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5篇
  19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麦季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明确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麦季土壤酶对肥力水平的响应机制,基于中科院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无肥、化肥、化肥+中量猪粪、化肥+高量猪粪)对小麦拔节期和收获期土壤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有效提高土壤脲酶、转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化肥+中量猪粪处理效果最佳,与无肥对照区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小麦产量的相关性优于土壤养分,不同施肥处理小麦拔节期和收获期各种土壤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22.
转基因作物是利用基因工程将原有作物的基因加入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并将不良基因移除,从而培育出品质更好的作物。通常转基因作物可增加作物的产量,改良品质,提高抗旱、抗寒及其他特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其不良影响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3.
1970s-2015年长春市城市扩张过程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长时间序列的Landsat MSS/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提取获得1970s-2015年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信息,通过构建年均扩展指数模型、凸壳边界、空间样带梯度区域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来分析近40多年来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城市扩张速度来看,1970s-2015年间,高速扩展单元数呈上升趋势,城市扩张速度加快;从城市扩张类型来看,在5个时段内长春市城市扩张类型分别为填充型、外延型、填充型、外延型、填充型;从城市扩张的方向特征来看,长春市总体为中心城区外扩模式;从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来看,1970s-2015年长春市4种建设用地类型面积均为增长趋势,彼此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转化。  相似文献   
24.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也是人类的主要食用蛋白和工业原料的来源。大豆生产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产量很不稳定,常规育种技术由于受物种杂交不亲和性及不良基因性状连锁等因素的影响,在引进其他物种优良基因的同时也带入了许多不需要的不良基因,因而较难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这一方面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5.
长三角平原水网区城郊循环农业圈层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循环理念和长三角平原水网地区自身特点,以协调农业生产、环境保育和社会发展关系,促进城郊农业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建立了长三角平原水网区循环农业圈层发展模式。在系统调查分析和圈层建设基础上,对该模式进行了集成熟化,探索并突出了圈层搭建的主要技术环节和应用参数。本模式为以城乡为中心构建同心圆的圈层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包括城乡结合部为第1圈层的旱稻模式,以蚕桑、苗木、经济林等多年生农林产业及水产畜牧业为主的第2圈层的"种养加"模式,以及以优质高产粮油、蔬菜生产基地为主的第3圈层规模农业模式。研究显示,该模式中的循环生产链结具有良好农业生产应用前景,利用园林地稻田湿地系统接纳生活污水技术,预计长三角地区每年30多亿t农村生活污水将得以接纳,可极大地缓解地区水体环境负荷。该模式组装集成畜禽粪便分散式土地处理、农业秸秆基质化、蚯蚓堆肥等技术要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模式运行良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6.
研究旨在阐明云南文山州常用畜禽饲用秸秆的糖、蛋白和脂类养分的含量和综合等级,为该州饲用秸秆的养分评价和配置提供依据。以文山州近年广大畜禽养殖户常用的草果、‘西畴芭蕉芋’、‘文金1号’、‘文紫椒3号’、小米辣、滇重楼、象草和玉米‘文青贮2号’秸秆为材料,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秸秆的可溶性糖、总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用凯氏定氮法和索氏抽提法分别测定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并用隶属函数法评价了秸秆糖、蛋白和脂类养分的综合等级。结果表明:滇重楼秸秆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63.603±0.218 mg/g(DW)和16.637±0.038 mg/g(DW),‘文青贮2号’秸秆的总淀粉和粗脂肪含量均最高,分别约为283.008±2.507 mg/g(DW)和(3.598±0.055)%,‘文紫椒3号’秸秆的粗蛋白含量最高,约为(11.864±0.202)%;可溶性糖、总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在不同秸秆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8种秸秆糖、蛋白和脂类养分的综合等级为:滇重楼>‘文青贮2号’>小米辣>‘文紫椒3号’>西畴芭蕉芋>象草>‘文金1号’>草果。  相似文献   
27.
为明确种植辣椒秧苗前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性和相似性,分析辣椒种植对耕作土壤的影响,以云南丘北辣椒和观赏辣椒为试验材料,通过ITS rDNA测序技术对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样本中共同含有的OTU数为55个;门水平下共获得7个物种种类,在4个辣椒样本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优势菌,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28.
为确定胡椒园间作槟榔体系影响胡椒产量的关键小气候因子,在海南胡椒园间作槟榔优势区开展4种间作模式与单作胡椒园小气候因子对产量影响的为期4 a的试验,研究不同间作密度下,对胡椒产量有主要贡献的灌浆期的叶片光合作用参数、每日最高和最低气温、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分析胡椒园间作槟榔体系小气候因子对胡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间作可以提高胡椒产量,其中间作槟榔株数为765株/hm2的T2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胡椒产量38.71%,为增产效应最大的处理。分析T2处理增产的原因,发现光强影响的关键光合参数气孔导度对产量有极显著正效应,光合有效辐射、光合速率对产量有显著正效应,T2处理显著提高了这三个光合参数;高温干旱的灌浆期胡椒园日最高温和升温幅度与产量负相关,T2处理显著降低了这两个参数,使胡椒产量增加;表层土壤温度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T2处理显著降低了表层土壤温度,对胡椒根系有保护作用。综合分析,发现光合有效辐射、日最高温、升温幅度和表层土壤温度是影响胡椒产量的关键小气候因子,所以,这几种小气候因子是用来确定间作模式是否合理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随着安徽省农机总动力不断增加,实际发生的农机道路外事故绝对数居高不下,但由农机部门接案、处理和统计的事故却逐年减少,不仅如此,事故后很长时间才选择向农机监理机构报案的现象时常发生。虽然事后报案给事故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当事人对事故处理水平和赔偿调解能力却要求更高。在行政管理相对人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针对事后报案事故,农机部门该如何尽职履责,正确执法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由安徽省道路外农机事故统计数据,指出当前农机事故统计现状和事故接案面临的尴尬局面,然后再叙述了三起事后报案农机事故处理情况,最后从上述典型案例得出农机监理机构如何破解困局,提升行业形象的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30.
当线性码生成矩阵减少一行后,剩下的子字码矩阵的最小码距也会相应增加,最小码距增加代表着码字的纠错能力也增加.因此在PLC(Power lines Communication)的总线系统(Bus System)中,发送端编码时它的生成矩阵应具有最佳码距轮廓,则总线系统中的节点(用户)会具有最好的纠错能力,使长距离电线传输数字信号的能力加强.本文只通过分析汉明码的最佳码距轮廓,提出计算方法并得到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