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白菜雄性不育相关新基因BcMF1的分离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与白菜雄性不育性状相关的新基因,为研究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ZUBajh97-01AB ’的表达差异,在可育株群中扩增出1条特异条带BcMF-A15T17,通过RACE和PCR技术扩增得到该基因的cDNA和DNA全长序列,并用Northern杂交验证了该基因的表达特征。【结果】该基因被命名为BcMF1,它的cDNA全长为1 684 bp,基因全长为1 985 bp,BcMF1基因仅在两用系可育株群的中、大花蕾中特异表达。推测的BcMF1蛋白含有471个氨基酸,与拟南芥未知功能蛋白家族DUF1216成员的相似性较高,预测该蛋白是一个定位在胞外的分泌蛋白。【结论】BcMF1基因是一个与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相关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12.
13.
14.
针对综合配网自动化展开探讨,旨在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民用电力设备相结合,将民用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检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进供电质量,与用户建立更密切更负责的关系,力求供电经济性更好,企业管理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白菜核隐性雄性不育两用系开花期,可育株群花蕾抗氰呼吸强度显著高于不育株群;不育株群花蕾的I从缺乏,而zr盈余;过氧化物同工酶带不育株群的中花蕾和大花蕾强于可育株群;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功酶可育株群中的小花蕾和中花蕾的两条带强于不育株群;可育株群的中花蕾可溶性蛋白电泳表现出两条特异带,而不育株群的中花蕾有一条特异带。  相似文献   
16.
枣树品种品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为建立完善枣种质资源分类鉴定技术体系,采用了基因组DNA-AFLP分子标记技术,从32对引物中筛选出了E-AAC/M-CCT、E-AAC/M-CAT、E-ACT/M-CCG、E-AAG/M-CCC和E-ACC/M-CAT等5个多态性好、分辨率高的引物组合,共扩增213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72条,多态性百分率76.16%。通过计算品种间单匹配系数,不加权算术平均值法绘制聚类图,可将28个供试品种和品系全部区分开;通过观察指纹图谱,也可明显看出新品系与其原种的差异带的多少,可快速准确地区分和确定新变异品系;另外,还可消除枣种质资源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现象。从而表明,AFLP技术是鉴定枣品种的有效方法。探讨了基因组DNA-AFLP分析技术的各关键步骤,并展望AFLP技术在枣品种鉴定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番茄不孕病毒(TAV)、菊花B病毒(CVB)、菊花褪绿斑驳类病毒(CChMVd)是侵染菊花的3种主要病毒,严重影响菊花品质.利用Blast及分子生物学软件DNAStar对TAV、CVB、CChMVd基因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比较,选用TAV的277 bp(1 810 ~2 086),CVB的281 bp(496~776),CChMVd的217 bp(109 ~325)的部分基因片段,应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将其拼接成融合基因CBT,构建了以CaMV 35S启动子驱动的含有“正向CBT片段-内含子-反向CBT片段”的RNAi的植物表达载体,为培育抗3种病毒的菊花优异种质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验证高羊茅叶绿体表达载体在高羊茅叶绿体中的瞬时表达情况,为今后在高羊茅叶绿体中稳定表达该载体,获得耐旱高羊茅的叶绿体转基因株系奠定基础。【方法】首先从高羊茅草叶绿体基因组中克隆16S/trnI-trnA/23S片段,作为定点整合同源片段。然后将耐旱相关基因酵母海藻糖合酶基因tps1与水稻叶绿体16S rRNA基因的强启动子Prrn、烟草叶绿体基因psbA的终止子构建表达盒(Prrn-tps1-TpsbA-ter),连同草丁膦抗性基因bar表达盒、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ptII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构建的融和基因表达盒一起克隆到定点整合同源片段之间,构建高羊茅叶绿体的稳定表达载体gTKGB。通过基因枪轰击法将gTKGB转化到高羊茅幼嫩叶片中,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GFP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克隆的高羊茅叶绿体基因16S-trnI-trnA-23S在NCBI登录号为:DQ490947-DQ490950。构建的叶绿体表达载体gTKGB转化高羊茅幼嫩叶片,在叶绿体中有很好的GFP表达。【结论】高羊茅叶绿体表达载体gTKGB可用于高羊茅叶绿体转化。  相似文献   
19.
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是植物十八碳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与种子老化密切相关.洋葱(Allium cepa)种子为短寿命种子.研究LOX基因与洋葱种子发育及老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洋葱授粉后的子房和种子为材料,利用RT-PCR结合快速克隆cDNA末端(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获得AcLOX1 (GenBank登录号:KU363822)基因全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基因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利用RT-PCR和qRT-PCR分析AcLOX1在洋葱不同部位、种子发育过程以及种子储存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为2 847 bp,包含一个2 61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873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AcLOX1具有PLAT_LH2 (polycystin-1,lipoxygenase,alpha-toxin_lipoxygenase homology)和LOX两种结构域;与桉树(Eucalyptus grandis)、杏(Prunus dulcis)、葡萄(Vitis vinifera)等物种的LOX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66%~73%.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AcLOX1与其他物种的9-LOX聚在一起.时空表达模式表明,AcLOX1基因在洋葱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授粉后5~25 d随着时间增长其表达量增加,但在授粉后25 d到成熟及储存一年的种子中少量持续表达.本实验初步证实了AcLOX1对洋葱种子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且与种子老化相关联,为阐明洋葱种子短寿命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病毒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微生物,每年都给全球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近年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病毒植物已经成为抵抗植物病毒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目前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主要方法策略,包括由蛋白质介导、RNA介导、非病毒来源基因介导及交叉保护介导的抗性机制,分析了这些机制的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同时还对一些RNA水平的抗性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