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为了解昆明市某规模化猪场猪瘟、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口蹄疫的免疫效果,从2栋猪舍随机采集49份血样,分离血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试剂盒检测相关免疫抗体,分析评估三种病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猪瘟抗体总阳性率为59.2%(68.6%~90%),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3.5%(59.7%~83.8%),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阳性率平均为89.8%(78.2%~95.6%)。结合该猪场的免疫程序分析,猪瘟、猪口蹄疫二种病的抗体水平和阳性率均处于上升阶段,59.2%和73.5%阳性率虽是合理水平,但栋舍间差异较大,有些栋舍存在免疫失败可能;圆环病毒2型免疫效果评价合格。建议进一步查清引起猪瘟、猪口蹄疫免疫失败的原因,改进免疫程序并及时补免。  相似文献   
52.
针对长治市平顺县干石山区大红袍花椒管理粗放,只重视花椒园土、肥、水管理,忽略其整形修剪,花椒产量低,效益不高的情况,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的干石山区大红袍花椒整形修剪的技术,并辐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种虫来源:1985年5月从云南昭通地区永善县海拔1300m的万和乡引入3.5 kg种虫,挂放在海拔200m的三明市岩前乡大叶女贞树上。1986年从昭通市海拔1850—1950m的卡子乡引进6.5kg种虫,分别挂放在三明市洋溪、沙县城关、宁化县禾口乡的大叶女贞树上。 试验内容与方法:定点观察白蜡虫生长发育及生活习性。收蜡花时,测定蜡花厚度、每虫泌蜡量、蜡熔点;采虫时,测定种虫长、宽、口径、怀卵量、雌雄性比。分别取5—10粒种虫,置室内培养皿及室外10株寄主树上,逐日计数孵化虫卵及雌雄虫数,求孵化率。定标准株测定定叶、定杆历期及记录白蜡虫发育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54.
贝类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和耐受力,说明在贝类体内具有重金属积累、贮存和解毒的特殊机制,可能存在复杂的功能基因应激表达调控网络。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贝类镉胁迫功能基因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有抗氧化酶、金属硫蛋白和热休克蛋白等,但相较于其它物种鉴定得到的功能基因数量还是太少、功能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重视,伴随着生命科学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也必将不断加深,而这对于更好的认识并掌握细胞生命活动的运作机制、弄清贝类重金属胁迫应激表达通路及分子调控网络,以及准确评价和预测重金属对水环境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5.
[目的]为筛选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高致病力的淡紫拟青霉航天诱变菌株,通过淡紫拟青霉山东寿光菌株搭载神舟八号获得10个淡紫拟青霉航天诱变菌株.[方法]以这10个航天诱变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卵进行寄生试实验,观察了其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及二龄幼虫的作用,并对与毒力相关的胞外酶几丁质酶和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通过盆钵试验方法, 检验菌株Sd-m-9、Sd-m-16和Sd-m-26对花椒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结果表明:10个诱变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率与原始菌株存在分化,其中有3个诱变菌株的寄生率增强,即Sd-m-9、Sd-m-16和Sd-m-26;这10个诱变菌株的几丁质酶和蛋白质酶的活性与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率之间呈正相关.在盆钵试验中,菌株Sd-m-9、Sd-m-16和Sd-m-26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根结指数较原始菌株下降88.34%~89.70%.[结论]因此,航天诱变菌株Sd-m-9、Sd-m-16和Sd-m-26可用于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56.
<正>天津内陆有海河及其五大支流,同时也拥有于桥等十几座水库,有七里海等湿地资源,以及长达153 km的海岸线,水产资源丰富。自然资源造就了天津渔业,渔业的蓬勃发展成就了天津渔文化。天津民俗中渔文化主要起源于3个方面,一是依赖于天津自然渔业环境的物质生产与消费民俗,主要包括渔业生产文化,以及与物质消费相关的渔文化,如饮食渔文化等,具有天津地域特色且历史悠久;二是起源于外来的妈祖文化与天津本地信仰结合产生的渔业信仰文化,其传播范围广,已经由渔业信仰转变为天津人普遍认同的信仰文化;三是来源于社会生活中的民间杂艺渔文化,种类繁多,多来自渔业生产生活。天津民俗中渔文化内涵丰富,需要传承发扬,天津渔文化依赖渔业而存在,也将助力渔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