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0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蛋氨酸锌螯合物在绵羊体内消化代谢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用9只1.5岁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和回肠末端T型痿管的内蒙古细毛羊羯羊进行配对分组试验,试验羊分3组(每组3个重复),即对照组(基础日粮)、ZnO组和蛋氨酸锌组。试验结果表明:饲喂不同锌源绵羊瘤胃内锌的流量(mg/d)间差异不显著;ZnO组和Zn-Met组绵羊在十二指肠和回肠中锌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Zn-Met组绵羊在十二指肠内锌的吸收率显著高于ZnO组和对照组,而Z  相似文献   
72.
以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山羊为试验动物,以淀粉、纤维素和酪蛋白为底物,银杏叶提取物在瘤胃培养液底物的浓度设为0(对照组)、0.30%、0.60%、0.90%、1.20%5个水平,利用相对定量PCR法分析银杏叶提取物对山羊瘤胃内3种主要纤维分解菌的影响,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极显著提高产琥珀酸拟杆菌的数量(P<0.01),显著提高黄色瘤胃球菌和白色瘤胃球菌的数量(P<0.05)。  相似文献   
73.
用荧光标记法研究瘤胃原虫吞噬细菌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染色技术研究山羊瘤胃中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速率。试验设置精粗比分别为10:90和50:50的A、B两组,结果表明:吞噬速率A组、B组分别为106.2、184.2cells(/cell.h),换算为细菌N为0.57、0.99pgN(/cell.h);而每天每头羊由原虫在瘤胃内循环中带出的细菌N损失A组、B组分别为4.32、32.07mgN(/d.只)。  相似文献   
74.
植物乳杆菌在瘤胃内发酵产共轭亚油酸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外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ANCLA 01发酵添加葵花籽油的瘤胃液,达到提高共轭亚油酸(CLA)产量的目的。结果表明:油脂的添加可以提高发酵液CLA产量,在3%的接种量和4mg/mL的油脂添加量条件下,过滤除菌瘤胃液组CLA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在灭菌瘤胃液组,植物乳酸菌的生长良好,但CLA的产量低于过滤瘤胃液组。  相似文献   
75.
试验以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山羊为试验动物,以纯淀粉和纤维素为底物,利用人工瘤胃体外培养法,通过产气量、纤维素的降解率、瘤胃液氨氮浓度,瘤胃液pH值,微生物蛋白含量这5个指标的测定,评价日粮碳水化合物结构(NSC/SC,淀粉∶纤维素)为100∶0、70∶30、50∶50、30∶70、0∶100的5种组合对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底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随着NSC水平的降低,累积产气量不断降低,瘤胃液pH值不断提高,原虫占瘤胃微生物的比重不断升高。在NSC/SC值为30∶70时,纤维素的降解率和微生物蛋白产量达最高。瘤胃液氨氮浓度随着底物中NSC水平的降低变化不显著,但在培养后2h各组的氨氮浓度都达到最大值,随后便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6.
<正>随着对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的深入,以小肠氨基酸为基础的新蛋白质体系逐步代替传统的粗蛋白或可消化粗蛋白等营养体系,新的体系更能反映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代谢的实质,从而准确地指导饲养实践。小肠氨基酸的数量及比例不仅影响氨基酸在肠内的吸收和利用,而且和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及成本  相似文献   
77.
78.
为替代奶牛动物源脂肪营养源,寻求制备植物源棕榈油脂肪酸钙的方法和优化工艺,研究棕榈油脂肪酸钙的皂化和复分解反应条件.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棕榈油脂肪酸钙制备工艺进行了复分解参数优化研究,建立了产品得率与复分解反应温度、用水量、超盐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棕榈油制备脂肪酸钙的...  相似文献   
79.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peNDF)水平饲粮对8~10月龄奶牛采食量、瘤胃发酵参数和纤维降解菌的影响。选取24头月龄和体重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后备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通过改变饲粮中粗料羊草的长度来改变peNDF水平。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别饲喂peNDF1.18实测水平为22.73%、23.92%、25.85%和28.39%的4种饲粮,预试期10d,正试期60d。结果显示:1)peNDF水平对各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瘤胃液pH随着peNDF水平的增加而增加,22.73%组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peNDF水平对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乙酸和丁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丙酸含量总体上随着peNDF水平的增加而降低,22.73%组极显著高于23.92%组(P0.01)、显著高于28.39%组(P0.05);23.92%组的乙酸/丙酸极显著高于22.73%组(P0.01)、显著高于25.85%组(P0.05);25.85%组氨态氮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或P0.01)。3)以22.73%组为对照,其他3组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相对含量随peNDF水平的增加而增加,28.39%组最高,但仍极显著低于22.73%组(P0.01);随peNDF水平的增加,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相对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为25.85%组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或P0.01)。综上,适当提高饲粮peNDF水平,有利于提高8~10月龄奶牛瘤胃液pH,改善瘤胃发酵,增加瘤胃中纤维降解菌的含量;本试验条件下,peNDF1.18为25.85%是8~10月龄荷斯坦奶牛适宜的peNDF水平。  相似文献   
80.
研究旨在初步探讨不同ω-6/ω-3PUFA日粮对扬州鹅血清肝功酶、白/球比的影响。试验选择160只同批出雏、体质健壮、体重接近的21日龄扬州鹅,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ω-6/ω-3PUFA比例为12∶1、9∶1、6∶1、3∶1的日粮,饲养至42、56、70日龄时分别进行采血和指标测定。结果表明:70日龄时,3∶1组有较低的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P<0.05)。56、70日龄的3∶1与6∶1组都有较低的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P<0.05);且该2组的血清酶随日龄的增加而降低。在各检测日龄,3∶1组白/球比均有高于其他组的趋势(P>0.05);3∶1与6∶1组的白/球比有随日龄的增加都呈现上升趋势。可见,较低ω-6/ω-3 PUFA比例日粮能够有效地缓解56日龄后扬州鹅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升高;对56日龄后扬州鹅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也有较好的稳定作用;同时,有提高血清白/球比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