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3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33篇
  17篇
综合类   267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21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阐述了2018年黄冈点中稻区域试验品种,试验设计,秧田与移栽田的田间管理。对品种在产量,生育期及经济性状等作出相应的分析。为各个品种的汇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2.
山东省农机维修网点服务保障能力现状及发展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山东省农机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机总动力达1亿千瓦,拖拉机248.2万台,拖拉机配套农具433.2万部,联合收获机达30.4万台。面对如此巨大的农机设备保有量,如何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使用成本、发挥设备使用性能,成为摆在农机维修服务工作面前的课题,全面提升农机维修服务能力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3.
目前极端天气频发,对各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保定是冀中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研究厄尔尼诺事件对保定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对指导该地区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获取该地区1988~2018年气温与降水数据、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和粮食(小麦和玉米)产量数据,根据GB/T 33666―2017确定该地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年,采用线性趋势和Mann-Kendall (M-K)检验方法,分析1988~2018年保定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与突变情况;利用不同季节的气温和降水距平,分析厄尔尼诺事件对该地区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采用GIS反距离权重法差值,分析保定地区各县(市)气温和降水变化幅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该地区出现超强级厄尔尼诺事件2次、中级厄尔尼诺事件4次、弱级厄尔尼诺事件2次,共计8次。(2)保定地区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且通过了M-K检验。气温和降水的突变年与厄尔尼诺年耦合。(3)保定市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由东向西逐渐增强,降水量变化空间分布由北向南逐渐减弱。保定西部暖干趋势最为显著,东部偏干但升温不明显。(4)不同等级的厄尔尼诺事件,4个季节的气候变化差异较大。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年,农业灾害发生比例增加,且造成当年夏秋粮减产。  相似文献   
44.
水产科研单位解决渔业产业中关键“卡脖子”技术问题,支撑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文章介绍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生态改善和人才振兴的典型做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延长乡村振兴项目周期、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改进人才培养方式、强化横向联合等对策,以期更好地发挥水产科研单位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5.
旨在筛选荷花淹水胁迫过程中表达稳定的内参基因,使不同胁迫处理下荷花目标基因的定量更为准确。以不同淹水胁迫时间的荷花叶片为材料,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验证5个植物常用内参基因,包括18S rRNA(18S)、actin(ACT)、elongation factor 1α(EF1α)、Histone H3(HIS)及β-tubulin(TUB)的表达水平,结合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其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价。将优选的2个内参基因(18S和ACT)应用于荷花转录因子基因ERFB2-1(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 B2-1)和ERFB2-2的淹水胁迫表达,结果显示表达趋势一致,验证了可靠性。本研究对荷花淹水胁迫过程中关键基因表达的qRT-PCR分析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枯草芽孢杆菌8-32产抗真菌物质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菌株8-32抗真菌物质的产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找出影响菌株Bacillus subtilis 8-32产抗真菌物质的主要因素为培养时间、装液量和可溶性淀粉含量。采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3个显著影响因子的最佳配比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培养时间72.28h,装液量59.80mL/250mL三角瓶,可溶性淀粉含量1.51%。优化后抑菌圈直径从试验设计初期的14.21mm提高至24.51mm。  相似文献   
47.
植物生长并非一成不变,植物的动态性需格外注重,不同植物不同生长周期的养护手法(例如紫薇的修枝、红叶石楠的修枝情况)也不容忽视。植物景观作为一门多维度的艺术,包含了外形、色彩、嗅觉、触觉等不同的特征,同时又受到时间这一不确定因素影响颇深。针对不同时期植物的生长发育差异,应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加强季相搭配,延长观赏期,增加观赏角度。  相似文献   
48.
为了确定再生水灌溉中Cr(Ⅵ)的含量,设置了11个不同Cr(Ⅵ)浓度梯度(0、5、10、15、20、30、50、75、100、120、150 mg/L),通过无土栽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污水对小麦萌发和幼苗生长等指标,分析Cr(Ⅵ)对小麦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r(Ⅵ)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影响分两个阶段,低浓度时(小于15 mg/L)促进小麦萌发,而浓度大于15 mg/L时,则呈现抑制作用,发芽率呈现较强的下滑趋势;Cr(Ⅵ)离子浓度为5 mg/L时对芽长及苗鲜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根长没有表现出促进作用,且随着Cr(Ⅵ)浓度升高对根及生物量积累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研究表明,虽然,再生水灌溉中低浓度Cr(Ⅵ)可以促进小麦萌发,但是过高的Cr(Ⅵ)不利于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进而会降低小麦的生物量。经过综合评价,再生水灌溉中的Cr(Ⅵ)离子浓度应该控制在低于15 mg/L的范围。  相似文献   
49.
研究田间条件下PGPR菌剂灌根对辣椒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深入探究PGPR菌剂的田间促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4株PGPR菌株制成PGPR菌剂,对辣椒进行灌根,并采用Illumina-MiSeq平台对辣椒根际土壤细菌V3-V4区进行Paired-end测序,结合细菌及功能菌群数量、辣椒产量指标,比较分析菌剂灌根配施全量化肥(PGPR-CF1)、菌剂灌根配施80%化肥(PGPR-CF2)和全量化肥(CK)处理后对辣椒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PGPR菌剂灌根后辣椒根际土壤细菌及包含固氮、解磷及解钾等功能菌群的数量显著提高,且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对照,细菌优势度则表现为PGPR-CF1和CK组高于PGPR-CF2。所有土样共得到有效序列573 896条,在相似水平为97%下聚类分析得到OTUs数分别为2 153个(CK)、2 337个(PGPR-CF1)、2 358个(PGPR-CF2);各处理辣椒根际土壤中的优势门为酸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浮霉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总占比分别为83.7%(PGPR-CF1)、79.55%(PGPR-CF2)和79.77%(CK)。PGPR菌剂灌根后增加了伯克霍尔德氏菌目、芽孢杆菌目、鞘脂单胞菌目等的相对丰度,降低了芽单胞菌目、酸杆菌目的相对丰度。Pearson指数表明,辣椒产量和单果重与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度正相关。研究显示,PGPR菌剂处理,可以提高根际土壤细菌和功能菌群的数量,同时影响了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并促进了辣椒增产。  相似文献   
50.
<正>2017年是"十三五"计划实施的第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面对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围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部署,中国油脂行业将如何发展?未来方向、新趋势、新动力在哪里?11月11日,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中国分会(AOCS China Section)第一届年会在江苏省无锡市胜利召开,围绕"油料及副产物利用"的会议主题,中外油脂行业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油料油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