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57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128篇
  55篇
综合类   264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30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了研究射流自吸式离心泵的非定常流动特性,选取内置射流喷嘴的自吸式离心泵作为研究对象,在定常数值计算的基础上采用大涡模拟技术对其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求解,获得了全流场的流动信息,以第4圈收敛后的流场为例,分析了1个周期内不同时刻下的流场变化规律,并监测射流器内监测点的压力脉动,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了监测点的频域特性.结果表明:在1个旋转周期内低压区始终位于射流器直线段,高压区位于泵腔内;靠近叶轮进口位置监测点的压力脉动值要小于靠近喷嘴附近的值;设计工况下,各个监测点的压力脉动最强频率在290.06 Hz附近,监测点的数值模拟主频与理论计算所得的转频与叶频略有偏差,压力脉动集中在fn~3fn区间的低频区域.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新型益生菌产品,开发研制多功能发酵饮料,通过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结合tuf基因鉴定确定一株分离自广西巴马长寿老人肠道的菌株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 longum Blm)。采用该菌株发酵胡萝卜汁,通过L9(34)正交试验分别对培养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工艺为胡萝卜与水的质量比为1∶3,脱脂牛乳添加量为5%,蔗糖添加量为2%,接种量5%,发酵温度37℃,起始pH为6.8,在此最优条件发酵获得的双歧杆菌发酵饮品,活双歧杆菌菌数高达1010 CFU/mL。发酵后饮料中维生素B1、B2、B6、B12的含量较发酵前显著增加,分别为264 μg/g、10.3 μg/g、220 μg/g和21.4 μg/g。长双歧杆菌Blm发酵胡萝卜汁饮料活菌数高,维生素和氨基酸含量丰富,感官品质良好,具有开发为活菌饮品的潜质。  相似文献   
93.
为研制成本低且具有合生元效果的富硒双歧杆菌制剂,以南瓜为主要原料,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最佳培养基配方,考察多种双歧杆菌在最优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及富硒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当培养基组成为:南瓜汁浓度16.09%、大豆蛋白胨3.24%、半胱氨酸盐酸盐0.28‰时,动物双歧杆菌01的活菌数可以达到9.37±008 lgCFU/mL,高于在MRS、GMRS、PYG和TPY培养该菌所得的活菌数量。在上述优化南瓜汁培养基中培养,动物双歧杆菌01、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假小链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BB12的有机硒含量可以达到(13.20±0.39)~(78.11±0.42) μg/g菌体,有机硒转化率为1.76%~6.41%。培养获得的双歧杆菌以南瓜汁和脱脂乳为保护剂,冻干存活率可以达到70.8%±0.5%。研究证明了南瓜果肉作为双歧杆菌增殖和保护基质的潜质,并为富硒双歧杆菌南瓜粉制剂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陈克研  师文  孙倩  陆娜  张贺  王洋 《中国畜牧兽医》2014,41(12):182-185
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引进巴马小型猪20头,进行饲养繁殖,观察其在东北环境下的适应性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经过2年的观察与检验,证实引进的巴马小型猪适应性良好,繁殖性能正常,性成熟期为2~3月龄,妊娠期为114~120 d,初产仔猪数为3~7头,经产仔猪数为5~10头,产仔猪数与母猪体重呈正相关(R2=0.96).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巴马原种厂提供的数据相比,白细胞数(WBC)、血红蛋白(HG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Urea)、肌酐(Cr)、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定量试验(GLU)、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胆碱酯酶(CHS)、Na、Cl、淀粉酶(AMS)和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由辽宁省饲养并繁殖的巴马小型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人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为辽宁地区试验应用巴马小型猪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5.
王洋  尹奇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277-281
合理的土地储备规模不仅能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还能避免土地的闲置与浪费,因此研究土地储备规模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运用GM(1,1)模型预测出,到2020年开封市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规模及农业人口数量,结合开封市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预测出目标年城镇建设用地的总供给规模,再基于集约节约利用方式,预测出未来可节约城镇建设用地的潜力,从而得出开封市在目标年的土地储备规模。根据本研究思路测算出,开封市2020年土地储备规模为26036.22 hm2(含土地储备增量规模9990.35 hm2和存量规模16045.87 hm2),这对于开封市优先盘活存量土地,有效控制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
<正>本刊讯"把一种自然界存在的昆虫病毒开发成一种先进的生物防治产品,再把这种无害产品应用到农业中来。目前,随着‘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武大绿洲系列生物病  相似文献   
97.
王洋  叶阳  李斌  谢笔钧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173-12175
[目的]研究高取代度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的干法制备,为其多糖衍生物实际应用于絮凝、离子交换等领域提供参考。[方法]以细化的魔芋粉为原料,以NaH2PO4和Na2HPO4混合物为磷酸酯化试剂,在干法条件下,制备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最佳工艺。[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袁明,影响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取代度因素次序依次为磷酸盐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磷酸盐配比〉催化剂用量〉pH值。制备高取代度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磷酸盐用量为3.50%,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4h,NaH2PO4和Na2HPO4摩尔比为1:2,催化剂用量为3.00%,pH值为4.00;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取代度达0.17。[结论]该方法获得较高取代度的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可以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98.
稻壳生物质颗粒成型机理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子显微镜对稻壳生物质颗粒进行显微观察,从而分析了稻壳生物质颗粒的成型机理,包括化学和物理两方面。该研究工作为稻壳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
吉林省马铃薯及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效益分析方法测算了吉林省马铃薯及其主要农作物在全国农作物中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马铃薯、大豆、高粱、玉米在吉林省具有生产效率优势,高粱、玉米、大豆具有面积优势。通过对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效益分析得知水稻、玉米、马铃薯生产效益位于前三位,而玉米又以其位于黄金玉米带的得天独厚优势,在吉林省播种面积最大,成为吉林省第一大种植作物,水稻、马铃薯、大豆以其经济效益高在吉林省亦有较大的生产规模,成为吉林省种植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0.
为了研究CO2 浓度升高和氮输入影响下湿地生态系统CO2 排放通量变化,选择三江平原典型草旬化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湿地系统为对象,利用开顶箱进行CO2 浓度升高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O2 浓度升高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CO2 排放量,不施氮、常氮和高氮处理分别增加23.78%、23.14%和34.18%.CO2 浓度升高增加了小叶章地上、地下生物量的积累,且当氮素供应充足时增加显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在CO2 浓度升高条件下有增加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小叶章生物量、土壤活性有机碳与湿地生态系统CO2 排放量显著相关.CO2 浓度升高和施氮通过影响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影响湿地生态系统CO2 排放量,这对于重新估算未来环境变化条件下湿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