF1)、79.55%(PGPR-CF2)和79.77%(CK)。PGPR菌剂灌根后增加了伯克霍尔德氏菌目、芽孢杆菌目、鞘脂单胞菌目等的相对丰度,降低了芽单胞菌目、酸杆菌目的相对丰度。Pearson指数表明,辣椒产量和单果重与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度正相关。研究显示,PGPR菌剂处理,可以提高根际土壤细菌和功能菌群的数量,同时影响了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并促进了辣椒增产。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以槐木虱为研究对象,采用药膜法(FDA方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单甲脒盐酸盐不同配比对槐木虱的室内联合毒力效果。结果表明:1∶24、1∶29阿维菌素与单甲脒盐酸盐混配表现出很强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在144.6~1 093.8之间;0.5∶34.5、0.5∶29.5、0.5∶24.5阿维菌素与单甲脒盐酸盐混配72h共毒系数(CTC)分别为281.50、152.96、154.88,表明有增效作用,只有0.5∶34.5阿维菌素与单甲脒盐酸盐混配在48h有增效作用,其它2个配比在24、48h共毒系数小于80,表现为拮抗作用;该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是生物农药,单甲脒盐酸盐是有机氮农药,两者合理混配是克服或延缓害虫抗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0.
以莲不同类型的顶芽和腋芽为外植体,开展芽的无菌离体再生组织培养.结果显示:莲的不同类型顶芽/腋芽离体培养效果不同,随着消毒时间的延长,A类型外植体污染率最低,B类型外植体污染率次之,C类型外植体污染率最高.A类型外植体成活率最低,B类型外植体次之,C类型外植体最高.外植体的不同灭菌试验表明,添加生物消毒剂(plant preservative mixture,PPM)后,污染率降低到27.77%.不同的细胞分裂素对初代培养的试验表明,添加3.0 mg/L KT时,诱导率达到74.43%,而且芽生长健壮,是比较适合的莲外植体诱导的激素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