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1篇
  8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于2016年在张掖市民乐县益民灌溉试验站开展了菘蓝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试验研究。在保持苗期和肉质根成熟期充分灌溉的情况下,对菘蓝的营养生长期和肉质根生长期分别进行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水分亏缺处理,并测定菘蓝光合生理指标和品质。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和肉质根生长期的中度和重度水分亏缺对菘蓝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程度最为显著,且随着水分亏缺程度越高,降幅越大。WD5处理的菘蓝综合品质最优,其靛蓝、靛玉红、(R,S)-告依春含量比对照组CK处理分别高出9.1%,5.3%,7.0%,其他处理随着连续生育期的中轻度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加,菘蓝品质有所提高,但是重度水分亏缺(WD3、WD8和WD9)不利于有效成分的积累。因此,膜下滴灌水分调节降低菘蓝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并且在营养生长期和肉质根生长期的轻中度水分亏缺有助于改善菘蓝品质。  相似文献   
22.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先进的灌水施肥技术和栽培技术的集成。它是一种高效能利用作物水肥的技术,是眼下农业工程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首先阐述了目前国内农业水肥利用效率低下的现状,然后简要回顾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过程,阐述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马铃薯的需水需肥规律、水肥耦合机制、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进展,分析了膜下滴灌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展望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以期为水肥一体化在马铃薯栽培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王玉才 《农业工程》2019,9(5):68-71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在土地退化生态系统中植被恢复是恢复生态学的首要工作,同时植被恢复技术是荒漠化土地再利用的重要途径。在黑河中游临泽地区小泉子治沙站,通过在该地区设置机械沙障并人工种植耐旱植物梭梭,并对其根系周围土壤含水量、梭梭生长动态以及其对沙丘的防风固沙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梭梭在西北干旱半干旱的荒漠化地区具有较好的生长态势,在该地区典型沙丘上对不同坡度的沙丘进行研究,发现在机械沙障作用下,梭梭能够较好的生长,而且梭梭茎和根的生长量积累都是呈现出增长趋势;耐旱植物梭梭能够对典型沙丘起到较好的防风固沙效果,而且对其周围沙丘的流沙固定效果,随着梭梭根系的发达和茎冠的茂盛会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4.
以半冬性小麦品种西农2000和冬性品种兰天26号为材料,利用智能型程序型人工气候箱设置昼夜恒定温度梯度14℃(T1)、16℃(T2)、18℃(T3)和20℃(T4)4个,土壤含水量分别为饱和含水量的75%~80%(CK)、60%~65%(LW)和50%~55%(MW)3个梯度,研究温度和水分互作对不同生态型品种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和温度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均有显著影响(P0.05)。幼穗分化进程以T4CK处理缩短最明显,较最慢的T1CK处理平均缩短7d,温度对幼穗分化的影响效应高于水分;温度处理中,最高温度的T4(20℃)处理较T1(14℃)处理幼穗分化进程平均显著提前4.7 d,而适当水分胁迫尽管加快幼穗分化进程,但较充分灌溉CK无显著差异;在生长指标上,轻度水分胁迫LW有利于增加次生根数目、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量,分别较充分供水CK平均增加22%、7%和14%,而次生根长和株高均表现降低,较CK平均降低7%、3%;随着昼夜温度升高,小麦株高、单株叶面积、次生根数目、次生根长度及单株干物质均相应增加,二者平均最大相差2.31、2.94 cm、2.0个、3.74 cm2、1.86 g,但水分、温度及品种互作对小麦株高、单株叶面积、次生根数目、次生根长及干物质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5.
板蓝根耗水特性和其产量及品质对膜下滴灌调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旨在通过大田试验了解水分调亏对膜下滴灌板蓝根生长、耗水规律、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品质的影响。于2018年在甘肃河西中部的民乐县益民灌溉试验站开展板蓝根水分控制试验,在板蓝根苗期和肉质根生长期保持充分灌水,营养生长期和肉质根生长期分别进行不同梯度(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水分调亏处理,并测定各项生长指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结果表明:(1)营养生长期和肉质根生长期中度和重度水分调亏显著降低了板蓝根株高、叶片数、主根长和主根直径,且降幅随调亏程度的加剧而增大,而轻度水分调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板蓝根在营养生长期和肉质根生长期各处理的耗水量呈现出随着水分调亏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趋势,与对照相比降低显著(P<0.05);耗水强度变化次序为营养生长期和肉质根生长期(约3.0 mm/d)>肉质根成熟(约1.5 mm/d)>苗期(约1.0 mm/d)。(3)营养生长期轻度水分调亏处理的板蓝根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达到8475.38 kg/hm^2和23.33 kg/(hm^2·mm),营养生长期和肉质根生长期连续轻度水分调亏处理次之,其余水分调亏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所下降,且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4)在营养生长期和肉质根生长期轻中度连续水分调亏有利于靛蓝、靛玉红、(R,S)-告依春、多糖含量的提高,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重度水分调亏处理各项指标均最低。因此,综合分析板蓝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可知,最优控水处理为营养生长期和肉质根生长期连续轻度水分调亏,即该阶段土壤相对含水率为65%~75%,可作为河西冷凉灌区板蓝根种植的最佳灌水策略。  相似文献   
26.
<正>1喷药防治"回迁蚜"桃树采果后,周围菜园和玉米地里的有翅蚜虫、叶螨等会相继迁回桃树交配产卵越冬,成蚜和若蚜群集在桃叶背部刺吸汁液,使叶片变黄  相似文献   
27.
针对临泽县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通过对全县沙漠分布现状和土地沙化形成原因及沙漠治理现状、治理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机械固沙、生物复合模式治沙的治理措施,并对沙漠开发利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8.
正施基肥对山楂树丰产稳产和果品质量提高意义重大,是栽培管理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桃城区邓庄镇是衡水市著名的山楂之乡,笔者在针对山楂树优质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推广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施基肥方面的问题,通过纠正问题和推广科学施基肥,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施基肥时期采收之后到封冻之前,越早越好。2施基肥种类  相似文献   
29.
正1时期采收后到封冻前,越早越好。2基肥种类2.1有机肥腐熟的鸡粪、猪粪、牛羊粪等,或经过堆沤的秸秆类肥料等。2.2化肥复合肥、磷肥、尿素、微量元素肥料等。3用量667m2施有机肥3~5m3、含N、P、K各15%的硫酸钾复合肥50kg或16%过磷酸钙75kg、尿素15kg和硫酸钾10kg。同时,667m2还要施入主要含FeSO_4的微肥25kg。  相似文献   
30.
辽宁省凌海市“九五”期间 ,为保持畜禽良种化 ,促进牧业持续、稳定发展 ,狠抓了种畜禽市场的净化 ,采取良种扩大使用 ,劣种坚决淘汰的做法 ,坚持走不惜代价引种、横下决心改良的路子。严格监管种畜禽市场 ,取得了满意效果。在“九五”期间 ,牧业生产在该市大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要想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必有畜禽良种化为前提。市畜牧局针对一些养殖户良种化观念淡薄 ,个别户将杂种猪做种用 ,还出现以次充好 ,以假乱真等情况 ,使牧业蒙受潜在危害。为净化和规范种畜禽市场 ,依据国务院《种畜种禽管理条例》 ,会同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