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选择的牛O和A型口蹄疫制苗毒种,通过转瓶BHK-21细胞浓缩培养制备病毒。经二乙烯亚胺不同浓度条件下灭活A型病毒的动力学测定,确定了灭活最低安全水平。用拟定配方和工艺制备的油佐剂O-A型双价灭活疫苗大剂量接种敏感小公牛安全无害。  相似文献   
32.
为了保证制苗及攻毒用毒种的质量和稳定性,在对制苗和攻毒毒种的毒力、特异性、保存期、扩繁代次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制苗和攻毒用毒种种子批。结果表明,原始毒种和基础毒种的扩繁代次均控制在5代以内,适宜的保存方法和保存期均为加含500mL/L甘油的PBS后在-30℃保存1年、-70℃保存2年;用于生产抗原的工作毒种,最高扩繁代次控制在15代以内,最佳保存方法和保存期为加保护剂后在-20℃保存半年、-70℃保存1年;用于效力检验的攻毒毒种采用原始毒种。通过制苗和攻毒用毒种种子批的建立,规范了口蹄疫疫苗生产和检验过程中的毒种管理。  相似文献   
33.
用口蹄疫A型病毒AF/72株,经RT-PCR获得其VP1基因序列,并与GenBank中的其他5株A型口蹄疫病毒株比对,同源性均大于90%。将此病毒灭活后与弗氏佐剂联合制成灭活疫苗免疫豚鼠后分离血清,经液相阻断ELISA和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检测此血清的抗体效价,其均值分别为2.093和1.227。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分别测定了AF/72参考血清对5株A型口蹄疫病毒的中和抗体效价,各试验重复3次,其平均值为2.156。分别计算AF/72对5株不同病毒株的r值,结果为0.79~0.92,均值为0.85。按照OIE标准,AF/72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抗原谱广,可作为制造口蹄疫A型疫苗的备选毒株。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制口蹄疫A型病毒AF/72株参考血清,筛选对实际防疫更具针对性的A型FMD标准血清,为研发安全高效优质的A型FMD疫苗提供实物支撑。[方法]用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提供的口蹄疫A型病毒AF/72株的第12代细胞毒AF/72/MF6-BF12,经测定并经Kaber法计算其TCID50为10-8.0/ml;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146 S含量,均值为189.0 ng/ml,远大于22.0 ng/ml的国际标准。将此细胞毒与弗氏佐剂联合制成灭活疫苗免疫豚鼠后分离得到血清。[结果]经物理性状检验、无菌检验和外源病毒检验,纯净性符合兽用生物制品标准要求;参照国际标准血清的抗体效价测定方法ELISA和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检测了此血清的抗体滴度,原血清,强阳性血清和弱阳性血清的中和效价均远小于1∶45,符合标准的要求。[结论]对比国际口蹄疫参考血清的抗体滴度确定强阳性血清为口蹄疫A型病毒AF/72株的参考血清,为以后筛选抗原谱广的制苗毒株提供实物支撑。  相似文献   
35.
用口蹄疫A型病毒AF/72株的细胞毒AF/72/MF6/BF12,经测定其TCID50为108.0/ml;经RT-PCR获得其VP1基因序列,并与GenBank中的其他7株口蹄疫A型病毒株比对,同源性均大于85%;经间接夹心ELISA测定,OD值均大于0.2,且该毒仅能被口蹄疫A型标准血清中和,具有型特异性;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146S含量,均值为189 ng/ml,远大于22 ng/ml的国际标准.将此细胞毒与弗氏佐剂联合制成灭活疫苗免疫豚鼠后分离血清,经无菌检验和外源病毒检验,纯净性达到兽用生物制品标准要求;经ELISA检测此血清的抗体滴度、原血清、强阳性血清和弱阳性血清的中和效价均远小于1 ∶ 45.参照标准的要求,确定强阳性血清为口蹄疫A型病毒株AF/72的参考血清.  相似文献   
36.
根据植物组成型表达质粒pBin438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及FMDV VP1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从种子特异性启动子7S质粒pU8—2质粒中扩增7S启动子,经HindⅢ和BarnHⅠ酶切,与经同样双酶切的植物组成型表达载体pBin438大片段连接,经酶切、PCR鉴定及序列分析,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7SBin438构建完成。从FMDV VP1基因的pGEM—VP1质粒中扩增VP1基因,经BarnHⅠ和SalⅠ双酶切后,与p7SBin438质粒酶切后的大片段连接,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FMDV VP1基因已置于种子特异性启动子7S下游,成功构建了FMDV VP1基因的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7SBin438-VP1。通过三亲交配法,将表达载体p7SBin438-VP1导入根癌农杆菌,为研究FMD可饲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细胞免疫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免疫在机体的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掌握细胞免疫的各个过程对全面了解机体免疫反应、监测抗原变异、正确理解病原体致病的分子机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以及疫苗的研制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体内功能检测、体外表型检测、体外功能检测3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在细胞免疫检测研究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8.
口蹄疫病毒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是不含口蹄疫病毒RNA的空衣壳结构,由口蹄疫病毒的4种结构蛋白体外自组装形成的,形态上与天然病毒粒子相似,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和生物学活性。文章介绍了口蹄疫病毒衣壳的组装、口蹄疫病毒VLPs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影响VLPs形成的因素,并对VLPs在疫苗研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9.
对口蹄疫病毒Asia1/HeB株P1结构蛋白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采用DNAStar Protean软件对P1蛋白的二级结构、可塑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抗原指数等参数进行分析,综合预测其B细胞表位分布.结果表明,FMDV Asia I/HeB株P1基因长2 199 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33个氨基酸,其中VP1长633 bp,编码211个氨基酸,VP2长654 bp,编码218个氨基酸,VP3长657 bp,编码219个氨基酸,VP4长255 bp,编码85个氨基酸.P1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较为复杂,含有较多的β片层结构和转角结构,VP1、VP2和VP3上均有多个区域为B细胞优势表位,VP4上也有少量的潜在B细胞表位.与已鉴定的B细胞表位相比较,该方法预测的结果有较高的准确度.为试验确定FMDV AsiaI/HeB株P1结构蛋白的B细胞表位和反向疫苗学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0.
为了分析FMDV AF72VP2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口蹄疫病毒株AF72 RNA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目的基因,PCR纯化产物与pGEM-T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用凝胶电泳、PCR和SpeⅠ、SphⅠ双酶切法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比对测序结果确定AF72 VP2的核苷酸序列,利用同源建模的方法建立AF72 VP2结构蛋白的3D结构,在此基础上,综合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指数以及表面可能性等参数预测AF72 VP2结构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表明,口蹄疫病毒VP1,VP2,VP3 和VP4在核苷酸水平上的变异率是无差异的(P>0.05);而他们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变异率差异显著(P<0.05).该毒株与20株源于GenBank中的VP2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其保守区主要位于第1~23、37~51、66~76、85~101、124~142、165~199、205~219位.保守区氨基酸残基在维持VP2蛋白的空间构象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1~10、129~140、165~176氨基酸区段是AF72 VP2结构蛋白可能的B细胞抗原表位区域,该结果将为进一步的FMDV多表位疫苗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