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1篇
  6篇
综合类   124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85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51.
为探讨膜下滴灌栽培模式下的粳稻产量构成及其穗部特征,以12个水稻品种(A1~A12)为材料,比较分析了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组成及其成穗率、穗部构成特征.结果表明:在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平均值以A6最高,膜下滴灌水稻主要依靠主茎和一级分蘖成穗,且主茎和一级分蘖的贡献率占97%以上,群体数量的上升较平稳,成穗率中等;膜下滴灌水稻可以依靠二次枝梗数来增加穗粒数,二次枝梗对穗粒数的贡献率在57%以上.膜下滴灌水稻栽培应选用着粒密度较大、紧实的大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52.
为探究不同播期对鲜食春大豆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期充分发挥各鲜食春大豆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市场价值,本研究以7个鲜食春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下各鲜食春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生育期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苏成2号’、‘苏成4号’、‘苏成6号’、‘苏成7号’、‘新三号’在第2播期产量最高;‘苏成8号’、‘苏新6号’在第3播期产量最高;各品种开花期和采收期随着播期延迟而缩短;并在不同播期下,株高、分枝数、始荚高度、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百粒鲜重及单株鲜籽重均发生显著变化。综上,只有适期播种,各鲜食春大豆品种才能发挥最高的产量潜力,建议第1播期应选择‘苏成4号’,第2播期选择‘苏成6号’,第3播期选择‘苏新6号’。  相似文献   
53.
本文综述了杂草稻的概念、发生情况、形态特征、对膜下滴灌栽培稻的影响以及杂草稻的综合防治技术。明确了杂草稻是稻田的一种主要杂草,形态与水稻极为相似,防治比较困难。只有采用种源控制、加强栽培管理和开发相应的除草剂等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杂草稻的蔓延和危害。  相似文献   
54.
通过试验研究了湿喂法对断奶仔猪生产效益(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及断奶仔猪成活率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湿喂法的试验组猪的保育期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7.32%(P<0.01),料重比比对照组降低3.95%(P<0.05),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明显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提升了5.49%(P<0.05),湿喂法的应用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55.
王永强  王庆云  霍平 《养猪》2008,(2):65-65
2007年5月,安阳市某猪场发生妊娠母猪突然死亡和以肠道出血为特征的传染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雌蚕无性克隆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雌蚕无性克隆后代全雌、基因型完全一致的遗传特性,在家蚕遗传育种及杂种优势机理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介绍了10余年来在雌蚕无性克隆性状的遗传特性、无性克隆系的构建及应用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57.
藏羊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在我国高寒、高海拔地区有优秀的生产能力。发展藏羊养殖产业是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一个主要渠道。该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藏羊饲养管理技术和疫病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8.
淮南猪与长白猪脂肪代谢酶及脂联素的发育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淮南猪与长白猪脂肪代谢酶及血清中脂联素的发育差异,对45日龄、90日龄、135日龄和180日龄健康长白猪和淮南猪进行血清中脂联素含量、肌内脂肪含量及脂肪代谢酶测定。结果表明:相同品种猪的肌内脂肪含量随着猪日龄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日龄不同猪种间肌内脂肪含量淮南猪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同一品种猪血清中脂联素的含量随日龄增加而增加,135日龄和180日龄分别与45日龄间差异显著;淮南猪和长白猪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合成酶(FAS)和激素敏感脂酶(HSL)含量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均以180日龄最高;脂联素及脂肪代谢酶变化趋势均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具有强脂肪沉积能力。  相似文献   
59.
棉花秸秆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 与降解棉秆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利用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筛选和鉴定棉秆表面附着的真菌,获得具有高效纤维素分解能力的真菌。【方法】 通过将棉花秸秆接种至不同选择性培养基中,分离挑选水解圈较大的菌株,进行镜检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同时对菌株进行滤纸酶活性(FPA)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糖化活力的测定,以及连续(25 d)观测棉秆纤维的失重率。【结果】 主要4株菌种水解圈直径大小排序为,SN-1>SN-4>SN-3>SN-4(P=0.013)。对于CMC-Na糖化活力,24~96 h时SN-1菌种显著低于其它3个菌种(P<0.05),120 h时,各菌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FPA活性,第24和120 h时,SN-1和SN-4菌种显著高于SN-2和SN-3菌种(P<0.05);其它时间点,各菌种按活性高低排序为:SN-1、SN-4>SN-3>SN-2(P<0.05)。通过镜检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得到4株菌种分别为:SN-1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SN-2为赤霉(Gibberella moniliformis),SN-3为链格孢霉(Alternaria nees),SN-4为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结论】 黑曲霉降解棉花秸秆的效果最为显著。对于CMC-Na糖化酶活力、滤纸酶活性以及棉花秸秆的实际失重率(降解率),接种黑曲霉或青霉菌时表现均最佳。  相似文献   
60.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在始穗期喷施抗旱性物质对膜下滴灌水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TDA、CaCl2、FeCl2和5-磺基水杨酸这4种抗旱性物质能有效提高膜下滴灌水稻后期叶绿素含量,增加功能叶叶面积指数;降低叶片丙二醛含量,延缓衰老;增加干物质积累,促进灌浆,增加产量。喷施抗旱性物质的处理产量较对照(喷清水)均有不同程度增产,其中以1 g/L FeCl2的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始穗期喷施抗旱性物质使膜下滴灌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结实率和每穗实粒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