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
本研究在GIS与R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生态服务价值法对处于东北典型黑土范围的巴彦县1991-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991-2006年巴彦县的土地利用结构呈单一化发展趋势,在土地利用程度上其土地利用整体处于发展期;1991-2006年巴彦县的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呈增加趋势,其它地类则减少,其中耕地增幅最大,为5.79%,草地减幅最多,达23.19%;15年间巴彦县生态服务总价值减少9235.41万元,减幅为3.65%,主要原因是林地和草地面积的减少使得巴彦县的生态服务总价值减少。  相似文献   
12.
2.3开始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目前,我省林业饲料资源利用率很低。以树叶为例,据调查,通过放牧牛羊采食和采集加工,我省树叶利用量约占树叶资源量的 20%~ 30%,对树枝和木材加工下脚料利用也很少。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食草家畜比例的提高和饲料资源的紧缺,对林业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将增大。多年来,制约树叶资源的利用的因素主要为林牧矛盾。如有些山区长期封山育林,影响了树叶资源的利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打摘树叶的季节可选择秋季,这时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小,又利用了资源,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利用方式仍以放牧寻食为…  相似文献   
13.
陕南杨梅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Myrica rubra(Lout.)Sieb.et Zucc.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与柑桔、枇杷的分布范围相近,但抗寒性更强。杨梅的栽培历史久,医疗保健价值高,风味独特,树体寿命长,树姿优美;而且具有菌根,对土壤适应性很强,尤其能耐瘠薄,兼顾生态改良和经济效益。陕南是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地,大片山坡地需要退耕还林,绿化治理,除了柑桔和枇杷两个主栽品种外,  相似文献   
14.
食蚜瘿蚊是多种蚜虫的捕食性天敌。深入研究影响该虫繁殖力的关键性因子有助于改进规模化饲养以及提高该虫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用玉米蚜、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作为寄主昆虫,通过设置猎物蚜虫斑块的3种混合方式(单一种群、两种或三种均匀混合种群),以及每种混合方式下的4个密度梯度(总虫量6~48头/株),研究混合蚜虫斑块对食蚜瘿蚊终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单一猎物斑块,还是在两种或三种混合猎物斑块上,食蚜瘿蚊的终身产卵量均随着蚜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4个猎物密度处理之间呈极显著差异。其中,猎物斑块密度为24~48头/株时,所得终身产卵量最高。在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食蚜瘿蚊在单一猎物斑块上的终身产卵量最低,而在三种混合猎物斑块上的产卵量最高,呈现出“三种混合>两种混合>单一种群”猎物斑块的趋势。由此可见,食蚜瘿蚊的终身产卵量受到猎物斑块密度和斑块内蚜虫种群混合方式的双重影响;较高的猎物斑块密度和混合猎物斑块中较多的蚜虫种类,均有利于食蚜瘿蚊产下较多数量的卵。  相似文献   
15.
秦巴山区白魔芋和花魔芋抗病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秦巴山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魔芋的出苗时间推迟。各品种出苗率的高低与种芋所带菌量有关。播种前进行种芋药剂消毒可明显提高出苗率。白魔芋抗病性强于花魔芋。花魔芋中,农林2号抗病性相对较强。8月中旬至下旬为病株率上升的最快时期。随着海拔升高,发病率有所下降。发病种类以白绢病为主。  相似文献   
16.
安康市小麦条锈病严重流行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康市为陕西省小麦条锈病易发区。2000年以来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明显加重。分析原因,主要是主栽品种抗锈性差,气候条件适宜和菌源量大等。总结提出了搞好品种布局,开展三唑酮拌种和种子包衣,压缩常发区小麦面积,适当推迟播期,加强监测,抓好拔节至抽穗期防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即将加入WTO,河南养殖业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挑战,确定我省饲料战略是十分必要的。饲料是养殖业的基础,科学的饲料生产战略关系到我省养殖业的兴衰大计。发展节粮型养殖业,是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如何开发和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本文的观点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GSM无线网络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GSM无线网络在远程抄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实践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电能计量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根据省土肥站的安排。为了验证和评价该肥料的使用效果,在我县开展该试验示范,以比较稳定性肥料与常规肥料的经济效益情况,为该肥料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甜菜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菜品种甜研7号叶片的cDNA为模板,采用RT-PCR和3′/5′RACE技术,获得了编码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的cDNA全序列2 014 bp, 包含有1 83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99个氨基酸。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菠菜及拟南芥NiR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均具93%的同源性。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甜菜NiR具有完整的NiR蛋白结构,含血红素蛋白β-化合物区域和4Fe-4S区域, 并利用分析软件预测其三维结构。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在以0、10、20、30、40、50、80和160 mmol L–1 NO3-N处理72 h的试验中,50 mmol L–1处理可使甜菜NiR的表达量达到最大;以0、2、4、8、16、32、64和128 mmol L–1 NH4+-N处理48 h的试验表明,8 mmol L–1和64 mmol L–1处理条件下甜菜NiR表达量相对较高。硝态氮和铵态氮不同配比处理48 h的试验中,NO3-N和NH4+-N比例为80:20可使甜菜NiR的表达量达到最大;在氮素诱导的基础上,蛋白抑制剂放线菌酮处理9 h,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NiR的表达量逐渐下降;不同浓度NO2处理的试验中,40 mmol L–1处理下NiR的表达量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