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1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3篇
  37篇
综合类   155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五位一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十分注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当前我国建设逐渐朝着民主、文明、富强的方向发展。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农业生产模式越来越多样化,选择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一项重要工作。基于此,分析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生产的要求,进而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的农业生产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42.
海涂土壤高光谱特性及其砂粒含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光谱反射特性作为土壤基本性质之一,和土壤理化性质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土壤遥感技术的物理基础,为研究土壤本身的属性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和指标[1]。近年来发展和兴起的高光谱遥感,成为探测土壤性质细微差异及其相关土壤理化参量预测的新技术和新手段,并在其他研究领域得以广泛地应用[2]。国外较早就开展了高光谱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土壤高光谱研究方面,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Stone和Baumgardner[3]就在实验室用光谱仪测定了0.52μm到2.32μm波段范围内485个土样的反射光谱,并将这些光谱归纳和描述为5类土壤反射光谱曲线。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更为先进的高光谱仪的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43.
青岛市城阳区5种绿化植物滞尘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气颗粒物污染是当今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作者对青岛市城阳区5种常用绿化植物的滞尘及抗尘能力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火棘具有较强的滞尘及抗污染能力;紫叶小檗、三叶草、地锦抗性中等;金叶女贞虽有较强的滞尘能力,但粉尘对其质膜透性及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大,不适于在污染地区应用。  相似文献   
44.
异齿裂腹鱼游泳能力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摸清雅鲁藏布江特有种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的游泳能力,以野生鱼种为实验对象,通过丹麦Loligo System公司的环形试验水槽测试了异齿裂腹鱼的临界游泳速度、突进游泳速度和持续游泳速度。结果显示,异齿裂腹鱼的临界游泳速度随体长的增大而增加,相对临界游泳速度随体长的增大而减小,其临界游泳速度与体长的关系为Y1=-39.369+13.23X-0.371X2+0.004X3(Y1是绝对临界游泳速度,X为体长)。突进游泳速度随体长的增加而近似呈线性递增趋势,而相对突进游泳速度随体长的增大而减小。在三个固定流速(60cm/s、80 cm/s、100 cm/s)下,初步确定60 cm/s为异齿裂腹鱼的持续游泳速度,80 cm/s、100 cm/s为耐久游泳速度。研究成果以期为青藏高原地区鱼类行为学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鱼道等过鱼设施的设计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5.
长江中游城陵矶至宜昌江段非底部鱼类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2011年使用EY60回声探测仪对长江中游城陵矶至宜昌江段进行了6次水声学调查。通过设定分析水层以及选择性分析-55 dB以上的目标,获得该江段大中型非底部鱼类的水声学分布特征。各年组中的平均密度以10月最低,2010年中7月最高,2011年中6月最高;年组间,2010年6月显著低于2011年6月,2010年7月与2011年7月、2010年10月与2011年10月两组差异不显著;鱼类纵向分布呈现独特的波动特征,不同时段的鱼类密度波动幅度、频率均有不同。各时段目标强度分布曲线10月相对6、7月更扁平,而且平均值大于6、7月;不同年组间目标强度差异均不显著;各月组间目标强度6月和7月对10月均表现极显著差异,6月对7月表现为显著差异。分析认为该结果的出现可能与鱼类的产卵、索饵及补充资源的临时分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6.
