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研究青海高原特殊生态环境中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品种的光合日变化,探究光合速率一天中降低的主要限制因素,比较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对3个春小麦品种的旗叶光合生理指标和农艺性状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个品种有或轻微有光合"午休"现象。气孔限制是光合速率中午降低的主要因素;非气孔限制是光合速率下午降低的主要因素。高原437(水旱地兼用品种)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最高(14.7μmol·m-2·s-1),但蒸腾速率较大(8.3μmol·m-2·s-1),水分利用效率较低(1.82mg·g-1);互麦11(旱地品种)日平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次之,分别为14.1和8.1μmol·m-2·s-1,但其水分利用效率较高,为1.91mg·g-1,这说明互麦11可以利用较少的水分获得较多的光合产物;青春533(水地品种)日平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都最低,分别为13.8μmol·m-2·s-1、7.8μmol·m-2·s-1和1.79mg·g-1。除穗粒质量外,品种间产量和其他构成因素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拟南芥Atfin1锌指蛋白的细胞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拟南芥锌指蛋白基因Atfin1的效应部位。[方法]用Trizol提取拟南芥叶片的总RNA,根据GeneBank数据库中Atfin1cDNA全序列设计引物,进行Atfin1的PCR扩增,克隆Atfin1基因,并进行同源性比较,构建pBI-Atfin1-EGFP融合表达载体,对Atfin1进行定位。[结果]克隆得到的拟南芥Atfin1蛋白氨基酸序列同紫花苜蓿Atfin1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78.60%,在接近C-末端区域形成锌指结构的8个氨基酸残基高度保守,与周围的氨基酸残基共同形成典型的C4HC3基序。融合有Atfin1的绿色荧光蛋白只在细胞核区域表达,而未做融合的绿色荧光蛋白在整个细胞内呈弥散状分布。Atfin1没有典型的核定位信号,但仍然能够准确地在细胞核内表达。[结论]Atfin1在细胞核内表达,符合作为转录因子的表达特征。  相似文献   
13.
青海高原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开发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对在青海高原开发野菜资源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进行了述评。介绍了菊芋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栽培管理方法。菊芋块茎富含菊糖,经现代生物技术深加工后,可得菊粉(Inulin)。再以菊粉为原料经菊粉酶(Inulinase EC3.2.1.7)水解可制成低聚果糖(Oligosaccharides)、超高果糖浆(ultrahigh fructose Glucose Syrups UHFGS)。菊粉、低聚果糖、超高果糖浆都是当今食品工业的一种全新的多功能配料,是全水溶性膳食纤维,同时还是双歧杆菌增殖因子,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4.
15.
墨引1号(原代号99-22)、墨引2号(原代号99-36)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共同承担国家“948”项目即《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春小麦新品种(系)引进和栽培试验研究》项目,通过引进、定向选育而成的两个春小麦新品种。这两个品种于2000~2003年参加青海省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年2月19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分别定名为墨引1号、墨引2号。  相似文献   
16.
小麦抗穗发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穗发芽对小麦的生产、加工和消费等方面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小麦穗发芽受自身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子粒本身的休眠特性和α-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联系紧密。近年来,利用分子标记和比较基因组学等方法研究小麦穗发芽发展迅速,已鉴定出大量与穗发芽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并定位到不同的染色体上。本文从穗发芽的危害、抗性机制、抗性遗传等方面阐述了小麦抗穗发芽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小麦抗穗发芽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锤片式粉碎机三角形筛片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筛式锤片饲料粉碎机工作中,粉碎室内空气-物料环流层的存在严重影响粉碎机性能。为此,设计了一种三角形筛片代替传统环形平筛,以构成异形粉碎室,进而破坏环流层、改善粉碎机性能。首先根据工程流体力学流道截面理论,分析了三角形筛片异形粉碎室内的气流运动特性及对粉碎机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试验研究,验证了三角形筛片可有效改善粉碎性能。基于粉碎性能试验结果,分析了三角形筛片结构参数(顶角角度、高度及间距)变化对粉碎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三角形筛片可使粉碎机性能有效改善,尤其当三角形顶角为110°、高度为4mm、间距为7mm时,粉碎效果最佳,生产率比环形平筛增加22.70%,度电产量增加29.40%,温升降低39.10%。  相似文献   
18.
<正>高原776(原代号08776)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生态农业研究中心培育的春小麦新品种,其系谱为(青春533×97-205)×高原602。青春533是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选育的白壳、红粒、半角质品种,具有抗倒伏、耐青干等优良性状,株高110cm左右;97-205是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培育的矮秆、抗病春小麦中  相似文献   
19.
麦茎蜂是危害小麦的重要农业害虫之一,早在本世纪初就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麦茎蜂的防治中实心茎秆品种的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小麦抗麦茎蜂育种的进展,对抗麦茎蜂小麦品种的特点、选育方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今后除了继续利用实心茎秆类型外,还应注意对空心秆抗麦茎蜂小麦品种类型的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不同春小麦品种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磷素利用效率(包括地上干物质磷素利用效率和籽粒磷素利用效率)和磷素收获指数的差异及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并发掘磷高效品种资源,以8个在甘肃、青海水、旱地种植的地方品种和现代品种为材料,以2个土壤含水量(70% FC和40%FC,FC指田间最大持水量)为处理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地上干物质磷素利用效率、籽粒磷素利用效率以及磷素收获指数在不同水分条件下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中现代品种“青春533”无论在正常水分还是在缺水条件下都能保持较高的籽粒磷素利用效率,而“青春533”和“高原602”则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均表现出较高的磷素收获指数;旱地地方品种“结巴”在70% FC(正常水分)下具有较高的地上干物质磷素利用效率,旱地地方品种“和尚头”在40% FC(缺水)下表现较高的地上干物质磷素利用效率和籽粒磷素利用效率。虽然不同品种磷素利用效率、磷素收获指数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不尽相同,但多数品种在水分胁迫下磷素利用效率和磷素收获指数增加,尤其是旱地现代品种“定西24”、旱地地方品种“和尚头”以及水地现代品种“阿勃”的籽粒磷素利用效率和磷素收获指数在干旱条件下增加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