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采用正交试验L9(34),对F-188、ELP和TWEEN-80三种乳化剂的复配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188∶ELP∶TWEEN-80的比例为1∶3∶3时,疫苗乳液的稳定性最好,黏度较小,乳液颗粒直径皆在0.2μm以下,且粒径均匀.方差分析表明,3种乳化剂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且ELP、TWEEN-80的乳化效果极显著优于F-188.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病毒接种乳鼠、豚鼠及BHK-21细胞,获得相应的适应毒。以各组织液中的口蹄疫病毒RNA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VP1基因,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目的片段,测序。测序结果与核酸数据库中口蹄疫病毒VP1基因比对,并将各适应毒扩增的VP1基因序列相互比对。结果表明:此毒为口蹄疫病毒,各适应毒间序列同源性达98%。并用口蹄疫病毒抗原进行SDS-PAGE,分别与大肠杆菌表达的口蹄疫病毒HeB株P1蛋白制备的多克隆兔抗及健康对照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对多克隆兔抗进行鉴定,并用间接ELISA测定此多克隆兔抗的效价。确定此多抗能中和FMDV结构蛋白,抗体效价>1∶800。  相似文献   
13.
病毒多表位疫苗是利用免疫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筛选出病毒的抗原表位,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对表位进行优化,将同一病毒的不同细胞表位或者不同亚型病毒的细胞表位串联表达而制成的新型疫苗。由于病毒多表位疫苗在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免疫效力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已成为当前病毒疫苗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病毒抗原表位的确定方法、不同表位疫苗以及病毒多表位疫苗的免疫途径和安全性等几方面对病毒多表位疫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为确定口蹄疫O-A-AsiaⅠ型三价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按OIE口蹄疫疫苗效检标准和我国口蹄疫灭活疫苗质量标准,对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的4批疫苗进行了安全性试验、免疫效力试验、免疫持续期试验、疫苗保存期试验和最小免疫剂量试验。结果显示,4批疫苗均对靶动物和实验动物安全,无任何毒副反应;对O、A、AsiaⅠ型口蹄疫的平均免疫效力分别为4.73、6.84和8.10PD50/头份;一次接种的有效免疫期达6个月;2~8℃下的疫苗保存期为12个月;适宜的免疫剂量为,6月龄以上牛每头3.0mL,6月龄以下牛每头1.5mL。该疫苗对接种动物安全,免疫效果良好,一次接种可同时预防O、A、AsiaⅠ型3个血清型的口蹄疫。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FMDV VP1基因的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7SBin438/VP1,在根癌农杆菌GV3101的介导下,通过浸花法转化拟南芥花序,转基因拟南芥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后,进行了目的基因PCR扩增和ELISA检测,对ELISA筛选的阳性植株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并对转基因拟南芥后代进行了目的基因PCR分析.结果表明,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7SBin438/VP1构建正确,FMDV结构蛋白VP1编码基因已整合进拟南芥基因组并获得表达,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活性,转基因拟南芥后代分析表明VP1基因已经遗传给后代.本试验为将FMDV免疫基因向豆科植物种子中的转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病毒株AF/72结构蛋白VP1克隆及其T细胞表位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 AF/72 RNA 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目的cDNA,然后与pGEM-T easy 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提取的重组质粒用凝胶电泳、PCR 和EcoR I 酶切法鉴定.应用BIMAS生物学软件对AF/72株结构蛋白VP1的H-2Dd、H-2Kd、 H-2Ld、 A20限制性T细胞表位进行预测,并对不同限制性的T细胞表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口蹄疫AF/72株结构蛋白VP1长639 bp,编码213个氨基酸.不同限制性的T细胞表位虽然不尽相同,但与已鉴定的T细胞表位相比较,它们之间也有一些类似的、并且可能是通用型的T细胞表位.本试验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AF/72结构蛋白VP1的T细胞表位,为进一步试验确定T细胞表位和口蹄疫病毒T细胞表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为口蹄疫病毒表位疫苗的设计提供有效地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油菜苗期易出现大量"红叶"现象,使油菜缓苗期延长,甚至形成僵苗,难以实现冬壮早发目标.在生产上如何预防和减少油菜红叶数呢?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病毒T细胞表位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病毒(FMDV)T细胞表位的研究对于阐明FMDV的结构、功能及FMDV疫苗的研制、病原的检测至关重要。从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及口蹄疫表位疫苗等方面对口蹄疫病毒T细胞表位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对口蹄疫病毒AF72株P1结构蛋白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并采用DNAStar Protean软件对P1蛋白的二级结构、可塑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抗原指数等参数进行分析,综合预测其B细胞表位分布.结果表明:FMDV AF72株P1基因全长2211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37个氨基酸,其中,VP1长639bp,编码213个氨基酸,VP2长654bp,编码218个氨基酸,VP3长663bp,编码221个氨基酸,VP4长255bp,编码85个氨基酸.P1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较为复杂,含有较多的β片层结构和转角结构,VP1、VP2和VP3上均有多个区域为B细胞优势表位,VP4上也有少量的潜在B细胞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