中国西南地区玉米产量对基础地力和施肥的响应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明确西南地区土壤基础地力与不同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西南玉米种植区土壤培肥以及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2006年以来在西南地区布置的508个玉米田间试验,选取不施肥对照(CK)、氮磷(NP)、氮钾(NK)、磷钾(PK)、氮磷钾(NPK)5个处理,测定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分析了西南地区玉米基础地力产量和地力贡献特征、玉米施肥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采用直线拟合和边界线分析评价玉米种植区土壤基础地力与玉米施肥产量及产量差的关系;用稳定性指数和可持续性指数评估了基础地力状况对施肥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西南地区玉米基础地力产量在3.9-4.7 t·hm~(-2)(平均为4.4 t·hm~(-2));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施肥(NPK)区平均产量为7.7 t·hm~(-2),比基础地力产量平均增产3.3 t·hm~(-2),边界线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四川、贵州的施肥高产潜力分别为11.5、12.7、12.6 t·hm~(-2)(平均为11.7 t·hm~(-2))。玉米产量的地力贡献率和肥料贡献率平均分别为57.1%和42.9%;玉米地力贡献率随着基础地力产量的提升而增加。西南地区肥料对玉米的增产效果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重庆、四川、贵州及整个西南地区玉米现实生产力与基础地力拟合直线决定系数分别达0.356、0.393、0.448和0.434(P0.0001);随着基础地力的提升,玉米施肥产量差降低,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加。【结论】在西南地区,提高土壤基础地力可以提升玉米的施肥产量,提高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降低产量差,减少玉米对肥料的依赖性,促进西南地区玉米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47.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郑州地区引种应用的25种藤本月季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藤本月季'光谱'、'怜悯'火焰'等7个品种为Ⅰ级(≥3.5),综合表现好;‘大游行’、‘藤红帽’、‘橘红火焰’等9个品种为Ⅱ级(3.5Ⅱ≥3.0),综合表现较好;‘蓝月亮’、‘藤丹顶’等9个品种为Ⅲ级(3.0),表现一般。同时,就藤本月季在园林中应用进行探析,旨在为藤本月季品种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8.
采用跨期选择任务考察了积极、中性、消极情绪效价的预期想象对高、低冲动者的延迟折扣的改变机制.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积极预期想象显著降低了被试的延迟折扣,消极预期想象显著增加了被试的延迟折扣,而中性预期想象对延迟折扣则没有明显影响;(2)具体而言,积极预期想象明显降低了高、低冲动性2组被试的延迟折扣,但消极预期想象只显著增加了高冲动组的延迟折扣,对低冲动组的影响则不显著.结果支持了"情境预期-情绪假说"理论,即预期想象通过预期情绪调节延迟折扣改变的方向;消极预期想象显著增加了高冲动组的延迟折扣而对低冲动组没有明显影响,可能是低冲动组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49.
选用扫描仪和无人机平台获取水稻叶片和冠层的数字图像,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不同氮素营养水平水稻叶片和冠层的综合特征信息,从而应用于水稻的氮素营养诊断。结果表明:1)通过叶片叶绿素a含量和扫描叶片颜色参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到可用于诊断水稻氮素营养水平的叶片颜色特征参量B、b、b/(r+g)、b/r、b/g。通过叶片的颜色、形状综合特征信息与YIQ电视信号彩色坐标系统的参量建立氮素营养的识别模型,4个不同氮素水平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N0(0 kg N.hm-2)74.9%,N1(60 kgN.hm-2)52%,N2(90 kg N.hm-2)84.7%,N3(120 kg N.hm-2)75%;2)无人机获取的田间冠层图像识别水稻氮素营养水平的综合特征参量是G、B、b、g、b/(r+g)、b/r、b/g、H、S、DGCI,选择相同的CB参量建立冠层氮素营养的识别模型,4个不同氮素水平的正确识别率为:N0(0 kg N.hm-2)91.6%,N1(60 kgN.hm-2)70.83%,N2(90 kg N.hm-2)86.7%,N3(120 kg N.hm-2)95%。初步研究表明基于综合特征的氮素诊断模型区分效果比较好,利用叶片扫描图像和无人机识别与诊断田间水稻氮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0.
通过不同氮素水平的水稻田间试验,在分析测定了水稻叶片叶绿素、氮素等农学参数后,采用傅立叶中红外光谱仪测定了水稻孕穗期叶片干样的透射光谱,利用协同偏最小二乘算法(siPLS)分析选取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估测水稻氮素含量的敏感波段及其组合。结果表明,其最优主成分数是9个,最佳估测建模的波段组合分别为1350.89~1586.57, 1587.53~1822.40 和 3709.41~3943.72 cm-1;建立的水稻氮素预测模型的精度较高,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1538和0.1933,预测值与化学分析获得的叶片总氮浓度之间的交互相关系数和独立检验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3和0.6649,高于中红外光谱指数NFS和NFSA的预测精度。说明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作为水稻氮含量的诊断技术是可能的,值得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