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17年3月山东省莱芜市某猪场保育猪群发生以高热(40.8~41.5℃)、精神高度沉郁、食欲不振、皮肤出血潮红及耳尖发绀为主要症状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为明确引起此次疫情的致病因素,对患病猪进行了病理剖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病毒分离与鉴定,对分离病毒进行了E2基因的分子克隆测序及同源性比对,最终确定该病由猪瘟病毒感染引起,并分离到1株猪瘟病毒(SDLW2017)。该病毒株E2基因全长1119个碱基(nt),共编码373个氨基酸(aa);相似性分析表明,SDLW2017分离株与其它参考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介于82.1%~96.3%,氨基酸相似性介于88.5%~97.6%,与1.1亚群HCLV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最低,分别为82.1%和88.5%,而与2.1亚群参考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较高,分别为91.8%~96.3%和95.2%~97.6%,其中与2.1b亚型参考株(GXWZ02)的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6.3%和97.6%。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介绍了我国目前狐狸养殖的现状,分析了影响狐生产性能特别是毛皮质量的各个因素,从品种、饲养管理、营养搭配、疫病防控和毛皮加工过程等方面做出了综合分析,针对上述因素,笔者提出了相对应的改进措施,为狐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狐是食肉目犬科动物,有着柔软丰厚的皮毛。狐的毛皮制品保暖、美观和舒适,是世界三大裘皮之一。俗语一般把狐又称为狐狸。最早的狐都是野生的,经过多年的人工饲养和品种选育,已经驯化和培养出了许多性  相似文献   
13.
<正>冬季,由于太阳高度角低,光照时间有限、温度低、天气寒冷、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大,从而给猪舍的正常采光和饲养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之处。冬季猪舍保暖措施不当,或保暖过程中造成通风不良、舍内湿度过大等,都会给猪只造成许多不良应激,从而引起猪只免疫力下降,为各类致病菌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种疾病如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等多发的同时,对养猪经济效益也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林分密度和种植点空间配置对树木各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影响,了解杨树Populus在生长季的碳代谢特征。  方法  试验林分以密度为一级因素,种植点配置为二级因素,采用嵌套设计。于‘南林95’杨P.×euramericana ‘Nanlin 95’生长季(7月)选取叶、枝、树干和粗根4个器官,测定各个器官中NSC (可溶性糖和淀粉) 的质量分数。  结果  在生长季,杨树各器官中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叶、根、枝、干,淀粉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干、根、枝、叶。不同林分密度和种植点配置的杨树叶中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差异极显著(P<0.01),根中可溶性糖和淀粉质量分数受种植点配置影响极显著(P<0.01),总体上枝和树干受林分密度和种植点配置影响差异不显著。尽管林分NSC总储量在2种密度间(278和400 株·hm?2)差异不显著,但林分NSC总储量在种植点配置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在生长季,苏北地区杨树优先将碳资源供给地上部分,其中首要的储存器官是树干。一定密度范围内(278~400 株·hm?2),杨树叶中可溶性糖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升高。林分密度相同时,正方形的种植点配置方式更有助于杨树个体对NSC的积累,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强林分的固碳潜力。图6表2参35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国营农场全面实行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经营,农机具亦随之个体经营,加之由于农机修造厂的原材料大幅度涨价,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机修造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又因经营管理不善,技术水平低,人员素质差,厂房设备老化等不利因素,导致维修件的费用高于购买件价格,国营农场几乎所有的农机修造企业的局面长期不景气,有的几乎走向绝境。  相似文献   
16.
发酵饲料工艺是当前发展极为迅速的生物工程技术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广及应用价值。妊娠母猪阶段是养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养猪业的成败。该文介绍了妊娠母猪的自身生理特性、发酵饲料基于普通全价饲料的优势及我国发酵饲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发酵饲料对减少妊娠母猪便秘率、提高其繁殖性能、增强免疫调节作用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7.
2016年夏秋季节某规模化猪场生产状况较差,不同猪群均出现疫情不稳定现象,主要表现为妊娠母猪流产、 产死胎及弱胎,哺乳及保育猪腹泻并多发神经症状,育肥猪咳嗽、 气喘,其中以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群的发病最为严重,猪场经投服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怀疑病毒性疾病流行,遂对各日龄阶段猪群随机采集85份血清,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猪瘟病毒、 猪蓝耳病病毒、 猪伪狂犬病病毒gE、 猪圆环病毒2型血清抗体,结果显示:各日龄猪群抗体水平均不理想,符合发病猪群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抗体检测数据,查找免疫漏洞及疫病流行状态,及时调整免疫程序,疫情得到迅速控制,从而显著改善了该场生产成绩,使该场生产步入健康轨道.  相似文献   
18.
脂质体作为药物递送系统,能够定向地将药物送至靶位,并能保持药物的活性避免其被降解;作为免疫调节剂,可以同时增强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反应,能显著增强疫苗效果。论文通过总结近几年的有关文献,对脂质体作为药物递送系统和免疫调节剂在疾病治疗中的关键作用进行分析,对其作用机制及应用现状加以归纳总结,并探讨了现存问题以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9.
正1母猪常见繁殖障碍性病毒病1.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俗称猪蓝耳病,是由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以母猪繁殖障碍(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等)、仔猪呼吸道症状以及断奶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猪是该病的唯一天然宿主,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野猪也有自然感染的现象。各年龄段的猪只均易感,其中妊娠母猪和仔猪最为易感。猪蓝耳病主要传染源还是PRRSV的感染猪。带毒猪可以通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生猪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养猪业生产形势较好,连续3年盈利,效益明显好于预期,给养猪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是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期。机遇与风险始终相伴,风险与利润又是一个矛盾统一体,高回报往往也意味着高风险,这就要求猪场经营者既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在风险中抢抓机遇,在风险中创造利润,化风险为利润;又要有防范风险的意识,管理风险的智慧,驾驭风险的能力,把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