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对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的影响,将40头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05%、0.1%、0.2%的复合益生菌,试验期为60 d.结果 表明:(1)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末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79%、3...  相似文献   
12.
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及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备受关注,而微生物肥料为“五节一循环”技术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尤其是微生物肥料在蔬菜种植中发挥了节肥、减药、促生长等重要作用。对微生物肥料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综述,归纳了微生物肥料的分类及功能微生物菌,分析了微生物肥料在蔬菜种植上的应用进展和主要功效,最后讨论了微生物肥料在蔬菜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为微生物肥料在蔬菜种植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多菌发酵马铃薯渣生产蛋白质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米曲霉、黑曲霉、绿色木霉单茵和这3种茵的最佳复配茵及与酵母菌复配的发酵液中总糖、还原糖,以及产物中粗蛋白质收率的变化,探讨其时马铃薯渣生产蛋白质饲料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茵株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米曲霉对马铃薯渣的降解效果最好,将粗蛋白质的收率提高了1.82倍.(2)3种霉茵复配发酵试验的结果表明,米曲霉与黑曲霉复配降解马铃薯渣的效果最好,可将粗蛋白质收率提高1.94倍.(3)米曲霉与黑曲霉的复配茵(1:1)在与3种酵母茵进行二次复配的试验结果表明,降解马铃薯渣的速度和粗蛋白质的收率均有明显提高,其中与产朊假丝酵母与热带假丝酵母(1:1)进行二次复配的效果最好,粗蛋白质收率高达10.541 g/L,将粗蛋白质的收率提高到2.47倍.  相似文献   
14.
对食用菌的11个属、15个种、26株菌株在试管斜面超长时期保藏后的菌种进行复活试验,结果表明其中的5个属、5个种、10株菌种在经过试管斜面4~16年的超长时期保藏后经过转接仍可复活。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牦牛粪便中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实现高纤维素类饲料资源化利用。利用刚果红平板染色法初筛,纤维素酶活测定复筛,从甘肃省天祝县牦牛粪便中分离产纤维素酶菌株,并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鉴定。对菌株培养时间、温度、初始pH、接种量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并在优化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将优化后纤维素酶液处理小麦、玉米和水稻秸秆,10 d后检测秸秆降解率。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出1株产纤维素酶菌株M2,鉴定为Bacillus pumilus;初步确定该菌株发酵产纤维素酶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3℃、初始pH 6.5、接种量5%、培养时间30 h,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最高为520 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3倍;滤纸酶活为98 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1倍;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优于其他2种秸秆,玉米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36.2%、25.5%和4.3%。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尾菜和小麦秸秆两级联合厌氧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1级尾菜发酵后的沼液用作第2级发酵的接种物,对小麦秸秆进行喷淋和浸泡,有效地提高了产气率,缩短了产气周期。试验结果显示,在中温(35℃)发酵条件下,尾菜厌氧发酵最大负荷为3.2 kg·m-3d-1TS,容积产气率为2.72 m^3·m-3d-1;小麦秸秆厌氧干发酵启动时间加快至1~2 d,发酵周期缩短至40 d,小麦秸秆和尾菜沼液混合原料TS产气率达到334.26 mL·g-1。  相似文献   
17.
低温厌氧发酵对奶牛养殖废水沉降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降低养殖废水处理成本,增加有机肥水在喷滴灌系统中的透过性能,该研究以不同低温(10~25℃)条件对奶牛养殖废水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并与传统厌氧发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温(15℃)条件下驻留时间4 d进行厌氧发酵能够改变养殖废水的沉降特征,养殖废水出现分层沉降现象,上清液浊度为1.4,上清液沉降情况可以达到稳定状态,干物质含量在2.3%左右,75μm筛滤渣含量接近0%,可以通过喷灌滴灌系统;处理后的上清液CODCr降低至(2 627.8±548.1)mg/L,总氮降低至(565.2±79.5)mg/L,粪大肠菌群降至360个/L,无害化程度达到国标要求。16S全长r R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与传统颗粒状厌氧污泥207个otu相比,低温厌氧污泥中检测到199个otu,其中96个属于共有菌株,低温厌氧污泥菌群主要由厚壁菌门(Firmicutes)19.2%、拟杆菌门(Bacteroidota)18.9%、Caloacimonadota 21.2%、Verrucomicrobiota 10.6%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6.3%组成,种水平以Candidatus Cloacimonas为优势菌属;在颗粒状厌氧污泥中门水平以Campilobacterota为特有菌门,种水平以Sulfurovum为优势菌属。因此在寒冷地区低温(15℃)厌氧处理能够减少废水处理能耗,实现废水无害化、总养分循环、水肥一体化、水资源回收利用,为循环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畜禽养殖中粪便污染问题是限制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点,而且随着现阶段畜禽养殖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提高,畜禽粪便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如何科学的无公害化处理粪便污染成为产业重点关注的问题。该文对寒冷地区生物发酵及有机肥料制作的技术要点、配套设备、工作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应用优势进行介绍,旨在为畜禽粪污解决方法及生物发酵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在不同时间添加不同浓度硒对酵母富集硒的影响,试验采用3,3’-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酵母细胞总硒和细胞内蛋白硒含量,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酵母细胞内硒代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以酵母生长OD600 nm值为依据,最佳加硒时间为6 ~ 10 h,最佳添加量为10 ~ 20 mg/L。综合考虑酵母生物量、总硒和蛋白硒含量,最佳加硒时间为6 h,浓度为20 mg/L。该条件下,酵母总硒含量为1566.30 μg/g,细胞内蛋白硒含量为1336.82 μg/g,硒代蛋氨酸含量为1044.57 μg/g,硒代胱氨酸含量为108.33 μg/g,硒代甲基半胱氨酸含量为72.21 μg/g。 [关键词] 硒|酵母|硒含量|硒代氨基酸  相似文献   
20.
以中甘21(易感黄萎病和黑腐病)、满月56(抗枯萎病)、喜美(抗黄萎病和黑腐病)为试材,研究了内生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F.c)和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F.p)对春、秋茬甘蓝产量,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类群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剂处理对3个甘蓝品种的春茬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中甘21秋茬产量,而对满月56和喜美的秋茬产量亦无显著影响。2个抗病甘蓝品种根际土壤4类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大多显著高于不抗病品种中甘21;施用微生物菌剂可以显著提高中甘21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固氮菌数量,且改善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综上,2株内生镰刀菌通过调控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多样性以及养分指标重塑了根际健康,对甘蓝连作障碍有显著的缓解效果,是制备微生物肥料的潜在植物益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