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阴道加德纳氏菌对狐的危害 阴道加德纳氏菌是引起狐繁殖障碍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它能导致母狐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公狐的睾丸炎、附睾炎引起母狐流产和空怀,公狐的机能减退,死精,精子畸形等。该病多在本交配种期间最易传播,  相似文献   
12.
焉耆垦区22团场为我师重点养羊单位,1987—1988年改为圈养。1989年4月9日及12日在该团9连两个基本母羊群所产的羔羊群中先后发生自肌病,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菌根和造林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菌根与造林成活率的关系,提出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 1985年7~9月,新疆××地区某一鹿场的三月龄左右仔鹿发生了一种传染性较大,致死率较高的以急性败血症为主征的大肠杆菌病。此病在国内尚未见文字报导。现将该病的各方面情况叙述如下: 1 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16.
1环境病晒斑常发生于开放饲养,且长时间受太阳光照射引起,青年猪和从未接触阳光的猪群患病较严重。日照数小时内,即出现红斑并不断增大,以背部、耳后多见。皮肤水肿,患处发热,触摸疼痛,病情较重的患猪步态缓慢,偶尔可见肌肉突然颤搐,骤然跳跃,患处皮肤干燥形成鳞屑、脱皮。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在皮肤上涂层刺激性较小的油,如植物油或轻矿物油,应避免动物直接日晒,提供足够的遮荫设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HR土鸡中存在的不同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共感染的情况,本实验分别采集46只HR土公鸡的泄殖腔棉拭子和455枚鸡蛋卵白样品,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p27抗原;并采用相应的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卵黄中J亚型ALV(ALV-J)和AB亚型ALV(ALV-AB)抗体。结果表明:HR土公鸡泄殖腔棉拭子样品中p27检出阳性率为87%(40/46),卵白检出率为74.7%(340/455);而卵黄中ALV-J和ALV-A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30)和80%(24/30)。无菌采集初步筛选p27抗原检测为阳性的5只HR土公鸡的抗凝血接种CEF,采用抗ALV-J和ALV-A的单克隆抗体进行IFA检测,结果显示5份样品中ALV-A和ALV-J的阳性率均为100%(5/5)。同时选取HR土鸡分离株HR332进行PCR扩增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株HR332存在ALV-J(HR332J)和ALV-A(HR332A)。其中,HR332J与11株ALV-J国内外参考株的同源性为92.4%~97.9%;HR332A与ALV-A参考株RSA-A、MQNCSU的同源性分别为90.1%和89.7%,与国内分离株SDAU09E2的同源性为99.0%。本研究显示,地方品种HR土鸡存在不同亚型ALV共感染,同时ALV-A和ALV-J共感染同一个鸡的现象已经存在。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上B细胞表位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口蹄疫病毒株AF72 RNA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结构蛋白VP1基因,PCR纯化产物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对经凝胶电泳、PCR和EcoRⅠ酶切法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通过序列比对获得AF72 VP1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序列,综合分析结构蛋白VP1的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指数以及表面可能性等参数,预测其潜在B细胞抗原表位并人工合成表位肽段,利用间接ELISA对潜在表位肽段进行筛选鉴定,结果显示,表位VP1a和VP1d为病毒株AF72结构蛋白VP1的优势B细胞表位,该结果为进一步的FMDV多表位疫苗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用口蹄疫A型病毒AF/72株的第3代乳鼠组织毒,通过乳鼠适应至6代,获得该毒株的乳鼠组织毒AF/72/MF6,经测定其LD50为10^-8.0·mL^-1;经RT-PCR获得其VP1基因序列,并与GenBank中的其它6株口蹄疫A型病毒株比对,同源性大于85%;经无菌检验和外源病毒检验,纯净性达到兽用生物制品标准要求;经间接夹心ELISA测定,OD值均大于0.2,且经乳鼠中和试验证实该毒仅能被口蹄疫A型标准血清中和,具有型特异性;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146S含量,均值为189 ng·mL^-1,远大于22 ng·mL^-1的国际标准。综合纯净性检验、特异性检验和146S含量测定结果,可确定AF/72/MF6为口蹄疫A型病毒AF/72株乳鼠组织毒的标准毒。  相似文献   
20.
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的抗原性,为开发PCV2的检测方法奠定基础。以PCV2CAU0673毒株的DNA为模板,扩增获得702bp的目的片段,扩增产物克隆入pET30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pET30a-PCV2-ORF2重组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在37℃以1mmol/L IPTG诱导表达6h;采用Ni-NTA树脂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并用不同浓度的尿素对纯化蛋白进行复性。SDSPAGE分析表明,该ORF2编码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得到表达,蛋白大小约为34ku;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该重组Cap蛋白与PCV2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与NA-PRRSV和PPV1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成功构建了PCV2-ORF2原核表达载体,实现了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纯化后的复性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为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方法建立或试剂盒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