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85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40篇
  96篇
综合类   373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167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正>脂类是一组种类繁多的化合物(确切地说是上千种化合物),它们在乙醚中比在水中更容易溶解。这些化合物主要由碳和氢原子构成,与碳水化合物相比,只有很少的氧原子。脂质包括脂肪、油和蜡。脂类化合物只是有机化学复杂基础的一部分,这一化学领域是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到目前为止,脂肪的营养和化学成分比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复杂得多。简单地说,脂肪在室温下呈固态(比如牛肉、猪肉和鸡肉的脂肪),油在室温下呈液态(比如植物油和鱼油),蜡的熔点在36.7℃以上,但小于100℃(蜂蜡的熔化范围62℃~66℃)。更常见的脂类化合物是由含有1~24个碳分子的脂肪酸组成的。自然界中的每一种脂类化合物都是各种复杂成分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972.
为探究我国半干旱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豆科牧草适宜间作模式,本研究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紫花苜蓿单作为对照,研究紫花苜蓿/3种豆科牧草(毛苕子(Vicia villos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和豌豆(Pisum sativum))间作对土壤水分、杂草、捕食性节肢动物、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食物当量的影响。与紫花苜蓿单作相比,紫花苜蓿/毛苕子、紫花苜蓿/箭筈豌豆和紫花苜蓿/豌豆间作的紫花苜蓿全生育期干草产量分别提高30.2%,45.2%和61.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6.1,8.8和12.1 kg·hm-2·mm-1,食物当量分别提高26.74%,19.96%和53.28%。紫花苜蓿/豆科牧草间作显著降低土壤贮水量(P<0.05)、杂草密度和生物量,显著提高田间捕食性节肢动物密度、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食物当量,尤其紫花苜蓿/豌豆间作。紫花苜蓿/豌豆间作更有益于维持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和保持作物产量,可作为我国半干旱区可持续农业1种可行有效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973.
有机硅桶混助剂是一类广泛应用的农药助剂,具备润湿、延展和渗透等特性,与农药混合喷施可起到显著的增效作用,有助于提高农药利用率。然而,大量研究表明,有机硅桶混助剂对蜜蜂、天敌昆虫和水生生物等非靶标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生态毒理学风险;此外,甲氧基封端聚氧乙烯醚改性三硅氧烷还具有潜在的内分泌干扰效应。本文介绍了有机硅桶混助剂的结构组成、性质及应用,重点讨论了有机硅桶混助剂的毒理学风险、其典型成分在不同基质中的分析方法及残留浓度水平,总结了国内外桶混助剂的管理现状,分析了桶混助剂的环境风险,以期为我国开展及完善桶混助剂的管理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4.
2020年9月,在黑龙江和吉林省共8个市调查了葡萄果实病害发生情况,调查发现黑龙江、吉林省8个市葡萄果实病害有酸腐病、白腐病、灰霉病和白粉病。葡萄酸腐病在黑龙江和吉林省危害最为严重,平均发病率分别为33.2%和22.2%;葡萄白腐病在吉林省危害较重,黑龙江省只在哈尔滨市香坊区有发生,且发病率较低;葡萄灰霉病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和吉林省集安市危害相对较重;葡萄白粉病只在黑龙江省五常市无核白鸡心葡萄上有发生。通过调查了解了黑龙江和吉林省葡萄果实病害的发生情况,可为葡萄果实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5.
养蜂业是我国畜牧业的主要产业之一,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养蜂器具、养蜂技术、政策支持等3方面分析了促进我国目前蜂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有助于养蜂业发展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76.
以久马高速公路沿线不同坡度的12块样地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坡度范围的土壤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速效磷等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坡度在10°~15°范围内时,土壤的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及速效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坡度范围内的土壤养分含量,在其他坡度范围内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较大。土壤养分含量随着坡度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坡度在10°~15°范围内土壤养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77.
以秦岭石蝴蝶(Petrocosmea qinlingensis)幼嫩叶片为试材,采用离体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外植体消毒、初代培养、愈伤组织继代分化、不定芽增殖、生根炼苗对秦岭石蝴蝶离体再生的影响,以期为建立秦岭石蝴蝶组织培养快繁体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0.1%氯化汞处理2 min+无菌水洗涤7~8次为最适灭菌方法;最适愈伤组织诱导与继代培养基为MS+2.0 mg·L-1 IBA;愈伤组织分化的合适培养基为MS+0.1 mg·L-1 6-BA+0.2 mg·L-1 NAA+0.1 mg·L-1 IBA;正交实验结果表明MS+0.1 mg·L-1 6-BA+0.1 mg·L-1 IBA+0.1 mg·L-1 ZT为最适增殖培养基,最大增殖系数达14.06;最适生根炼苗条件为珍珠岩、蛭石和泥炭(2∶1∶1)基质+MS营养液1 mL+200 mg·L-1 IBA 0.5 mL。  相似文献   
978.
茶皂素在刺参苗期对玻璃海鞘杀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寻求刺参苗种生产期间清除玻璃海鞘的有效方法,以天然环保的茶皂素作为杀虫药物,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茶皂素溶液对玻璃海鞘的杀除效果及对参苗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茶皂素对玻璃海鞘具有致死作用,用质量浓度为5、10、20 mg/L的茶皂素溶液浸浴处理12 h,玻璃海鞘的杀除率分别为32.3%、67.7%、83.3%,用质量浓度30 mg/L的茶皂素溶液处理6 h,或用40 mg/L的茶皂素溶液处理3 h,玻璃海鞘的杀除率均可达到100%,而用质量浓度为50、60 mg/L的茶皂素药液只需处理2 h,玻璃海鞘杀除率即可达100%;刺参苗种在质量浓度5~40 mg/L的茶皂素溶液中药浴,6 h内无明显异常,将其重新置于新鲜海水中12 h即可恢复正常活动状态;在质量浓度为50、60 mg/L的茶皂素溶液中药浴8 h,刺参苗种出现轻度化皮现象,12 h时损伤率分别为6.7%和13.3%,但将其重新置于新鲜海水中后未出现死亡,经过一段时间刺参即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结果表明,茶皂素对玻璃海鞘具有很好的杀除效果,在质量浓度为30~40 mg/L的茶皂素溶液中药浴2~3 h,玻璃海鞘的杀除率接近100%,而且茶皂素绿色安全、经济高效、生态环保,适合在刺参苗种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9.
内蒙古包头辣椒种植区由于连年重茬种植,并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大蒜品质和产量下降,给种植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植物微生态制剂在包头沙尔沁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辣椒种植在常规技术管理(化肥农药用量减少40%)的基础上增施植物微生态制剂,保苗率提高6.85百分点,植株鲜重提高51.62%,红果率提高12.15百分点,单株结果数增加53.3%,单株椒鲜重提高63.0%,单株椒干重提高79.2%,产量增加37.2%;辣椒青枯病防效达33.5%,疫病防效达49.61%;辣椒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均有所提高;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差异显著。综上所述,植物微生态制剂有效促进辣椒生长、提高防病作用及土壤酶活性,为在辣椒种植区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