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6篇
  3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水稻旱种水管技术是针对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而推出的一种节水栽培技术,它是根据水稻在不同时期对水量需求不同的特点,通过合理灌水,在保证产量不减的前提下,达到节约用水、增加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2.
丹粳10号是丹东农科院水稻试验站1997年以早55为母本、繁4为父本杂交,后代按系谱法进行多代选择而育成的水稻新品种。2005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3.
菏泽地区二代棉铃虫的发生与防治闫以平,程宝良,王玉东,于立山东省菏泽地区棉办2740051993年菏泽地区20多万公顷棉田,一代棉铃虫成虫于6月初始见,发蛾盛期6月12~23日.郓城县一支黑光灯共诱到成虫1.5万余头,是历年平均值的62.4倍,是19...  相似文献   
94.
2012年1-5月间对青岛市市南区某宠物医院来就诊的犬细小病毒病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来该宠物医院就诊的138例犬细小病毒感染的病例中,经治疗有102例康复,治愈率达73.9%,有25例死亡,死亡率达11.5%,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5.
当前主要猪病的流行趋势及流行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初至2009年底,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疫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2010年以来,通过对当前猪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养猪业面临的猪病威胁更加严峻,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为了更好地进行猪病预防和控制,本文对当前主要猪病流行趋势及流行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为养猪企业、养猪户及猪病防控人员提供信息、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6.
1选用品种抛秧栽培秧苗根系入土浅,分蘖旺盛易倒伏,穗数增加穗型变小。因此应该选择矮秆抗倒、分蘖力中等或较强、穗型中等或大穗型品种作为抛秧栽培。  相似文献   
97.
<正>草甘膦6月初,草甘膦原药生产企业停止对外报价。随着气温的升高与淡季的到来,草甘膦原药价格整体呈下滑趋势。下游采购也不积极,导致市场询单不断减少。前期,几个大型草甘膦生产企业还在力保底价3万元/吨,但是很快,这个底价就被击穿,有贸易商在市场上报低于3万元/吨的价格,几大企业的价格也逼近这一水平,而一些僵尸工厂与贸易商的价格更是达到了2.8万元/吨,让整个市场对这个价格大吃一惊。目前市场询单频率相对较高,但是真正成交的比较少,这样价格一再报  相似文献   
98.
畜禽产品中致病微生物引发的食源性疾病风险已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的组成与常用研究工具,综述了其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解析了我国开展畜禽产品中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和相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9.
为构建生猪屠宰环节沙门菌定量风险评估模型,探讨猪肉中沙门菌的消长变化规律,明确关键风险防控点,本文采用2015年部分生猪屠宰场沙门菌污染监测数据和调研数据,构建以浸烫刮毛后作为评估过程起点,包括去内脏、去头蹄劈半和冲淋预冷的模块化过程风险评估模型,以不同分布描述各变量,并通过@RISK软件模拟运行。结果表明,通过所构建的模型模拟屠宰后单猪猪肉中沙门菌的污染量95%的可能分布在0~23.8 MPN,而依据实际监测数据计算为9.0 MPN,说明模型可信。根据过程各环节的模拟数据,构建了猪肉沙门菌携带的消长变化图,发现去内脏过程明显增加了沙门菌污染,但后期冲淋预冷后沙门菌污染量显著下降。通过敏感性分析,明确了屠宰刀具上污染的沙门菌是影响终端猪肉沙门菌污染的最关键风险点(相关系数为0.60)。本研究首次构建了生猪屠宰过程的沙门菌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可以为防控生猪屠宰场沙门菌污染的卫生监管和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评估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漏检对屠宰从业人员和消费环节羊肉消费者的潜在健康风险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利用屠宰环节肉品风险评估专项监测中的定量监测数据,以及文献检索数据、专家咨询和调研结果,采用@RISK软件,分析估计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检疫漏检情况下的感染人数和消费者因烹调不当发生布鲁氏菌感染的风险。[结果 ]构建了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漏检感染风险模型。假设接触漏检羊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概率为20%,那么0.001%、0.08%、1.5%三种漏检概率可能导致的感染人数分别为0~4人、0~114人和7~1 829人(90%置信区间);不同接触感染概率的感染人数有较大差异:5%概率时每年有0~541人可能感染布鲁氏菌病;60%概率时,多数情况下有155人感染布鲁氏菌病,最多可达到6 473人。应用该模型对某省居民消费漏检布鲁氏菌病羊肉后新增布鲁氏菌病感染人数的估算结果表明:按照0.1%概率计算,该省2016年度屠宰313.25万只羊可能新增布鲁氏菌病感染病例111~148例(90%置信区间)。如果因厨房生熟不分、烹调不当等因素而使感染概率提高至1%,则可能出现1 234~1 352个新增病例。[结论 ]羊屠宰环节存在布鲁氏菌病检疫漏检现象,从业人员受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较高;消费环节存在因烹调不当而导致的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应加强养殖环节羊群布鲁氏菌病的控制和宰前检疫,提升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对布鲁氏菌病危害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